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評析緬甸羅興亞人遭屠殺 歷史積怨無能為力
據澳大利亞東亞論壇網站9月29日報道稱,最近幾周,緬政府軍,緬甸佛教民族主義民兵和佛教徒在若開邦對當地的羅興亞人實施極端暴力的行動,估計已造成約1000名羅興亞人喪生,43萬人無家可歸。聯合國把這場暴力行動稱為種族清洗。
這一切都發生在二戰期間由昂山素季的父親昂山將軍開始的宗教暴力的背景之下。那是在緬甸在1947年獲得獨立之前。當時,緬甸是英國的殖民地,二戰後宣布獨立。二戰期間,有大量緬甸人在支持日本的緬族/愛國緬甸軍(PBF)中服役。與此同時,緬甸的其他少數民族,包括信奉伊斯蘭教的羅興亞人,仍然忠於英國人,因此受到愛國緬甸軍的殘酷迫害。
報道稱,昂山將軍在戰前與日本合作,組建緬甸獨立軍,後來在海南島接受訓練,然後返回緬甸領導更名後的緬甸國民軍(BNA)。1945年初,昂山將軍與英國第14軍指揮官比爾·斯利姆中將會見。斯利姆堅持緬甸國民軍必須服從英軍並向英軍交出武器。緬甸國民軍隨後改名為愛國緬甸軍。在昂山將軍看來,羅興亞人是愛國緬甸軍的頭號敵人,而更糟糕的是,他們是穆斯林。
回到現實之中。對於昂山素季來說,一方面是她的父親對緬甸的政治遺產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她渴望帶領緬甸進入一個新時代,但又要面對與她的父親70年前所面對的同樣的力量和分歧,這讓她陷入矛盾。這個重大的矛盾可以對她顯然缺乏對羅興亞人的同情做出解釋,但並不能證明這種態度是正當的。
緬甸民主轉型的成功取決於緬甸的經濟狀況、法律制度、公民社會、教育、歷史遺產和文化等因素,還取決於強大的民主力量能否對反對非民主力量、比如軍隊、民兵和宗教原教旨主義者的政治權力遊戲產生影響。
自1962年以來,緬甸軍方控制著一個嵌入商業和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並行的經濟體制。它不是一個「黑色」經濟體制。它是結構性的,是無法改變的,除非緬甸社會的各個層面都發生深刻變革。因此,期待緬甸國內的複雜狀況迅速發生改變是不現實的。這種複雜狀況的標誌是,幾十年的結構性和政治暴力,以及近來在迅速變化的社會經濟背景之下排斥少數民族的民族主義日益崛起。而期待強大的緬甸軍方放棄其政治影響力同樣是不現實的。
支持民主的緬甸人未能理解毒品,資源和社會經濟因素與當地的政治經濟現狀之間的聯繫。這些聯繫包括政治事務、行業協會、發證機關、司法機構、警察、財政部門、軍隊、學校、地方企業、私營部門和能夠提供保證和信任的組織。了解這些複雜的關係將有助於發展進程。
同時,一些學者和政客提出的線性民主化模式無法應對這種複雜性,而後者使在緬甸構建西式代議制民主成為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一個民主機制薄弱而獨裁常見,且軍方普遍大規模插手政治和經濟的地區尤其如此。
當緬甸在2012年向世界「開放」後,西方民主國家表現出無比的樂觀。它們宣稱,東南亞最後一個獨裁政權——緬甸軍政府很快就將被民主化運動推翻。在幻覺和無限狂喜的鼓舞下,政治觀察人士、民主化專家、憲法律師和眾多民間團體成員普遍認為緬甸民主化進程只需幾年時間。在遭遇多年軟禁後獲得自由的昂山素季被描述為一個民主征服極權主義的符號。
但昂山素季知道,只有在這個生態環境和平行經濟內部實現轉型,才可能最終讓變革發生,而且她必須頂住國際壓力。這就解釋了她為何對一些問題,其中包括羅興亞問題保持沉默。
有顯著跡象表明,許多年輕人,尤其是羅興亞人容易捲入一些並行活動(比如恐怖主義活動)和並行經濟(比如販毒)中。這表明,緬甸正在經歷一個凱恩斯主義的「根本不確定」時期。即時這一時期所發生的不是一場革命,也處於一個會產生超越國界影響力的轉型關口。
為防止發生更多悲劇,採取更為複雜的手段應對衝突,並由此來了解這些改變至關重要。與此同時,羅興亞人不會得到任何幫助。除了慣常的政治表態外,西方民主國家不願捲入,亞洲國家不會插手,而聯合國依然發揮不了什麼作用。(編譯/王海昉)
圖為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季
※英國軍隊「被掏空」:士兵吸毒貪吃 軍艦量少還宅在家裡
※美媒:無人駕駛船隻3年內將投入運營 或易受海盜襲擊
※俄媒:近1萬獨聯體武裝分子在敘為恐怖組織作戰 回國將成威脅
※外媒:機器人武器技術發展迅速 《終結者》劇情或成真
※曾與美軍戰艦對峙3天!近觀中國「太原」號導彈驅逐艦
TAG:參考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