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丨入冬了,希望我的這篇文章能暖到你
李宇春 - 和你一樣.mp3
05:10
來自網路
對我來說,好的故事是酒,是光,是希望;是愛,是暖,是人間。
前一段時間,「我有故事,你有酒嗎?」這句話非常火,很多人心有戚戚。而我,似乎活得過於平凡,由此熱衷於去觀看別人的故事,比如追劇,比如看書。雖然不會喝酒,但是別人的一生也能讓我領略「醉倒」的滋味。
最近一直在追一部英劇《Harlots》,中文名譯為《名姝》。自小非常愛看西方宮廷劇的我,自然不會放過,況且主演還是《唐頓莊園》里最美麗善良的三小姐西比爾。不過開始看的時候才知道這講的十八世紀倫敦妓女界的故事,感嘆尺度真大,不過出於對三小姐的信任,心中篤定這劇肯定不會讓我失望,事實證明,我對了。
《名姝》劇照
「1763年,倫敦,五分之一的女性都賣身。」——這是本劇的開頭。十八世紀的倫敦,女性除了嫁人,要想自立就只有賣身。
我不想談及它的具體內容,只是在想一個問題,那就是:這是另一種生活方式,裡面的人心中充斥著數不盡的屈辱故事,而我們只能看到冰山一角。我從來沒有經歷過,很多人也沒經歷過,但有人曾經或者現在正過著這種生活,我同情她們的經歷,但是也有抵擋不住的好奇心,而這部劇給了我一個窗口去窺視她們的世界——一個我所好奇的世界。
大學期間曾迷上了犯罪類型美劇,諸如《犯罪現場》《犯罪現場調查》《神探福爾摩斯》等等,那是充滿著高智商天才的世界,那裡面的人必須足夠聰明甚至狡猾才能斗得過狡詐的犯罪分子,而我這個智商平平的人在屏幕外感嘆著著他們的高智商,為他們的英勇與睿智擊節讚歎——這是一個我所嚮往的世界。
如果說《名姝》這部劇讓我們看到底層人民的掙扎,那麼《犯罪現場》等劇是讓我們看到我們所以為的安全世界並非那麼安全。而我目前所能概括的連電視電影類型的百分之一都不到,至於一切電視劇電影來源的這個真實世界,更加深了自己身處其中卻遊離其外的渺小與無知。
回想起小學時的我,大多數時候即使望著窗外的萬家燈火,卻總有此時此刻世界上僅有我一人的感覺。喬治.貝克萊主教曾經說過:「存在即是被感知」。是的,我知道世界上有著各種各樣的人,但是我不認識你,你也不認識我,你每天的生活我無法感知,就像你不存在一樣。或許聽起來非常唯心主義,但是在我遇到新老師、新同學、新朋友、新同事之前,他們對我來說確實就像不存在一樣。(而神學就是另外一個概念了,神號稱昔在、今在、無所不在,且無法證偽)
彼時的我關閉了感知別人的渠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也沒有去過多思考,而不思考的人就如同剛出生的嬰兒,始終處於一種極度蒙昧而不自知的狀態。
幸好隨著年齡的增長,書讀的越來越多,開始思考很多事,在這個過程中,有些事有些人似乎隔著書本、屏幕也能被我感知到,精神世界開始開闊起來。
驀地就開始羨慕起演員了,因為他們可以用短暫的時間去體驗好多種人生,去往好多人羨慕或好奇的世界。
比如說木村拓哉,公認的大帥哥與演技大神,我看他的劇不多,就幾部,印象最深的是小時候他與常盤貴子主演的《美麗人生》。(說到這裡私心插一句,常盤貴子主演的《千年之戀之源氏物語》裡面的紫姬真是美得驚為天人,而《流轉的王妃最後的皇弟》里飾演溥傑的日本妻子嵯峨浩也給我留下了極深刻的印象。突然想到了光源氏的主演天海佑希,然後想到了寶冢歌劇,想寫寫我曾經看過的寶冢歌劇了)。後來了解到他在日本各種大神事迹以後,對他更是多了一份敬意。比如,他所出演的職業成為萬千青年的憧憬,甚至讓本來不受歡迎的職業成為求職首選。
B站上有一期視頻(可搜)
有人曾說「希望每個人死後屍體都會變成一本書,書的內容就是死者的生平。這樣有的人變成了名著,有的人變成了禁書,有的人變成了菜譜,有的人變成了地圖,有的人變成了美圖秀秀使用手冊,有的人變成了旅館登記簿。這樣,世界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圖書館,每個人讀著別人,做著自己,也在等待著被讀。」木村拓哉去世了會有一部分變成職人介紹錄吧,那我想要什麼樣的人生,死後會變成什麼樣的書呢?
