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太極拳推廣的誤區與批判的錯誤(一)

太極拳推廣的誤區與批判的錯誤(一)

太極拳可以強身健體、修身養性乃至延年益壽,已是從其問世幾百年以來不爭的事實,美國《時代周刊》將其譽為「世界上最完美的運動」。據不完全統計全球有超過1.5億的人習練太極拳,世上除了走路(如果走路也算運動的話),沒有哪一種運動會有如此龐大的人群參與其中。

一、太極拳推廣的誤區

1、誤區之一:太極拳成為老年拳

太極拳以其舒緩、柔和、圓潤,用意不用力的外形特點吸引了眾多想要健身的人群,他們當中尤以退休後的老年人為最。於是,在公園、廣場、學校、廠礦,你都能隨時見到三五成群的老爺爺老太太慢條斯理跟著音樂的節奏一招一式你來我往,循環往複。舒緩、圓柔的動作配合柔美悅耳的音樂,不僅使退休後的這些老爺爺老太太們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健身運動方式和載體,更給他們的日常生活增添了不少的樂趣。

隨著習練太極拳的隊伍不斷的擴大,經年往複,於是就讓人們的思維產生了某種定勢,太極拳似乎就成了老年拳。因此,日常生活中凡是和人談起個人的興趣愛好而當人們得知我是喜歡太極拳運動時,對方總會說:太極拳好,等我退休時我也來練太極拳;有些人甚至會用疑問的目光看著你並問:你這麼年輕怎麼會去練太極拳?在他們看來太極拳就是老年拳的象徵和代名詞。

(2017年中國武術代表團在美國紐約時代廣場展演)

2、誤區之二:用專業競技的標準作業餘的普及推廣

眾所周知,國家為了推廣普及太極拳這項運動,1956年,有眾多太極名家共同參與討論,由著名楊式太極拳傳人李天驥先生執筆主編了國家體委普及武術的第一套規範教材「簡化太極拳」(《24式簡化太極拳》),這是在傳統楊式太極拳的基礎上簡化改編成的。由於這是國家推廣套路,很快就在全國流行起來,連國家主席劉少奇、外交部長陳毅也都開始打太極拳。隨後,1989年,以楊式太極拳動作為主並增加了陳式、吳式、孫式太極拳動作的《42式太極拳》橫空出世,並且作為專業武術隊的基礎項目,同時也成為太極拳競賽的標準套路,稱之為「規定套路」;此後還有陳式、吳式、孫式、武式等太極拳流派的規定套路相繼問世,這些規定套路在豐富了專業武術隊太極拳運動項目的同時,也被社會上愛好太極拳的人群所廣泛接受,特別是俗稱的「兩拳兩劍」(24式太極拳、42式太極拳、32式太極劍、42式太極劍)更是成為社會上眾多太極拳愛好者的標配。

作為競賽的太極拳、劍規定套路為了體現運動員的水平和競賽、表演的觀賞性,在動作中增加許多高難度的動作,而作為健身需求的廣大人民群眾,和這些專業運動員的基本功素質卻有著天壤之別,這樣的套路被運用於普通人的健身運動,問題就可想而知了。

(2017年中國武術代表團在紐約時代廣場展演太極拳)

3、誤區之三:廣普的健身需求被賦予競賽標準的內核

根據國家《2007年中國城鄉居民參加體育鍛煉現狀調查公報》顯示,不同年齡組人群「經常鍛煉」(「經常鍛煉」指每周參加體育鍛煉3次以上,每次時間30分鐘以上,鍛煉強度中等以上)的人數百分比如下圖所示:

在50—69歲的年齡階段的人群參加鍛煉的比率是最高的,由此說明,中老年人對體育鍛煉的重視程度遠遠高於年輕人和青壯年。

(圖一,不同年齡組人群「經常鍛煉」參加鍛煉的比率)

這裡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這個年齡階段的人群隨著年齡的增大,身體各方面機能開始下降,迫切需要加強體育鍛煉來提高體質,二是這個人群大部分工作較輕鬆、子女成年、家庭負擔減輕或者完全退休,有較充裕的時間參加體育鍛煉。

(表一、各年齡組人群接受體育鍛煉指導的人數百分比一覽表)

表一的數字告訴我們,在50—69這個年齡層次的人群接受體育指導的比率較低,這也可以反證,中老年人練習太極拳主要的是依靠自學,缺乏專業的指導,而以競賽為目的的太極拳規定套路,被民間的沒有專業指導的又是年齡較大的人群所接受,以健身為目的的體育鍛煉接受的是競賽標準的運動方式和內容,這就有點「悲劇」了。

(未完待續,原創文章,資料來源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 的精彩文章:

太極宗師or騙子
中國太極夢·百城千場公益大講堂暨中國北部灣陳正雷太極之光相約湛江
王戰軍弟子獲4個級別冠軍,拳迷:太極推手有啥用?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