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幽門螺桿菌感染與胃癌發生有密切關係
點擊右上角立即關注,更多健康內容不再錯過,不定期驚喜送給你
隨著胃癌成為中國第二大常見癌症,如何防治胃癌成為市民關注的問題,「幽門螺桿菌感染使胃癌的患病危險增加了2.7—12倍,同時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的主要致病因素。」可統計顯示,在我國20—40歲的人群,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高達40%—60%,70歲以上高達78.9%。那麼,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否意味著下一步就是胃癌了呢?
長期幽門螺桿菌感染與胃癌發生有密切關係
發現幽門螺桿菌感染(Hp)為胃潰瘍的直接致病菌後,人們開始關注幽門螺桿菌與胃癌發生的相關性1994年世界衛生組織屬下的國際癌腫研究機構(IARC)宣布Hp是人類胃癌的I類(即肯定的)致癌原,因此,目前一般認為幽門螺桿菌與胃癌的發生有密切關係。Hp誘致胃癌的可能機制:(1)細菌的代謝產物直接轉化粘膜,Hp具有粘附性,其分泌的毒素有致病性,導致胃粘膜病變,自活動性淺表性炎症發展為萎縮、腸化與不典型增生,在這基礎上易發生癌變。(2)類同於病毒的致病機制,Hp-DNA的某些片段插入宿主細胞,引起細胞轉化;(3)HP引起炎症反應,其本身具有基因毒性作用。(4)Hp還是一種硝酸鹽還原劑,可催化亞硝類化合物而起致癌作用。
幽門螺桿菌感染沒必要逐個殺死
目前幽門螺桿菌最常用的檢測方法分為快速尿素酶檢測和呼氣試驗,快速尿素酶檢測對做胃鏡的患者是快捷、便利的,當然也是有創的;呼氣試驗的特點是無創的、準確率高。隨著大家對胃癌的重視,在眾多健康體檢項目中呼氣試驗都被列在其中,查出幽門螺旋菌感染後該怎麼辦?是否該馬上消菌?
發生胃癌與幽門螺桿菌的菌株有很大關係,只有含有CagA基因、具有空泡毒素活性的幽門螺桿菌才有毒株,才有可能導致胃癌。而一般的幽門螺旋桿菌則對人體並沒有很大影響。
不少人聽到幽門螺桿菌後聞風而變,亂吃藥。其實幽門螺桿菌沒必要逐個殺死。若無臨床癥狀或癥狀不明顯、胃黏膜損害很輕者,即使幽門螺桿菌為陽性,也不一定要抗幽門螺桿菌治療,可定期觀察、根據醫生的建議來決定如何治療。
哪些人該去篩查幽門螺桿菌?
既然中國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這麼高,我們是不是都應該去查查這個項目呢?有胃癌家族史的人屬於胃癌發病的高危人群,他們去篩查幽門螺桿菌是非常有意義,若查出是陽性應儘快根治,可以降低胃癌的發病率。
此外,對於經常上腹脹、痛,有胃炎病史的人群,首選的檢查並不是幽門螺桿菌,而應該是胃鏡。首選胃鏡檢查可以避免胃癌、賁門癌等消化道惡性疾病的漏診。醫生在做內鏡檢查的同時,可以在鏡下取胃黏膜進行幽門螺桿菌檢查。
※胃癌早期預警 胃癌跟這幾類人最親
※胃病開始癌變的4大信號 3大對策預防胃癌
※過午不食你正一步步走近胃癌
※胃癌年輕化 七大惡習需要丟
TAG:胃癌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