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智能手機雙攝方案那麼多,誰家的最實用?

智能手機雙攝方案那麼多,誰家的最實用?

智能手機雙攝方案那麼多,誰家的最實用?

由左上起,順時針順序為:LG G6、華碩ZenFone 4、華為P10 Plus、蘋果iPhone 7 Plus、小米A1。(圖/黃慧雯攝)

在iPhone還沒正式發布的2007年以前,不僅「智能手機」這個名字仍舊鮮為人知。要將手機當作隨身相機更是當時顯得可笑的盼望。然而時至今日,相機已經成為智能手機不可或缺的配備,甚至開始搭載雙鏡頭解決方案。而或許由於品牌強調的特性不一,現行的手機雙鏡頭解決方案眾多,當中有何不同一起來了解吧。

一、景深感測器(depth sensor)

說起雙鏡頭手機,最早或可回溯到2011年HTC EVO 3D。而在2014年,HTC則在HTC One M8之中採用了景深感測器,推出了另一種雙鏡頭組合。透過景深感測器,得以協助手機感測前景與背景的距離,並透過運算呈現背景虛化(或稱散景)的效果。不過,其效果無法跟(數位)單眼相機相比。因為單眼相機能夠根據跟對焦點的距離,呈現不同的虛化效果;手機僅能靠著景深感測器以及運算呈現的虛化效果,遠近背景的虛化程度無法調整,較不真實。

智能手機雙攝方案那麼多,誰家的最實用?

HTC One M8,主相機上有景深感測器。(圖/翻攝GSM Arean)

智能手機雙攝方案那麼多,誰家的最實用?

HTC One M8所拍攝的照片。該網站指出,不是每一次拍攝都能獲得這麼好的效果。(圖/翻攝GSM Arean)

智能手機雙攝方案那麼多,誰家的最實用?

數碼單反拍攝的照片,可以看見除了對焦點很清晰之外,其餘背景與前景都呈現不同程度的虛化效果。(圖/黃慧雯攝)

二、黑白攝影鏡頭(Monochrome Camera)

最早開始採用彩色搭配黑白雙攝解決方案的是華為。根據宣傳,沒有RGB感測器的黑白攝影鏡頭,可以捕捉更多光線的信息。在一般情況下,是將彩色與黑白鏡頭所拍攝的照片合成一張,理論上可以增加照片的細節跟降低噪點。目前除了華為自P9以來都在主流旗艦機當中使用彩色搭配黑白雙攝解決方案外,日前發布的Nokia 8也採用了類似的方案。但嚴格來說還不多見。

智能手機雙攝方案那麼多,誰家的最實用?

搭載彩色搭配黑白雙攝解決方案的華為P10 Plus。(圖/黃慧雯攝)

智能手機雙攝方案那麼多,誰家的最實用?

華為P10 Plus所拍攝的彩色、黑白照片對比。(圖/黃慧雯攝)

三、廣角鏡頭(Wide-Angle Camera)

2016年發布的LG G5率先採用的就是一般鏡頭搭配廣角鏡頭的組合,能提供廣闊的視野,無論在拍攝景物,或者是團體合照,都能帶來益處。《GSM Arena》認為LG G5/V20廣角鏡頭的拍攝效果沒有主鏡頭來得好,且廣角鏡頭有時影像會扭曲得很嚴重。但是這一點在今年的LG V30當中有不少改進。

智能手機雙攝方案那麼多,誰家的最實用?

LG G6。(圖/黃慧雯攝)

智能手機雙攝方案那麼多,誰家的最實用?

LG G5廣角鏡頭/超廣角鏡頭(下)所拍攝照片。(圖/翻攝GSM Arena)

四、長焦鏡頭(Telephoto Camera)

在雙攝解決方案之中,最常被採用的就是長焦鏡頭。與廣角鏡頭的效果相反,不是讓你拍廣,而是讓你拍遠。自iPhone 7 Plus以來,手機廠商在副攝影鏡頭都採用2x變焦的鏡頭,也就是說焦距是主鏡頭兩倍,可提供2倍光學變焦能力。可以在不喪失相片細節的前提下,將影像放大(超過2倍變焦之後,可提供數碼變焦,但是會損失相片畫質)。

智能手機雙攝方案那麼多,誰家的最實用?

iPhone 7 Plus與iPhone 8 Plus(右),採用的都是長焦+廣角鏡頭的雙攝組合。(圖/黃慧雯攝)

智能手機雙攝方案那麼多,誰家的最實用?

iPhone 7 Plus主鏡頭/長焦鏡頭(右)所拍攝照片。(圖/黃慧雯攝)

智能手機雙攝方案那麼多,誰家的最實用?

iPhone 7 Plus 人像模式所拍攝的照片。(圖/翻攝蘋果官網)

長焦鏡頭除了可提供光學變焦的能力之外,由於畸變較小,所以也很適合拍攝人像。而為了優化人像拍攝效果,有的廠商還會加入背景虛化效果。兩相結合能產生很不錯的效果。

這套解決方案明顯的缺點在於,長焦鏡頭的光圈通常較小,也沒有支持光學防防手震(iPhone X的長焦鏡頭雖然也支援OIS,但光圈仍僅f/2.4,比主鏡頭的f/1.8要小)。

當然以上只是截至目前為止的手機雙攝方案分析。在技術的推進下,各類型解決方案的缺點都可望獲得解決。就以上解決方案來看,《GSM Arena》認為搭配長焦鏡頭的方案,不僅能提供光學變焦能力,在人像拍攝上也有優點,算是當前最佳選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EET電子工程專輯 的精彩文章:

電動車能否取代燃油車,東芝「完美電池」有話說……
國行版Nokia8真的要來了,還有多少諾粉在等待?
針對遠場語音捕獲的VocalFusion 4麥克風開發套件
英特爾前CEO歐德寧去世,享年66歲
Dialog併購Silego擺脫PMIC依賴,強化 IoT、車用市場

TAG:EET電子工程專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