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朝在擊退元廷後沒能繼續北進或西進?
1368年,元朝放棄大都北逃後,殘餘勢力日漸衰弱,但在長城之外仍保持若干要地。明軍曾多次北征,一直打到1396年,才基本掃清了故元勢力,最大的勝利是在1388年的捕魚兒海之戰,當時正逢沙塵暴,明軍發起突襲,一舉襲破北元大本營,俘虜最後一任北元皇帝的家眷男女及部下七萬餘人,元帝數十騎逃走,數月後被殺,而殺人者不再使用「大元」國號,君主亦不復有漢文廟號和謚號——所以,元朝真正的終結,是在此時。但,元朝雖然終結,草原上的蒙古騎兵卻始終困擾著明朝。明軍的多次北伐,即便是獲勝,也很難達成實際上的控制。所以,終明之世,邊防甚重。
為什麼沒能繼續北伐,顯然草原氣候是一個最大的制約,明軍畢竟來自農耕地區,無法在這裡長期居住。就算獲勝,也終究要撤退。因而明軍的重擊,只能起到一時的戰果,無法統治獲得的土地,即便拿下,最終也只能吐出去。
所以,明朝防禦蒙古的辦法,是點線結合的防禦。線就是咱們熟知的長城,從鴨綠江一直修到嘉峪關(鴨綠江到山海關這一段是壕溝,不是真正的長城),這個不多說了。為了保護這一線,明朝先後設立九個邊鎮,從遼東一直到寧夏、甘肅,屯兵最高峰達百萬,平時也有幾十萬,幾乎全部明軍的三分之一都在此處。
而點是什麼呢?點就是大量衛所。這些衛所中,有些直接就是投降的蒙古人,譬如設置在今東北的兀良哈三衛,一直維持到明末。這是成功的,有些則不成功,如內蒙古一線的官山、失寶赤、五花城、斡魯忽奴、燕只、瓮吉剌等千戶所,後來便隨著蒙古勢力的逐漸南下而消亡。
這裡講一個關鍵點,那就是元朝的上都城,明初改成了開平衛。明軍在這裡駐紮,從明洪武二年(1369)一直堅持到宣德五年(1430)。為什麼在這裡,因為這裡是雙方對峙格局的轉折點。蒙古人控制了此處,就有希望重掌漠南,將明朝壓制在長城一線。而在多次廝殺之後,明軍終於控制住了開平衛,從山海衛以及北平都司所屬諸衛的官軍中抽調兵力(但明軍在此防守似乎也很艱苦,不久停止。
而到永樂年間,開平衛又重置,明朝把大批內地的犯罪分子充軍於此。明成祖曾言,只要守住開平、興和、寧夏、甘肅、大寧、遼東這幾個地方,「邊境可永無事矣。」
但歷史偏偏就是好了傷疤忘了疼,隨後就有人提議內遷,理由是道路荒遠、糧餉供應龐大,難以供贍守軍家屬之需。對於後面這個原因,隨後就有人提出讓軍隊輪番值守,他們的家屬則到附近的州城之內居住。
到後來,甚至出現了開平衛指揮使賄賂有司,希望能調離此處的消息,可見邊境的守衛條件確實比較差。糧餉不繼、蒙古勢力的不斷侵擾等因素,使得開平衛的防禦日益艱難。
終於在宣德年間,明朝政府終於放棄開平舊城,向南撤退到今河北懷安一線,便是是明中後期的宣府鎮長城防禦線。此後,開平地區便徹底落入蒙古之手,結果如何呢?結果便是後來的後金,藉由此處打通了與草原的聯繫,先征服蒙古林丹汗,再南下攻打明朝:原本明(後)金戰爭主要就是在遼寧一線,因此卻成為後金掌控整個內蒙地區,繞過山海關打明朝,成為現實。
※一場禮儀之爭使一代名臣致仕,值得嗎?
※崇禎只要肯拿出1萬兩黃金給這個人,最後上吊的就是李自成
※韓國否認曾是中國附屬國,請日本幫忙篡改歷史,日本卻怒甩3證據
※明清帝王聖旨對比,比刻上去的都好看,看這些簡直是一種享受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