對我來說,首先要一個浪漫的人生,不是慢慢把時間浪費掉的浪漫。古代中國,浪漫亦作「漫浪」,其意為放蕩不羈。《新唐書元結傳》云:「又浪漫於人間,得非聱乎?」蘇軾在《與孟震同游常州僧舍》一詩中寫道:「年來轉覺此生浮,又作三吳浪漫遊。」而英國哲學家以賽亞.伯林筆下描寫的浪漫似乎更加具體,更加能蠱惑人心。他對於浪漫主義的描述真是汪洋恣肆,每次讀到都滿心歡悅。
浪漫主義是原始的、粗野的,它是青春,是自然的人對於生活豐富的感知,但它也是病弱蒼白的,是熱病、是疾病、是墮落,是世紀病,是美麗的無情女子,是死亡之舞,其實就是死亡本身。是雪萊描繪的彩色玻璃的圓屋頂,也是他永恆的白色光芒,是生活斑斕的豐富,是生活的豐盈,是不可窮盡的多樣性,是騷動、暴力、衝突、混沌;它又是安詳,是大寫的「我是」的合一,是自然秩序的和諧一致,是天穹的音樂,是融入永恆的無所不包的精神。它是陌生的,異國情調的、奇異的、神秘的、超自然的;是廢墟,是月光,是中魔的城堡,是狩獵的號角,是精靈,是巨人,是獅身鷲首的怪獸,是飛瀑,是弗洛斯河上古老的磨坊,是黑暗和黑暗的力量,是幽靈,是吸血鬼,是不可名狀的恐懼,是非理性,是不可言說的東西。它又是令人感到親切的,是對自己的獨特傳統一種熟知的感覺,是對日常生活中愉快事物的歡悅,是習以為常的視景,是知足的、單純的、鄉村民歌的聲景;是面帶玫瑰紅暈的天夜之子的健康快樂的智慧。
其次是熱愛。「為了看看太陽,我來到這世上」,陽光足以讓我感到幸福,更何況這世界上有那麼多足以讓我深愛的事物。比如美麗的花朵,皮埃爾.約瑟夫.雷杜德(Pierre-Joseph Redoute)一生描繪花朵,最愛玫瑰。曾畫過一本畫冊,名為《玫瑰聖經》,囊括了世界上幾乎所有的玫瑰種類,這樣被鮮花包圍的一生是我所羨慕的。
《玫瑰聖經》玫瑰插圖
還比如美食,香江才子蔡瀾筆下的豬油炒飯我也曾領略過,外婆的手藝,滋味綿長,令人難忘。他幾十年與美食相伴,並從中體味到許多人生道理:做菜是消除寂寞最好的方法。一個人要吃東西的時候,千萬別太刻薄自己,做餐好吃的東西享受,生活就充實。
豬油炒飯
再比如書籍,博爾赫斯曾說「天堂的模樣一定是圖書館的樣子」,是啊,我可能沒有機會如他一樣做國家圖書館館長,但是我依然可以營造一個小小的書房,這裡書香裊裊,沒有塵世的紛擾。想來書房裡的微光,足以驅散我人生的黑暗,讓我即使跌倒無數次依然能站起來。更何況還有繪畫、歌劇、服裝設計、音樂,甚至是各種動漫,熱愛的太多了,似乎這一輩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就足以領略何為充盈的人生了,也就並不是沒有故事可言了。
博爾赫斯在阿根廷圖書館
再其次是敏感。小到一朵花、一顆星也能給我帶來莫名的感動,大到與同道之人的一次談話、一次旅行,如果再願意記錄下自己的所思所感,年年歲歲里彷彿也就有了年輪的印記一般,即使再久遠的記憶,紙上的記錄也能讓其鮮活起來。
感謝前人先賢所著之書,所說之話,讓我即使忘掉了具體內容卻也能發現它們的遺迹,發現它們早已經造就了現在的我。我的一生很短,故事不多,與星星的光輝比起來更加像一支小小的蠟燭,但我能照亮自己的路不也足夠了對嗎?
我全篇想表達的就是,一定要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不要覺得怪異。但是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不要羨慕別人,做好自己,這輩子就算不辜負自己。
人生在世,踽踽獨行的人太多,很多人可能在黑暗中掙扎,若我在前行的路上能以我的故事給你以微光,倒也不負來人間走一遭了。希望我的微言能暖到你,也希望在接下來的冬天裡我們都溫暖的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