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你能吃一個月不重樣的早餐
「食神」蔡瀾曾在微博寫道:
「處處的早餐文化,
因生活優裕而消失之中,
武漢的街頭巷尾還在賣,
我將之冠上早餐之都。」
「早餐之都」這個名號,
武漢的確當仁不讓,
在這裡吃早餐叫「過早」,
光這過早的種類,
就有上百種之多。
有人說在武漢過早,
可以一個月不重樣,
當地人卻表示,
這絕對是謙虛的說法!
作家池莉在《熱也好冷也好活著就好》里
盤點過武漢的早點:
「老通城的豆皮,蔡林記的熱乾麵,談炎記的水餃,田恆啟的糊湯米粉,厚生里的什錦豆腐腦,一品香的一品大包,老謙記的牛肉枯炒豆絲,
民生食堂的小小湯圓,五芳齋的麻蓉湯圓,同興里的油香,順香居的重油燒梅,民眾甜食的汰汁酒,福慶和的牛肉米粉……」
有網友甚至還製作出了
實用又美觀的武漢過早月譜,
真·一個月不重樣。
圖自微博@nezaa
據統計,
武漢人在外吃早餐的比例達到了95%,
在武漢的外地人也已習慣在外吃早餐,
由此可見,
武漢一定是
全國最早醒來的城市。
就算大雨也要過早@包囧菌
不同於廣州喝早茶的精緻與悠閑,
武漢的過早相對更接地氣,
講究好帶且管飽,
眾所周知武漢人都是邊走邊吃的,
任何一份過早從做好到吃完,
最多不超過十五分鐘時間,
等早餐吃完了,
剛好就到辦公室和學校了。
最早出現「過早」這一辭彙,
是在清代葉調元的《漢口竹枝詞》中,
「三天過早異平常,一頓狼吞飯可忘。
切面豆絲幹線粉,魚滲元子滾雞湯」。
而武漢之所以有如此興盛的「過早」文化,
和它獨特的地理位置有很大關係,
地處九省通衢、江湖交匯的獨特位置,
持續不斷地受到四面八方的菜系衝擊,
使全國各地的特色的菜肴和點心都在武漢
有其正宗或改良的對應版本,
有「俗具五方」的說法。
再加上武漢近代以來
大碼頭和大商埠氛圍的興起,
工人們早上趕著上工,
自然來不及在家吃早餐,
就在路上買著吃。
武漢的早點做的又快,
食客邊走邊吃,一會功夫便能飽腹。
由此長期積累下來,
出門過早變成了一種習慣。
武漢過早的時間很長,
從早上6點一直延續到12點,
完全不用擔心睡過頭錯過美味的早點,
每天早晨,
武漢三鎮滿大街的早點攤,
都是邊走邊吃的人,
伴隨著香氣四溢的白煙繚繞,
市井氣息撲面而來。
在武漢過早,
不得不提熱乾麵,
武漢的早點雖然品種繁多,
但如按銷售額計算,熱乾麵超過一半。
大抵武漢人都有一種熱乾麵情結,
武漢的早晨,
碼頭邊、公交車上、或者寶馬車裡,
人人都有一碗熱乾麵,
伴著芝麻醬呲溜呲溜。
對於武漢人來說,
熱乾麵是味蕾上的故鄉。
除此之外,
連毛主席都讚不絕口的三鮮豆皮
也是武漢人過早的的主要食品之一。
還有牛肉粉,
放香料燉的牛肉片與精滑柔綿的米粉,
光想想那個畫面就要流口水了。
香脆的面窩,
鮮嫩多汁的湯包,
歡喜坨,
要是一一列出,
小編恐怕會饞得寫不完推文……
總結起來,
武漢的過早分為麥、稻兩大類,
而製作方式的轉變以及食客口味的不一,
也使得食物變得繁雜多樣,
每一種點心,幾乎都有相應的飲料,
吃油條喝豆漿,
吃面窩喝蛋酒,
吃熱乾麵喝豆腐腦。
蛋酒
有人曾說,
早餐是一個城市的良心,
天南地北的食客來到武漢,
味蕾都能得到滿足,
從這點看,
武漢可以說是非常良心了。
其實我想說,
身在一睜眼就能享受滿大街美食的城市,
大概每個武漢人都能嘚瑟的說,
叫醒我的不是鬧鐘,
而是隔壁街飄來的熱乾麵豆皮牛肉粉面窩湯包歡喜坨汽水粑粑燒梅糯米雞鍋盔蛋酒豆漿豆腐腦的香氣。
以上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每座城市都有它的驕傲,你的城市也不例外。
西藏丨這個絕美的千年奇觀,保留了茶馬古道最原始的血液。
廣州丨珠江上最後的水上人家,已經不知道該怎麼上岸。
加微信號:nayizuochengg 加入「那一座城」讀者會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秋色賞玩佳
※20個在旅途中差點死掉的瞬間,讓人感慨活著真好啊
※對三蹦子愛恨情仇,也許很快會煙消雲散
※在被黑魔法施咒的巴厘島海面,與神明對話。|尋城秘境08
※走在海底是怎樣的體驗?丨尋城秘境 07
TAG:那一座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