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口從瘋狗嘴裡吸取唾液的疫苗之父,也曾用鵝頸燒瓶顛覆世界
19世紀初期的世界,人類的認知還未擴充到微生物領域,因為這種無知,也釀成了無數悲劇的產生。
那個時代,產婦生子所冒的險,是現今的十倍甚至百倍。
產褥熱*如同產婦的專屬死神一般,一個接一個地帶走這些媽媽的生命。
但真正的死神就在她們身邊:那些不洗手就直接去給產婦接生的醫生們。
*註:產褥熱是由各種細菌、支原體、衣原體引發的產褥感染,接生時如果醫護人員不注意衛生,又或者產婦因分娩抵抗力下降,都有可能引發感染。感染者會出現持續發熱,或突然打冷戰,偶爾伴有疼痛、噁心、嘔吐等。
一名叫做塞麥爾維斯的產科醫生髮現了這點,他認為是有一種「屍體顆粒」,通過不洗手的醫生傳遞給產婦並導致產婦的死亡。
這種說法不但沒能說服「神聖」的醫生們,還使得這些醫生對他充滿誤解,甚至是譏諷。
塞麥爾維斯為了證明自己,他不斷發表論文,與當時的主流醫學界爭鋒相對。
無奈的是,沒有強有力的證據就沒有說服力,就連他的妻子都認為他腦子不正常,將他送進精神病院接受治療。最終他在精神病院中鬱鬱而終,年僅47歲。
一直到他離世,都沒能證明自己是對的。
GIF/1.8M
重要的東西總會遲到,就在他離世的兩年後,微生物學得到空前的發展。
有了實驗,有了論據,大眾和醫學界才恍然大悟,塞麥爾維斯提出的「屍體顆粒」不就是一種微生物嗎?
那位將微生物學發揚光大,為塞麥爾維斯正名的就是「微生物學之父」——路易·巴斯德。
電影《巴斯德傳》(1936)海報
巴斯德雖然被稱為微生物學之父,但是早在17世紀時,安東尼·列文虎克就通過顯微鏡,清楚地觀察到微生物。也有幾位學者在他之前就提出了關於病菌的猜想。
但和他們不同的是,巴斯德沒有局限在猜想,而是用大量的實驗去論證。
他讓微生物的概念被科學界所接納,讓「消毒」這個詞變得不陌生。
GIF/466K
他是微生物學的鼻祖,無論是生活還是科研上,至今都還沿用著他留下的方法和研究材料。
他還將微生物學運用到了養蠶業、養雞業,拯救了法國的紡織業和畜牧業。
最讓大眾熟悉的巴氏消毒法也是由他提出的。世界上第一隻狂犬疫苗也出自他手。
雖然不是一名醫生,但他的存在,彷彿就是為了拯救蒼生。
路易·巴斯德
巴斯德出生在法國東部小城杜耳,從小便是一個爭強好勝、不服輸的人。
剛到了讀書年齡時,巴斯德的數學極為糟糕,為了克服數學上的不圓滿,他主動擔任數學的義務助教,激勵自己學習。
學期結束時,他的數學成績已經從墊底爬到了第一,總成績也排到了第18名,但他覺得還不夠好,復讀一年後以第4名的成績再次考入高等師範大學。
入讀高等師範大學後,巴斯德仍然沒有半點放鬆,即使是學術外的工作,譬如燒制玻璃棒、燒杯等工作都一絲不苟地完成了。
他的學習態度使他的大學生涯一帆風順,順利地取得了理學博士學位。
畢業後短短數年,巴斯德升任里爾大學理學院院長兼化學教授,全家遷居里爾市。
里爾市的工業發展極為快速,巴斯德卻從食品加工的傳統手藝中受到啟發,在酸奶
發酵中發現了全新的研究方向。
他每天用顯微鏡觀察酸奶發酵的過程,仔細記錄,他發現似乎是一些微小的物體在發揮著作用。
他將這些物體命名為乳酸菌,並分離出來,將它們撒在牛奶里,結果牛奶就開始發酵了。
巴斯德發現了發酵的因子後,發表了一篇《關於乳酸菌的記錄》。
這篇微生物學界公認的經典論文開創了微生物學,至今被微生物學家傳閱。
只是酵母菌、乳酸菌都是哪裡來的呢?幾乎所有的科學家都認為只要有牛奶,就會自然生長出這些小東西。
在當時歐洲知識分子中,普遍相信這「自然發生論」*的。
這種論調惹惱了巴斯德,因為巴斯德是一位十分虔誠的上帝擁躉者**。
如果按照自然發生論的角度,物質倒成了永恆、生命成了短暫的,這不就違反了上帝的意願了?
