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時尚是什麼?MoMA 舉辦歷史上第二次服裝設計展,就討論這個

時尚是什麼?MoMA 舉辦歷史上第二次服裝設計展,就討論這個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的時裝學院(Costume Institute)舉辦過許多令人難以置信的展覽,包括Comme des Gar?ons、設計師亞歷山大·麥昆(Alexander McQueen)作品展和中國題材服飾展等。為此該館收穫了社會各界的廣泛稱讚。如今,終於有人能在時裝展覽領域與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展開良性競爭——忽視時裝題材七十年之後,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Modern Art)決定涉足時裝展覽領域。

「Items: Is Fashion Modern?」是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歷史上第二場時裝設計專展,展現了他們想要奮起直追的精神。1944 年,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歷史上首個時裝設計展開幕。這場名為「Are Clothes Modern?」的展覽由極具爭議的建築師和社會歷史學家伯納德·魯道夫斯基(Bernard Rudofsky)策劃舉辦。在他看來,大部分衣服都「過時、荒謬且有害」。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Items: Is Fashion Modern?」展覽中的部分展品。圖片版權:Mark Wickens/《紐約時報》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這次舉辦的是一場高端複雜且充滿雄心壯志的展覽,用豐富多彩(Profuse)形容最貼切不過。該館建築和設計部門資深策展人保拉·安特納利(Paola Antonelli)和策展助理米歇爾·米勒·費舍爾(Michelle Millar Fisher)負責展覽的策劃籌備工作。他們用了多年時間研究和旅行,從人類學和審美學角度出發,挑選出了最合適的展品。

「Items: Is Fashion Modern? 」展覽規模很大,佔用了整整六層樓的臨時展覽專門區域。上一次這種規模的展覽還是 2011 年德·庫寧(de Kooning)內容狂放的抽象畫作展。主辦方製作了精美的視頻和幻燈片。三十多種原型技術設備(其中二十種是首次在該館投入使用)的使用為展覽增添了靈動和創意的火花。當然紀念品商店也準備就緒,貨架上的商品可比普通裁縫店裡的衣物更加誘人。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的展品:Dockers 公司出品的褲子,設計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約翰內斯堡時尚團體 Sartists 出品的拼布西裝、鞋子和帽子,設計於 2017 年;Halston 出品的帽子,大約設計於 1974 年。圖片版權:Mark Wickens/《紐約時報》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時裝設計展以各種令人拍手稱讚的頂級工藝、創新和服飾展品而聞名世界。相比之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的「Items: Is Fashion Modern? 」展覽在這方面尚有不足。

參展的展品包括牛仔褲、人字拖、紋身和比基尼,缺少雍容華貴、獨一無二並且造價高昂的服裝。從某種程度而言,這次展覽甚至有些簡約,風格像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該館舉辦的最新廚具和傢具展——體現了對既能提升現代生活質量又定價實惠的現代設計的支持。

不過值得讚揚的是此次展覽促進了人們意識的覺醒。主辦方用投影設備展現了 T 恤的發展過程,用更為直接的手段帶領觀眾從次文化時代和殖民地時代的審美向西方主流文化和體現自我表達與政治抗議的精品服裝過渡。

參展 111 件展品中的兩件:由澳大利亞 Ahiida 公司為穆斯林女性設計的比基尼泳衣;由 Havaianas 公司設計的人字拖(根據 1962 年原始版本設計重新製作)。圖片版權:Mark Wickens/《紐約時報》

除了遵循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一貫以線性方式講述藝術歷史,主要關注西方文化現象的策展風格之外,「Items: Is Fashion Modern? 」展覽也有自己的特色:更體現全球化特色和服裝與時尚的歷史發展。

本次展覽的核心主要是二戰後的服裝和配飾——在印刷出來的宣傳冊中,主辦方將這 111 件展品稱為「完美的設計」。策展人還在展覽入口的牆上列出了這些展品的名稱,同時以幻燈片形式展現了特定服飾在假人模特身上的穿著效果。展覽中陳列著特定服飾的樣品,旁邊通常還擺放有受其影響產生的其他衍生作品和雛形作品。一般而言,雛形作品都是對經典作品的延伸或者致敬。

