乾隆爺的遺憾,得不到的香妃的愛
一部《還珠格格》,不僅火了小燕子和五阿哥,也帶火了乾隆皇帝和香妃的愛情故事。然而,電視劇總歸杜撰,我們後世之人,又怎可知,對於香妃的愛,乾隆爺是可盼而不可得,凄美動人,還是期期艾艾,兩情相悅呢?
這次來到清東陵,在安葬乾隆后妃的裕陵妃園寢中,我們找到了傳說中的香妃---容妃的陵寢,據悉,專家根據容妃的頭骨特徵進行鑒定,證實其是維吾爾族,而且,容妃棺槨頭部的古蘭經文,也證明她是維吾爾族,所以,這位容妃,就是我們傳說中的香妃。
從其陵寢的規制、用料的考究、陪葬品的價值來看,容妃應該是乾隆帝很寵愛的一位妃子。乾隆爺博覽詩書風趣儒雅,自古皇帝後宮佳麗三千,嬪妃們爭寵還取之不及,如果乾隆爺真的專寵一人,那人又豈有不為所動之道理?所以我想,那「你是風兒我是沙」的愛情故事也僅僅只是瓊瑤阿姨的美好杜撰吧,真實歷史裡的乾隆帝和容妃應該是互相傾慕、恩愛有佳的一對璧人,才能換來其百年後如此的榮寵與地位吧。
容妃,生於雍正十二年,阿里和卓之女。享年五十五歲。是大清皇宮中唯一一個回族皇妃,這也註定了這位皇妃充滿了神秘色彩,被後人杜撰出了各種美好的傳說。
據說容妃遍體生香,玉容未近,芳香襲人,即不是花香也不是粉香,別有一種奇芳異馥,沁人心脾,所以世人又稱之為香妃。也正是因為這一特徵,深得乾隆皇帝喜愛。據說,乾隆第四次南巡,攜皇太后、皇后、慶妃、香妃、圖爾都以及大學士傅恆等王公貴戚1000餘人同行。一路上,乾隆對香妃格外恩賞。前後賜給她80多種口味適宜的飯菜,其中就有名貴的奶酥油野鴨子、酒燉羊肉、羊池士等。
而香妃入宮時帶來了祥瑞,從南方移栽到宮內的荔枝樹,竟結出了200多顆荔枝,所以也深得皇太后的喜愛,每到荔枝收穫的季節,皇帝就會大量賞賜容妃荔枝,滿宮荔枝飄香,即使在寒冬臘月,也能吃到皇帝賞賜的荔枝幹。乾隆三十三年六月,皇太后懿旨,將她由容嬪晉為容妃,並由賞給處為她準備滿洲朝服、吉服、項圈、耳墜、數珠等等。並且尊重她的民族信仰,允許她穿自己民族的服裝,專為她開設回屋小廚房等等,都可見其榮寵有佳,地位極高。
縱觀清東陵的陵寢建築,無一不是紅牆琉璃瓦,金燦燦的大殿屋頂承襲了大清皇家建築風格,唯有香妃陵寢,朱紅的牆體,卻配以碧綠的瓦頂,我想,大概也是為了尊重她的民族信仰和傳統,取伊斯蘭教建築中綠色房頂的建築特色吧。
地宮中,展示了一些遺物和隨葬品。吉祥帽和髮辮的發現說明是按照滿族風俗入葬的,因為清朝不分男女在穿戴朝帽時都要梳上長辮。而為了照顧容妃的宗教信仰,下葬時只用了槨而沒有用棺。並且在槨的正面及兩側殘留的一些手寫的文字,這些文字大部分,都已經模糊不清了,只有這個槨的最前面,有一句話看的比較清楚,通過專家鑒定啊,這句話就是古蘭經的第一句話,就是以真主的名義。也是對墓主身份的一個顯著昭示。
種種跡象都顯示,這裡就是歷史上唯一一位回族皇妃的陵寢所在,那為什麼在新疆的喀什,又會有一座香妃墓呢。歷史上又有一個傳說,香妃病逝,年屆80歲的乾隆老淚縱橫,也曾生出將香妃的遺體送回喀什安葬的念頭,但有悖於大清祖傳皇規。按規定,滿清的后妃只能葬於皇家的東陵后妃園寢中,絕不準移送原籍。乾隆陷入「兩難」,在惆悵百結之中,忽地茅塞頓開,香妃,何不在名字上作作文章。一個萬全之策應運而生。他命令雕工匠仿照香妃生前的體型相貌加工了一個與真香妃一模一樣的「香妃」。全身裹以白布,只留出面部以便香妃家人現瞻弔唁。這居然蒙過了一大家族人。此時被冊封為輔國公的香妃的哥哥圖爾迪亦已去世,乾隆便傳旨將其兄妹倆一真一假的遺體同時遷葬喀什,由香妃的家人護送靈柩回新疆。
100多號人的抬屍隊伍,歷經半年的艱難跋涉終於到達目的地。香妃的親人們查看了香妃和她哥哥的遺體面容,確認無誤後即刻下葬入穴。香妃的遺體早已隱秘地葬在了清東陵,而那個檀香木雕制的假香妃,卻登堂入室地埋進了祖先阿帕霍加的墓之內,由此人們只記住了香妃和香妃墓,而對於墓地的真正主人卻疏於談論。所以才出現了清東陵和喀什兩座香妃墓的情況。
不知傳說是真是假,我們對歷史也無從辯駁,但從留存下來的歷史遺迹,我們只看到了乾隆皇帝對香妃的看重與愛憐,一段傳世佳話,就此留存於心。
※當年乾隆死去,和珅富甲八方,為何沒有造反
※乾隆最寵妃嬪簡史,此生最愛的5個女人,死後相約黃泉再聚
※乾隆爺送出的禮物刻了一個「春」字,現任英國女王視若珍寶
※乾隆明知道嘉慶不會放過和珅,為什麼還要把十公主嫁給和珅兒子
※乾隆要殺貪污犯,傅恆出來求情,乾隆的一句回答,讓此人必死無疑
TAG: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