*註:所謂自然發生論,指的是任何生命都可以從沒有生命的物質中自然產生,如破布中能悶出老鼠。
**註:巴斯德名言之一:物理與化學是生命的現象,只有神才是生命法則的作者。
巴斯德便以一個鵝頸瓶的實驗,讓自然發生論的擁躉者再無話可說。
他先是將一個鵝頸瓶的脖子燒軟,彎下如同橫放的S型,再將肉湯倒入其中,煮沸後每天觀察有無微生物的生長。
這種瓶子能讓空氣自由流通,但灰塵所夾帶的微生物卻會在鵝頸瓶的前端沉寂下來,讓瓶中液體始終保持無菌狀態。
果不其然,鵝頸瓶內沒有長出細菌,肉湯始終保持著新鮮。
鵝頸瓶
巴斯德的實驗證明了生物必須來自生物,無法無中生有。
他以一己之力推翻「自然發生論」一事,讓他的名氣大躁。
隨後他受到了拿破崙三世的召見,受命著手於尋找食物變質的原因。
巴斯德很快發現了食物變質的罪魁禍首——細菌,提出了「巴氏消毒法」*。
*註:通過50~60度的溫度加溫煮酒,半個小時後便能殺死細菌,並不影響酒的色香味,這便是巴氏消毒法。
拿破崙三世
在巴斯德的攻勢下,許多工業上的問題都被解決。
他甚至還著手醫學,研發出了世界上第一隻狂犬疫苗。
起初是一位獸醫聽聞巴斯德,便帶著兩隻病犬來求助巴斯德,希望能制出狂犬疫苗。
狂犬病即使在今天也絕不陌生,這是一種人獸共患的疾病。
一旦人患上了狂犬病,便會變得狂躁,如同惡犬一般;隨後變得怕水、怕光,甚至肌肉麻痹、昏迷、不省人事,數日後便心肺衰竭駕鶴西去。
最為可怕的是,狂犬病在今天仍是號稱百分百的致死率,更不用提在百年前的醫學環境。
巴斯德得知狂犬病的可怕後,毅然決定研究狂犬疫苗。
在此之前,巴斯德曾經有過研發雞瘟疫苗的經驗。
他將細菌在培養皿上培養,本希望在世代繁殖之後,有毒性衰減的世代。
但實驗卻始終沒有進展,直至一次出遊之後,忘記清理的培養皿上的細菌變得乾枯。
但巴斯德卻驚喜地發現乾枯的細菌已經失去了毒性,移植到雞身上也沒再出現感染。
但同樣的方法並不適用與狂犬病,因為狂犬病的病原菌遠小於細菌。
巴斯德和他的助手猜想這或許是另一種微生物而不是細菌(實際是病毒)。
他們無法通過培養液培養病原菌,便用活兔子做「培養皿」。
為了讓兔子感染狂犬病,巴斯德有時用瘋狗的唾液注射兔子,有時讓瘋狗咬兔子。
有一次,一隻瘋狗發了病卻怎麼也不願意咬兔子。
為了取得唾液,巴斯德直接俯下身去,口含一個玻璃滴管,對著瘋狗的嘴巴,將毒液一滴一滴吸入口中的滴管。
助手們看著一震心驚,擔心他一個不小心染上了狂犬病。
隨後他們根據雞瘟培養細菌的方法,設計了一個玻璃瓶。
他們將帶有病毒的兔子脊髓懸掛在玻璃瓶里,下面放著乾燥劑,出口塞著棉花防止其他細菌混入。
兔子脊髓暴露在玻璃瓶中,空氣始終留通,病毒逐漸失去了致病力。
隨後,他們將這些病原菌注入健康的狗身上,狗成功地獲得了抗性!
