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魏坤琳:如何真正認知升級,成為創造者?

魏坤琳:如何真正認知升級,成為創造者?

現如今認知升級越來越火,人人都想成為「創造者」。那認知升級究竟升級了什麼?如何通過認知升級成為「創造者」?真正的「創造者」都有什麼特質?回顧魏坤琳老師在 2017 年開智大會上的致辭,看看他對這些問題的回答,你也許會有新的理解。

一、真正的「認知升級」是什麼?

在這個認知焦慮的時代,人人都想讓認知迅速升級,是不是有什麼靈丹妙藥呢?

首先我要說的是,認知不等於認知科學。大家知道「認知」一詞什麼時候才被《現代漢語詞典》收錄的嗎?答案非常出乎意料,2005 年。

認知科學是一個朝氣蓬勃的領域,被引入中國的時間只有 10 年而已。這個詞在學術界也很火,去年北京大學心理學系改名為「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一個基本原因也是認知科學這個詞更好的涵蓋了對人的心理和大腦的探索。那為什麼這麼短的時間裡,人們就開始重視認知了呢?

因為大家開始認識到,認知科學是對人類自身認識的關鍵。因為它研究的是人腦如何獲取信息、處理信息以及輸出結果的整個過程。涉及的是感知、記憶、邏輯、情緒、決策、學習等等我們最關心的人的本質的東西。了解了這些基本的認知活動,我們就可以更好地學習、更好地認識自己、更好地認識社會、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

社會上常見的「認知升級」,又是什麼呢?我個人覺得這個說法,只是借用了認知這個詞而已,其意義已經被偷換或者異化了。

第一種認知升級,是試圖把自己的成功經歷用認知的角度來解讀,販賣知識焦慮為生的「知識網紅」往往是此類的典型代表;第二種是從科學角度出發,把一手資源、學界科研精髓直接分享給大家,不去借力知識焦慮,不鼓吹成功和金錢的目標導向,而是把認知科學的發現和規律客觀地告訴大家。

很顯然,伴隨著時代趨勢漸漸從「信息不對稱」轉化為「智力不對稱」,我們更多應該選擇第二種認知升級的方式,藉由認知科學擺脫智力不對稱,避免被收取智商稅。

二、成為創造者的四個原則

在我眼中,開智其實就在做這方面的嘗試。開智是以認知科學為基礎,為我們創造者普及知識,提供終身學習的工具,比如開智大會就是一個很好的工具。從第一年開智大會開始,到現在,兩年多來,我總結了上台演講的創造者們身上共同的氣質,總結為四個原則:

1.堅持跨學科

認知科學本身就是跨學科的,它涉及了心理學、腦科學、學習科學、人類學、生物工程、社會學、教育學等等學科的輸入和融合,而創造本身也是跨學科的。

比如,創造力很神秘,就像很多藝術家也說不清楚自己的靈感是怎麼迸發的。但是,認知科學告訴我們,創造力並不是不能培養的,跨腦區的聯結是創造力的神經機理,這種聯結每顆大腦都有,我們只是需要用正確的方式去「激活」它們而已。

跨學科有助於激活我們更多腦區,讓我們變得更有創造力。跨學科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我相信今天在座各位聽完大會上來自不同領域的嘉賓的演講後,會自然而然地同意,因為你也會被他們所激發。

2.內在動機很重要

有學者曾在西點軍校做過研究,連續追蹤了 1997 年到 2006 年 11320 個西點軍校的學生,在複雜的統計計算、比較分析後,你們猜科學家發現了什麼?科學家得出這樣的結論:內在動機越強,越容易順利畢業、被授予軍官資格,5 年內被考慮晉陞的可能性也更高。相反,若是外在動機更強,長期擔任軍職、被晉陞的可能性都將大大降低。

越是內在動機驅動的人越快樂,也更容易取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我厚顏無恥地拿自己做一個例子,因為我就是堅持做科研的過氣的電視名人或網紅。曾有人問我是如何保持內在動機,堅持科研,堅持學習的?因為看起來去娛樂圈掙錢是更好的選擇。

其實對我個人來說,對世界運行規律的好奇,期望能窺見未來,是最大的興趣。用某些心理學研究的說法:我是一個學習者,為了獲取知識,為了解惑,為了解決問題去學習,這就是內在動機。

課堂學習也是學習,但是很多人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追求考試成績,為了將來混一個好的工作,為了掙錢。聽起來好像我很高尚一樣,其實也不盡然。我只是有內在驅動力去學習,去讀書,去思考。時代變化已經加速,唯一能讓我們適應這個世界的方法,就是不斷學習,保持好奇心。

3.輸出是最高效的學習。

大腦有一個特點就是,永遠想偷懶。平實我們喜歡刷朋友圈、微博就是最好的證明,看有深度的書多難呀,你需要思考,你需要理解,大腦耗能高,就不想做了;刷微博多簡單,手指輕輕一划,新奇有趣,大腦不要耗能,就喜歡做。

知道大腦會偷懶的事實,我們逆向利用,學習效率反而會提升。比如我上課時,常發現學生喜歡上課記筆記,下課筆記一合就以為全都記住了。寫下不代表記住,正確的方式是,上課只記幾個要點,下課再找時間回憶補全。這在心理學叫「必要難度」,同時還利用了「記憶的生成效應」。也就是說,你自己生成的記憶會更加難以忘記。不斷輸出,會幫助你不斷重組信息,形成自己的獨特記憶,容易記得更深刻。

4.善用技術

技術是人自身能力的延伸,在心理學領域,很多複雜假設很難驗證,有了計算機科學,這些問題也越來越不存在了,藉由計算機科學,我們得以更好研究人的複雜思維。而對於個人學習,善用技術會讓我們學的更快更好。你會發現,認知科學、認知心理學創始人司馬賀還是人工智慧創始人之一。

三、熱情創造,推進自己

有了這些原則,在成為創造者的過程中,我們還應該做什麼呢?

簡單來說,就是兩方面。第一,閱讀優質的內容,比如閱讀開智和出版社合作引進出品的眾多優質書籍:如斯坦諾維奇的理性三部曲——《機器人叛亂》、《超越智商》、《決策與理性》,還有《刻意練習》、《轉行》、《智力是什麼》和即將出版的由認知科學家特納寫的《古典風格》,認知科學家平克寫的《風格感覺》等,這些都是經典的好書,最精髓的知識。閱讀這些能夠帶我們到知識的源頭去思考、去創造。

第二,你還要多多參加優質的活動,比如像開智大會這樣的活動。大家要知道,在線上交流、上課和在線下互動是不一樣的,參加開智大會,就是一種具身認知。什麼是具身認知?大家坐在一起,聽老師們演講,和夥伴們討論,這些都是通過具身體會,獲得更直接的啟發。我相信,今天大家都會帶著滿滿的收穫,更熱情地創造。

據我所知,圍繞如何幫助大家提升認知能力,開智還會推出一些更聚焦的計劃,歡迎各位小夥伴一起來參與、完善。當然,最後我想說,歡迎大家一起用認知科學推動教育,推進創新和創業,推進自己成為更有意思的人!

歡迎加入安人心智集團,一起用認知科學推動教育變革!

GIF/28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開智微播 的精彩文章:

節後上班沒狀態?把假期紀念品帶到辦公室試試
魏坤琳:如何將認知科學應用到學習中?
入門認知寫作學,你需要的參考書單來了

TAG:開智微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