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們差點兒就看不到NBA了

我們差點兒就看不到NBA了

斯特恩先生在思博銳體育主辦的第四屆中美體育論壇上演講

隨著上海站勇士以142:110大勝森林狼迎來季前賽首勝,兩隊球員在現場球迷山呼海嘯的助威聲中,用一場精彩對決為2017賽季NBA中國賽畫下了句點。這已經是NBA季前賽來到中國的第十四個年頭。

從2004年在上海和北京舉辦第一屆NBA中國賽開始,金秋十月的NBA季前賽幾乎成了為中國球迷準備的保留節目。特別是近幾年,中國賽的規模和等級不斷提升的同時,安排精細的多項球迷活動,更多媒體的追蹤報道,以及和國慶長假的「不期而遇」,都讓中國賽變得愈發有中國味。

NBA作為賽事全球化的領先者,進軍中國市場的戰略更是堪稱教科書。 一項在美國本土進行的賽事,在大洋彼岸能夠建立起如此深厚的粉絲基礎且讓球迷保有參與感,實屬不易。而NBA之所以能有現在的成功,與一個關鍵人物密不可分。這個人,就是大衛·斯特恩。

這位有著卓越的領袖才能與商業視野的前NBA總裁,通過有力的商業包裝、明星戰略以及國際化推廣等措施,將NBA打造成了世界上最成功的職業體育聯盟。

可以說,NBA從一封電報,從一場1985年NBA中國隊友誼巡迴賽(NBA China Friendship Tour),從一項免費提供賽事實況的協議開始,成為了如今可能是全中國觀賽人數最多的一項賽事。

在被問到NBA為何會如此成功時,「辛勤的付出和適當的好運」,大衛·斯特恩如此總結。但同樣必不可少的,也許還有當機立斷的膽識和更進一步的魄力。

所有人都知道中國是個有潛力的國家,但也有太多人認為這些潛力永遠也不會兌現。在這樣的認知之下,願意承擔風險也許是通向成功的一把金鑰匙。NBA這樣做了,大衛·斯特恩這樣做了。他們成功了。至於為什麼會選擇中國市場?規模是不二的原因。

進軍中國市場對NBA究竟意味著什麼?營收可能體現得最為直觀。具體到球隊身上,2002年摘走狀元秀姚明之後短短的幾年時間裡,休斯頓火箭就從一個小俱樂部一躍成為年產值4.32億美元的大球隊。轉播版權、特許商品、廣告贊助等更是讓聯盟賺得盆滿缽滿。 舉最近的例子,騰訊體育在2015年為拿下五年NBA的獨家網路直播版權豪擲5億美元。

NBA又為中國體育帶來了哪些變化?在中國,參與進籃球這項運動的人數超過3億人,這個與美國國家人口數持平的數字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歸功於NBA的帶動。可以說NBA甚至改變了我們這一代人的生活方式。更多的少年走向職業化道路,將登陸NBA打球當作夢想。

如果沒有大衛·斯特恩,如果沒有NBA的全球化戰略,觀看NBA賽事直播,參與進籃球這項運動,會成為我們的日常嗎?這一切可能都要被打上問號。可以說,中國親歷NBA全球化戰略一步步成功印記的同時,NBA也見證和推動了中國在國民體育參與度和配套場館設施建設等方面的飛速進步,進而成為一個更為完善也更加開放的市場。

如斯特恩在演講中所言,「在現狀與未來之間,中國體育的市場潛力與發展空間是巨大的。」體育一定會帶來給我們更多的驚喜,也會帶我們去實現更多的夢想。

本文由SPORiT思博銳體育原創,視頻版權歸SPORiT思博銳體育所有,轉載請聯繫並註明出處。

本文由「135編輯器」提供技術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互聯網十體育 的精彩文章:

1個曼聯=9個恆大:商業開發佔據半壁江山
小眾高端運動培訓:盈利能力強,是利潤率較好的經營項目
「黎耀之界」互動娛樂新玩法:真人CS跨界商業地產

TAG:互聯網十體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