實驗的成功引起當局注意,隨即大量的動物實驗開始了。
犧牲了無數的兔子和狗後,狂犬疫苗終於成功研製出來。
不過在當時的環境下,狂犬疫苗的生產成本仍然極高,通過減毒的方法製作狂犬疫苗實際上遠不如現在細胞生產的方法高效廉價。
就當此時一位幾乎絕望的母親帶著2天前剛被咬傷的小男孩Joseph找到巴斯德,苦苦哀求大伙兒救救她的孩子。
巴斯德哪知道運用的機會來的這麼快?在此前他從未在人身上做過實驗,這狂犬疫苗是好是壞,沒有人清楚。
巴斯德最終不顧同事勸阻,決定寧可搭上自己的職業生涯也要救這位命在旦夕的男孩。
Joseph成為了第一位接受狂犬疫苗的人類,在巴斯德的悉心照料下,他奇蹟般的康復了!
Joseph Meister年幼時
隨後的日子裡,巴斯德相繼救助了350人,其中只有一位小女孩不幸去世。
這個消息傳出,患者不斷從四面八方湧來,實驗室無法容納下這麼多病人。
為了救治更多人,巴斯德拿出了自己的積蓄,開始擴張自己的實驗室。
越來越多的病人得到了救治,成功從鬼門關救回。
只是不停不歇地工作最終壓垮了巴斯德。
再一次嚴重中風使他只能發出沙啞而微弱的嘶語。
巴斯德研究所
另一方面,法國政府決定出資出力為巴斯德建立研究所。
美國、俄國、巴西、土耳其各國紛紛加入其中,所有政府都希望能幫巴斯德建起一座世界級的傳染病研究中心。
研究所籌建時,建築師拒絕收錢,營造商也只肯收材料費,建築工人賣力地加班趕工。
所有人似乎都擔心趕不及,此時不能言語的巴斯德聽聞消息感到不已。
研究所落成後,被命名為「巴斯德研究所」,巴斯德成為了第一任所長。
但巴斯德已經因為病痛無法繼續研究。
最終他和每個老人一樣在古稀之年離開世界,離開之時,數千人目送他的靈柩離去。
巴斯德一生研究完全值得上數千人的注目禮,那都是人們所迫切需要的。
他曾說過人類的道路將分作兩條:一條戰爭不斷的死亡之路,一條滿是福祉的和平之路。
而他一生所選的,是將生命置於一切的勝利之上。
*參考資料
巴斯德—打下人類第一針狂犬疫苗的微生物學之父. 侯忠貞[J]. 愛心世界季刊, 2014(028).
The life of Pasteur, archive.org(互聯網檔案館).
Joseph Meister, Wikipedia. 2017.7.24.
____________
作者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作者
內容為【SME】公眾號原創,歡迎轉載
※他花2億拉了條「黑網線」,只快了1毫秒卻能年賺200億
※怪病讓人皮膚離奇灼傷,引發精神失常,真相竟只是因為吃玉米?
※種豆種出遺傳學,成果卻遭「冷暴力」34年,他超越了達爾文更超越了時代
※因病輟學他竟靠發明成一國首富,晚年召集全球最強大腦重拾科學夢
※物理博士靠技術豪奪10次奧斯卡,電影音效因他不再只是聽個響
TAG:SMETal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