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如何正確看待紫砂壺「問題」

如何正確看待紫砂壺「問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愛茶之人大都會選上一把自己喜歡的紫砂壺來泡茶。但對於紫砂了解甚少的茶友而言,選購壺時經常會聽及一些荒誕的選壺經驗之說。現在讓我們正面的了解下關於紫砂壺應有的「問題」。

一、全手工定比半手工好

太多商家的營銷噱頭,讓很多人認為全手工紫砂壺定比半手工壺好。其實不然,全手工只是傳統工藝,非常考驗制壺人的功力。況且現今半手工成型的紫砂壺精品不斷問世,其品質與全手工也不相上下。再者,隨著時代發展,紫砂壺的需求量不斷攀升,如果單純靠全手工製作,肯定難以滿足市場的需求,所以半手工也是適應時代的產物。做的好的半手工壺與做的不到位的全手壺您會選擇哪款呢?

二、壺嘴、口、把三點一線就是好壺

經常聽到「資深老壺客」傳授經驗,說將紫砂壺蓋取下,倒扣桌面上,壺嘴、壺口、壺把三點若是在同一水平線就是好壺。甚至有些人以此為標準,嚴格要求用直尺測量,相差半毫米都認為壺三點不在一線,有些過之而無不及。

其實三點之說跟壺嘴、壺把的高度有關,與壺好不好沒有半毛錢關係。如果按這個標準來選紫砂壺,那麼很多國家級工藝師都該下崗了哦!

三、嘴不流涎

很多茶友認為倒茶時,茶水若順著壺嘴往下流,即使一丁點都是次壺的表現。其實這個說法,過於偏激了。很多好壺因為整體造型,而決定了壺嘴不可能做到毫不流涎。故要綜合而論,不要因為一丁點的流涎而認為其是次壺。那樣的話,估計做壺師傅都得改行了。

口不流涎,是指倒茶時茶湯不能從壺口流出。其實現實中很多壺都做不到這一點,也就是說符合這個標準的不等於就是一把好壺,稍有壺口流涎的也不等於是劣壺。

這點除了跟個人使用習慣不同所導致(如有些茶友出湯時,壺身直接傾斜90度,這樣所有的茶水都壓向壺口蓋,此時壺口不流水的概率很小),還與壺型不同有相當大的關係。

四、蓋密無縫、滴水不漏

有些茶友相當在意紫砂壺口與子口的間隙,選購紫砂壺時總會抓起左右晃動下壺蓋,若是晃動時距離稍大一點,立馬就否定這把壺的價值。

試想一下,若是子口與壺口間一點間隙都沒有的話,哪怕後期在使用時即使是一丁點茶渣擋在壺口邊緣,到時壺蓋就無法合上或無法取下, 那時你還會追求蓋密無縫么? 很多壺友認為滴水不漏的紫砂壺才是好壺。通過按壓透氣孔來控制茶湯的流出與停止,做到收放自如就是好壺。

這個確實是很多壺友所追求的,但實際使用當中很少有人通過按壓透氣孔來控制茶湯的收放,而且當茶壺裝滿茶湯時,這樣使用起來是相當不自如的。並且有些壺是按壓不到氣孔,比如石瓢壺。

五、淋水上壺,一定要乾的快

認為淋水上壺,乾的快的就是好料。這和泥質的粗細也有關係,好料經茶水潤養,經久玉潤,玩壺久的茶友應該就會明白了。

其實選購紫砂壺,不一定追求過多,只要是好的泥料、優良的製作技藝,以及實用的使用功能,它就是一把好壺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馬談紫砂 的精彩文章:

什麼是紫砂壺「撿漏?」
紫砂壺陌生的燒制工藝:「捂灰」
如果玩紫砂壺有段位,你是幾段?
收藏紫砂壺所要注意的十大定律
宜興紫砂為什麼那麼好?怎麼辨別紫砂原料?

TAG:小馬談紫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