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最坑隊友09:開局資源最好的袁紹,到最後是怎麼坑了自己三個半靠譜隊友的

三國最坑隊友09:開局資源最好的袁紹,到最後是怎麼坑了自己三個半靠譜隊友的

(友情提示:全文約2100字,閱讀大約需10分鐘)

在《三國最坑隊友08:這個人是出身最好官N代,坑過的隊友數量卻是三國之冠!》中,我們曾經提到過,董卓不過是一個西涼太守,就因為佔據了京城就威風八面,擅行廢立。所以,各路諸侯都想,你有小弟,我們就沒有嗎?於是便有了十八路諸侯討董卓故事。而盟主,就是我們的主角袁紹。不過,此時袁紹的地盤只有一個渤海郡,還是董卓送他的,他這個盟主,掛名而已,根本誰也管不了(包括他的弟弟袁術)。

話說回來,袁紹這個人能有所成就,前期主要是因為他有三個半靠譜的隊友。

首先是半靠譜的逢紀,在袁紹兵少將寡,衣食無著的情況下,逢紀提出,您的直屬領導冀州牧韓馥是一個二貨,我們可以悄悄聯合遼東的公孫瓚讓他攻打冀州,韓馥一看一定會慌了神兒,我們再派人去做說客,不怕他不讓出冀州來。逢紀在袁紹最困難的時刻幫助他站穩腳跟,助他挖到第一桶金,這個功勞實在不小,說他是半個靠譜的隊友是因為後來他出於嫉妒進讒言害死了田豐,並且在袁紹死後擅改遺囑,廢長立幼。

第二個是三國最神秘的謀士荀諶,也是荀彧的哥哥。大多數人都知道荀彧,但他這個哥哥荀諶也不簡單,正是袁紹派去遊說韓腹的那個說客。他對韓馥說:「公孫瓚統率燕、代兩地的軍隊乘勝南下,各郡紛紛響應,軍鋒銳不可當。袁紹又率軍向東移動,意圖不可估量,我為將軍擔心。」

沒有什麼本事的韓馥一聽就很恐慌,問:「既然這樣,那麼該怎麼辦呢?「荀諶就趁機勸他說:「你自己判斷一下,寬厚仁義,能為天下豪傑所歸附,比得上袁紹嗎?臨危不亂,遇事果斷,智勇過人,比得上袁紹嗎?數世以來,廣布恩德,使天下家家受惠,比得上袁紹嗎?」這三個提問一說,韓馥也只能回答說:「比不上。」

於是,荀諶就看準機會下猛葯,說:「袁紹是這一時代的人中豪傑,將軍以三方面都不如他的條件,卻又長期在他之上,他必然不會屈居將軍之下。袁紹是將軍的舊交,又曾結盟共討董卓,如果把冀州讓給袁紹,他必然感謝您的厚德,而公孫瓚也無力與他來爭。這樣,將軍便有讓賢的美名,而自身則比泰山還要安穩。」

韓馥果然是個二貨,就這麼用天下十三州中最富裕的冀州換了一個掛名將軍的頭銜,鬱鬱而終。讀史至此,不禁感嘆:像荀諶這樣空手套白狼的說客,古來如許有幾人?可惜的是荀諶在這次驚鴻一瞥之後除了在官渡之戰揭幕之前,史書提到他掛了一個謀主的名兒就再也沒有任何記載了。真是神秘得讓人腦洞大開啊。

影視劇中的沮授

得到冀州之後,袁紹最靠譜的兩個隊友沮授和田豐都來到了袁紹的麾下,這是袁紹的大幸,也是這兩位隊友的大不幸。沮授的主要功績在於他提出的戰略構想——以冀州為根據地,先消滅烏合之眾的燕山賊張燕,揮師東進,掃平青州的黃巾軍餘黨,再向北打擊公孫瓚,威震匈奴,佔據青、幽、並、冀四州,最後向西,把皇帝迎回洛陽,號令天下!

人們常常以為,後來袁紹一再不聽沮授、田豐的建議是因為袁紹變了,自我膨脹了,其實袁紹始終都是那個袁紹,在水平忽高忽低這一點上,他一直都很穩定。變了的是沮授和田豐。這兩位居功自傲,對袁紹說話越來越直,袁紹這個人吧,按曹營的說法就是外寬內忌,這樣的人想要勸他只能委婉著來,一旦天天在他面前耳提面命,再有道理他都絕對不會聽。所以,和曹操那種多難聽都聽得進的大英豪比起來,袁紹的確就比較「坑隊友」了。