南非紡織品設計師拉杜瑪·尼克塞庫拉(Laduma Ngxokolo)用豐富的顏色點綴愛爾蘭阿蘭群島(Aran)漁民的傳統服飾,給這種莊嚴的針織毛衣增添了新的活力。個性化定製創業公司Unmade發起的 Bret.on 項目研發出一套計算機程序,能讓用戶在藍白相間的法國水手套衫上添加自己喜歡的超現實主義漩渦。中國設計師王志俊(音)則以普通的醫用口罩為題材進行設計。他用運動鞋作為材料,將盲目迷戀鞋子的現象描繪成後世界末日風格的時尚。

經典品牌 Orcival 出品的法國水手衫,設計於上世紀六十到七十年代(左側);Bret.on 專門為超現實主義者定製的套衫,設計於 2017 年(右側)。圖片版權:Mark Wickens/《紐約時報》

主辦方對參展服裝進行了精心挑選和分類。可能只有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能做到這樣。奢侈品小型展區中陳列著愛馬仕鉑金手包、蒂芙尼鑽石和勞力士手錶。不過該展區的其他展品(比如門環式耳環和定製的美甲飾品)則沒有這麼華貴,拉低了整體的奢侈水平。

總體來看,這次展覽集中展示了全世界人民因為各種複雜原因——氣候環境、個人風格、經濟水平、宗教信仰、政治立場——而使用的日常服裝和配飾。在這裡,你能看到機車夾克、斜紋布褲、襯衫式夾克衫和阿拉伯頭巾。貝魯特建築師沙林·阿卡迪(Salim Al-Kadi)使用防彈材料設計的阿拉伯頭巾原型設計也在陳列當中。另外,各種各樣的休閑服、運動裝外套、派克大衣、羽絨服和羊毛織物更是隨處可見。這是一個以人為本的展覽,場地內還擺放有一個加大碼的人體模特。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一面展現服裝變化過程的牆。上面既有設計師 Lilly Pulitzer 的作品,也有 Harry Gordon 設計於 1967 年的紙質海報女裝(印著鮑勃·迪倫的頭像)。這件紙質海報女裝的製作成本僅有三美元。粉絲對鮑勃·迪倫的熱愛漸漸消退之後,人們曾經輕易的將這件衣服揉成一團廢紙。圖片版權:Mark Wickens/《紐約時報》

這邊一件 Chanel 長袍,那邊兩套印度紗麗服,中式旗袍隨處可見。在這樣的布置下,這次展覽成功將高雅與大眾、東方與西方、經典設計與普通產品融合在一起。但是展覽整體風格較為平淡,營造出一種親近的氣氛。通過標籤介紹,觀眾可以更好的了解展品的詳細起源、在不同地區的差異和所採用技術的進步之處。鉛筆裙就是很好的例子。這種裙子結構複雜,通常二十多個部分構成,製作裝配過程非常複雜費勁。陳志(音)用萊卡布料和安哥拉羊毛打造的鉛筆裙樣品僅由三個部分構成,而且能夠防皺。印度的紗麗克米茲(salwar kameez)將長袍與旁遮普邦(Punjab)的寬鬆褲結合起來,一直都是「男女皆宜」的服飾。大英帝國的克什米爾披肩曾經盛極一時,印度的紗麗克米茲如今獨領風騷。隨著穆斯林的遷徙,這些服飾漸漸被主流社會所接納,成為全世界各地人民都很喜愛的流行元素。有時候想想,此次展覽名字中的「時尚」一詞甚至有點虛假宣傳的味道。也許將其稱作「平民服飾展」或者「眾包式個人風格服裝展」更為合適。

「Items: Is Fashion Modern? 」展覽中展出了 Calvin Klein 的三角內褲,Spanx OnCore 的高腰中長款短褲以及 Wonderbra 的文胸。圖片版權:Mark Wickens/《紐約時報》

一進展廳,觀眾就能看到多條行列整齊的小黑裙。從 Chanel 到 Rick Owens,它們足以讓所有人驚掉下巴。然後另一個開場展品則有些令人失望——內衣展。參展的有 Wonderbra 的文胸和 Spanx 的男士內褲等。不過,露西·瓊斯(Lucy Jones)為 Somarta 公司打造的殘疾人專用連褲襪卻讓人眼前一亮。內衣展之後便是此次展覽最精彩的部分之一:從上世紀五十年代的 Snugli 孕婦服、腰包到 1997 年 Comme des Gar?on 公司充滿異域風情的球根狀條紋 Bump 系列服飾。本次展覽還展出了陳偉宏(音)設計的Modular Dress 2.0系列服裝。這套衣服採用了可調節的活褶,能在懷孕和哺乳期間根據孕婦的身材變化進行調整。

