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最危急時刻,意外發現敵軍留下的唯一渡船,彷彿冥冥之中天意助紅軍

最危急時刻,意外發現敵軍留下的唯一渡船,彷彿冥冥之中天意助紅軍

史海拾記

【筆記君註:1927年,這是一個我們應該記住的年份。這一年發生了一起中共黨史軍史上重要的事件——秋收起義,到今天整整九十年了。秋收起義在中國的近現代史上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毛主席率領的第一支工農軍隊隨之正式創建,同時我們黨的第一面旗幟也正式誕生,是保存信仰火種、播撒信仰火種的一次重要行動。同時,秋收起義井岡山鬥爭、瑞金中央蘇區、長征等革命實踐是我們黨在危險境地中保存革命實力、以星星之火醞釀燎原的重要轉折。今天起,我們將一起聆聽歷史的腳步,回顧那波瀾壯闊的革命畫卷。】

上一篇說到紅軍在劉帥作為開路先鋒官安全通過彝族區,完全出乎蔣介石的預料,他的嫡系部隊尚未做好這個時間上的準備,離此地還有一段距離,當時大渡河邊駐紮的都是川軍地方武裝,其戰鬥力可想而知。

5月24日,紅軍走出彝民區,開始向大渡河前進。先頭紅1師第1團由先遣隊司令劉伯承、政委聶榮臻直接指揮,冒著大雨直撲安順場。紅1師第2、第3團由師長劉亞樓、政委黃甦率領,隨後跟進。

在前往大渡河的途中,如何奪取渡船是劉伯承反覆考慮的問題。他曾是川軍名將,對大渡河的情況略知一二,沿途又多方收集情況,對安順場渡口也比較清楚。安順場渡口,河寬三百多米,水深三十多米,流速如箭,河底亂石嵯峨,構成水面無數旋渦,俗稱「竹筒水」,可讓鵝毛沉底,任何人都無法泅渡。由於水深流急,不能架橋不說,就是船渡也要先牽至上游兩里,放船後還要有經驗的艄公掌舵和十餘名船工篙桿齊施,形成一股合力,使船沿一條斜線衝到對岸才成。此外,對岸渡口鋪砌了石級,如不對正,碰到石壁上,又會船毀人亡。紅軍必須渡過大渡河,而最關鍵的是要搞到船。船使得劉伯承一路沉思,常常喃喃自語:「有船我就有辦法!有船我就有辦法!」連睡夢中也經常說著這兩句話。

在紅軍向大渡河開進的時候,川軍劉文輝部第5旅餘味儒團已在大渡河兩岸安順場至大沖一線布防,安順場渡口北岸部署有一個營,南岸部署有一個營。蔣介石下令收繳大渡河南岸所有渡河船隻及可用於渡河的材料,全部集中北岸銷毀。

駐守南岸的第5旅營長韓槐階是當地的袍哥頭目,其所率的隊伍也是由袍哥隊伍整編而成。他下令把船隻及糧食全部撤到北岸,並在街上堆積柴草,準備24日點火燒街,堅壁清野。不料從西昌地區兵敗逃回安順場的當地惡霸、第24軍彝務總指揮部營長賴執中卻拒不受命,安順場有一半房屋屬於賴執中的財產,如果紅軍不走安順場這一線,燒街豈不讓他白受損失。

賴執中最後與韓槐階達成協議,紅軍如果到了安順場就立即放火燒街;紅軍不到則不燒街。同時,賴執中也暗做逃命的準備,在岸邊偷偷保留了一條渡船,準備一旦紅軍到來,就逃往北岸。他萬萬沒想到,就是他留在南岸的這條船竟然幫助劉伯承解決了大難題。

紅軍先遣隊在大雨中一路疾行,於晚上8時許到達安順場附近。紅1團團長楊得志、政委黎林下達作戰部署:1營奪取安順場,2營向下游佯動,3營為預備隊。劉伯承、聶榮臻親自向1營營長孫繼先部署任務,要求他們迅速奪取渡口,找到船隻,並做好渡河的一切準備,並規定,找到渡船,就點燃火堆報信。

團長楊得志親自指揮1營戰鬥,令1營三路攻擊:1連正面攻擊,從安順場南面沖入鎮內;3連從左側出擊,從安順場西南衝鋒;2連和營部機槍排則由鎮東南面沿著大渡河邊迂迴攻擊,直插渡口,堵住守敵退路,並負責找船。他要求全體官兵攻擊動作一定要猛、要快,泰山壓頂,一鼓而下,迅速結束戰鬥。

晚上10時,部隊冒雨開始行動。此前一天,左權和劉亞樓率紅5團攻佔距安順場三十餘里的大樹堡,在那裡造船扎筏,守在安順場的川軍韓槐階營以為紅軍要從大樹堡方向渡河,加上天降大雨,認定紅軍根本不會在這個時候到安順場,所以毫無防備。當1營隱蔽進至安順場街心時,川軍都待在屋內唱戲、拉琴、打麻將。1營官兵順利解決了敵哨兵,隨後包圍了敵營部和部隊,然後突然發起進攻,猛打猛衝。守軍死的死、傷的傷、降的降、逃的逃,很快便全盤潰散。戰鬥不到三十分鐘就結束了。

戰鬥進行中,楊得志走進了大渡河邊的一間茅草屋,想向群眾了解渡船情況。剛進屋,便聽到外面一聲槍栓響,接著傳來「繳槍不殺」的吼聲。原來他的通信員發現有幾個逃竄的敵人,便先發制人,將其制服。經審問,這幾個人正是為賴執中看守渡船的人。楊得志大喜過望,立即讓通信員押著俘虜到1營,令孫繼先馬上拉船、找船夫。

孫繼先帶人趕往河邊,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方把渡船拉到了岸邊,接著又挨家挨戶地動員群眾,尋找船夫,直到25日拂曉,方找到了十幾名船夫,卻把及時發信號報告情況的事情忘記了。

原創碼字不易,若覺得有收穫,可自由打賞或轉發!謝謝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春筆記 的精彩文章:

在此天險之地,毛主席為何講起石達開的故事,他又如何避免悲劇重演
十七勇士強渡大渡河,以一當十阻擊兇悍川軍反撲,神炮手隔江兩炮定乾坤
生死存亡之際,毛主席果斷下令兩江夾擊奪此橋,誰去完成不可能任務
顧問李德晚年說起這件事,用了這樣的評語,毛主席應該感到欣慰了!
剛過金沙江,紅軍又面臨一生死存亡的天險之地,毛主席如何應對?

TAG:陳春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