佔據四州,兵強馬壯之後,袁紹光宗耀祖,成為了位列三公之上的大將軍。刷新了五世三公的傳奇。這時,沮授、田豐勸袁紹迎天子,「挾天子以令諸侯」,袁紹覺得劉協那個皇帝是董卓立的,迎他還不如我自己立一個皇帝得了,於是劉協被遠道而來的曹操搶去當了法寶。

後來,袁紹讓三個兒子各據一州,沮授進諫,袁紹不聽,覺得「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我的地盤不交給兒子們難道交給你?實際上埋下袁紹死後兄弟鬩於牆的禍根;在官渡之戰前,田豐勸袁紹趁曹操東征劉備的時候去襲取許都,袁紹一攤手說你看,人家的小兒子發燒了,人家哪有心情去打仗嘛,嗚嗚嗚嗚……氣得沮授直接罵街:天下大事居然因為小兒子病兒耽誤,真是XXX的。

為了稱霸河北,袁紹欲伐曹操,沮授、田豐諫阻,不僅不聽,「紹疑焉」,沮授閉嘴,被剝奪三分之二的權力,田豐繼續勸,被打入大牢,結果因為袁紹官渡戰敗無顏面對田豐將其賜死;在官渡之戰中,袁紹令顏良為先鋒,沮授說顏良雖然驍勇但不適合獨當大任,「紹不聽」。於是顏良真的被關羽偷襲得手;一開仗時,沮授向袁紹提出曹操糧少,應該打持久戰,袁紹大手一揮,「紹弗從」,老子兵強馬壯不去虐他還和他玩持久戰?你是說老子錢多人傻嗎?

再有實力的袁氏集團,也架不住掌門人袁紹這樣「坑隊友」,所有的人都在給他成天提醒和建議,但是他就是聽不進去,覺得我有錢有小弟我任性,你們都管不著!結果呢?便有了大夥都耳熟能詳的火燒烏巢、官渡慘敗、元氣大傷、一蹶不振、兄弟鬩牆、袁家滅亡。

老版三國中的名將張郃

除了聽不進逆耳之言,袁紹還有一個「坑隊友」的特點:那就是他在做選擇時,一定會選擇一條看上去優雅風光那條路,常常會有婦人之仁,結果誤了很多事情。最經典的例子便是在官渡大戰中,袁紹軍的糧草囤積地烏巢被曹操火燒,張郃、高覽勸他發兵救烏巢,郭圖勸他趁著官渡城空虛,攻打曹操的老巢。袁紹覺得你打我,我防守多丟人,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才夠風光,不救火燒眉毛的烏巢卻去攻打幾個月來都攻打不下來的官渡堅城,於是便逼得僅存的名將張郃、高覽反水……

袁紹當然也有閃光點,他能折節下士,於是吸引了很多人來投奔他。寧死不屈,面對公孫瓚騎兵的衝擊時他親臨一線絕不肯躲避,於是才有了反敗為勝。只要是順著他的人,他都待之甚厚,所以即便在他死後,誓死效忠於大不如前的袁家的人都不少。可這些優點卻使他沾沾自喜,也使他吸引來的人越多,坑的人就越多。

雖然,袁紹的表現在當時的名門子弟中已經是可圈可點,無與倫比的,但放在亂世中這種無數英雄奮起逐鹿的環境下,往往只能表現出他的「坑隊友」來。「君子之澤,五世而斬」,這句話用在袁紹身上再恰當不過,一個家族安享富貴太久,就會導致自我感覺過於良好,吹捧的人太多,成績被放大,缺陷都被掩蓋,變得只能仰望星空,再也不能腳踏實地。從這個角度上來說,袁紹也就是一個養尊處優的「坑隊友」,最終只能坑了自己的家庭和整個事業罷了。(本系列作者:劉軒鴻)

三國最坑隊友06:都知道呂布是有勇無謀坑隊友,但你一定想不到他最坑的人居然是自己

三國最坑隊友07:三國最勇猛卻最無謀的武將,是怎樣把隊友和自己都坑死的

三國最坑隊友08:這個人是出身最好官N代,坑過的隊友數量卻是三國之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透視眼 的精彩文章:

三國最坑隊友08:這個人是出身最好官N代,坑過的隊友數量卻是三國之冠!
三國最坑隊友07:三國最勇猛卻最無謀的武將,是怎樣把隊友和自己都坑死的
三國最坑隊友06:都知道呂布是有勇無謀坑隊友,但你一定想不到他最坑的人居然是自己
三國中最坑隊友05:這個出身名門的三國最強神童,是怎樣墮落成東吳的最坑隊友的
三國中最坑隊友04:他是坑隊友,但在本性暴露前,是大家都看好三國最強神童

TAG:文史透視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