設計師 Lucy Jones 在今年為殘疾人設計的緊身褲。圖片版權:Mark Wickens/《紐約時報》

亮紅色的 A-POC Queen(A Piece of Cloth 的簡稱,即一塊布料做成一件衣服)由設計師三宅一生(Issey Miyake)和工程學設計師藤原戴(Fujiwara Dai)用一整塊針織布(和圖片中衣服頭上的那塊布類似)共同打造完成。它集中表達了單一布料服裝所體現大傘理念(big-umbrella)以及這背後的經濟學理念(這套衣服包含一件長袖衣服、一條長袍和一條連體褲,可謂非常經濟划算)。在展覽最後,主辦方用多個版本的服裝為觀眾呈現了男士西裝的發展變遷歷史。在這裡,你能看到由湯姆·布朗(Thom Browne)和山本耀司(Yojhi Yamamoto)設計的高端定製西服和肩寬驚人的阻特裝(上世紀四十年代流行於爵士音樂迷等類人中的上衣過膝、寬肩、褲肥大而褲口狹窄的服裝——譯者注)。

1997 年,設計師 Issey Miyake 和 Fujiwara Dai 用一塊扯開的布料搭配上手套和包,打造出模特身上名為「A-POC Queen」的服裝。圖片版權:Mark Wickens/《紐約時報》

有的時候,太過於親民平淡的展出可能讓人覺得乏味無奇。但如果仔細的依次觀察每一件展品,你便好像跳入了神奇的兔子洞一般,能夠獲得大量有趣的信息。主辦方用視頻展示了穆斯林婦女所戴的頭巾和印度紗麗服,也介紹了巴拿馬草帽和七折領帶(用一塊布料摺疊七次之後製成的領帶——譯者注)的製作工藝。有時候某件服飾和其構成組件的動態展示圖非常引人入勝,比如由設計工作室 Nervous System 打造的黑色蕾絲裙 Kinematics。這款裙子由名為 Kinematics 的 4D 列印系統製作完成,上面布滿了尺寸各異的不規則鏤空。不過,這條裙子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它具備的多功能性:這是所有女性都可以使用的工作服,你可以在裡面搭配任何自己喜歡的衣服,也可以直接套上這條裙子出門。

從左至右:Chanel 出品的小黑裙(1925-1927);設計師 Charles Creed 設計的裙裝(1942);Dior 出品的裙裝(1950 年左右);Givenchy 出品的裙裝(1968);設計師 Arnold Scassi 設計的裙裝(1966 年左右)。圖片版權:Mark Wickens/《紐約時報》

有時候,比展品更亮眼的是現場播放的影片。設計師哈娜·田島(Hana Tajima)與三宅一生共同設計的黑色高領毛衣視頻美得讓人震驚。在上世紀中葉先鋒派舞曲的伴奏下,田島將自己的毛衣比作是適應性極強的異見人士,比如垮掉的一代、黑豹黨人、女權主義者以及厭倦了襯衫領帶的男人。她還批評了西方對穆斯林婦女所戴頭巾的狹隘理解。西方人士對穆斯林婦女的頭巾充滿恐懼,認為它僅僅是為了保護隱私,而且還代表穆斯林婦女拒絕「呈現自己的美麗」。這段影片堪稱整場展覽中最令人難忘的部分。

展覽中還有很多值得關注的展品。親自來到這裡,才能感受這一切。

翻譯 糖醋冰紅茶

題圖來自 NYT

2017 THE NEW YORK TIMES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好奇心日報,每天看點不一樣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Alexander Wang 退出同名品牌管理,以及,Marni和Porter合作款好看
雷諾也轉向電動車,要用 1400 億研發 22 款新能源汽車
賈樟柯的新片找了五位導演,一起講述「時間」的故事
Switch 遊戲機賣太好,任天堂計劃每月造 200 萬台
拉斯維加斯槍擊案後,米高梅喊停了剛發布的「大製作」營銷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