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了很多道理,為什麼還是搞不定自己孩子?」
我常在諮詢室里遇到爸媽抱怨,花錢參加了很多育兒培訓,發現沒用。
書上的知識對自家孩子不管用,是很多父母普遍的感覺。
為什麼我花了很多時間學習育兒知識,但到實踐中還是束手無策?
為什麼別人學了有用,對我的孩子就不奏效?
這麼多的育兒知識,我應該怎麼學才對?
今天我們想在這個知識育兒時代,談一談「為什麼你懂了很多道理,卻還是搞不定你的孩子?「
(本文由心理諮詢師小K口述,小糖團隊整理)
為什麼現在的爸媽,要學這麼多育兒理論?
全民關注知識育兒,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表現。
我們這一代是經歷信息爆炸時期的獨生子女,在育兒理念上很可能與上一輩人有代溝,我們希望用更人性更科學的方式養育孩子;同時,我們也沒有怎麼見證過父母養育孩子的過程,不像過去,因為兄弟姐妹多,所以對於如何養育孩子可能從很小就有感性認識。對獨生子女父母們而言,學習育兒知識的過程可以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人,看到別人是如何在養育孩子的。這種參照對父母的育兒也非常重要。
不管學到的東西是不是真的適合自己和孩子,父母在學習過程當中,也或多或少會產生一些自我覺察,這些自我覺察,最終也會幫助到孩子和父母。
所以知識育兒,本質是非常值得鼓勵的。
但任何東西都是過猶不及,我們要怎麼樣把握好這個度,是我們真正要去關注的。
狂熱學習育兒知識的背後,經常隱藏著父母的極度焦慮。
父母的全能感——「我能搞定孩子的所有問題」
當父母的人都或多或少在一些時候會有一些幻想,覺得自己什麼都可以搞定。
有的父母會意識到,每個人有自己的優勢,也有自己的局限,我有時做得不夠好,這也很正常。孩子有自己的力量和局限,他有時做的不完美也正常。這是一個比較成熟的狀態。
但是有些父母不太成熟,他就會覺得「我一定能找到辦法,搞定孩子所有的問題」。
我在生活當中經常會被人問到,你身為一個心理治療師是不是經常能搞定自己的孩子,我對這個問題回答的是:
首先,我在生活當中,我不是一個做心理治療的人,我是他的媽媽。但不管是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我都不喜歡用「搞定」二字,感覺這個詞語已經隱含著不那麼平等的意味了,「理解」孩子才是成長真正發生的起點。
第二點,如果一定要說這個職業帶給我什麼的話,我覺得它讓我知道,有時候孩子有一些毛病也不是什麼大事。
我覺得可能很多人,對於我的職業也會有一種幻想,會覺得我們可能像機器貓一樣,永遠裝著各種各樣的方法,可以搞定小孩兒,但是其實未必如此。
我們可能只是更多知道,怎麼樣更加用心地和孩子進行交流,真的看到孩子一些行為背後的需求,而不是說,用一種大而全的方法,搞定所有的孩子。
有些機構為了營銷,為了經濟上的利益,可能會把自己包裝成萬能工具(我個人覺得,萬能工具是不存在的)。
這樣一種宣傳,也會讓父母產生全能感,覺得我只要學了這些東西,什麼都能搞定,孩子絕對沒問題。
——這種全能感,對於親子關係來說,是非常負面的。
父母的童年創傷
「過去我沒有的,我不想孩子也沒有」
我們父母養育我們時,基本物質能滿足,學業跟得上就可以,精神層面很少過問。很少有人管你心理健康、精神發展,這都是現在才有的概念。
所以某種程度上,我覺得現在父母對知識育兒的狂熱,也來自於童年某種匱乏。
因為我們可能沒有被父母非常溫柔地相待過,所以,我們可能非常想要學習:究竟怎麼樣可以和孩子走得更近,怎樣可以給孩子一個非常良好的成長環境。
這個出發點本身是非常好的,但是要實現也不簡單。
因為,如果我們小時候沒有被溫柔相待過,你要去溫柔對待一個孩子,你要去提供一些自己從沒經歷過的東西,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情。
這些並不是看幾本書就可以搞定的,而是需要你大量地去進行一些情緒上的覺察,甚至於說,可能是你也需要發展自己的一些情緒調節能力,才可以慢慢做到那樣的程度。
信息爆炸的時代,衍生育兒焦慮
我們處在一個育兒焦慮的時代。育兒信息量特別大,信息傳播速度非常快。
我以前也談到過作為獨生子女的父母,特別怕別人有一些自己沒有的東西,所以可能對於知識育兒也會格外渴望,很擔心說,自己漏了一些別人知道的東西,從而錯過了孩子最好的發展期,有一些這樣的擔心在裡面。
在我們的文化中,也是崇尚知識的,覺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這些東西混在一起,就促成了知識育兒的狂潮。
為什麼學了這麼多理論,還是不奏效?
「你教我一個辦法,讓我一招搞定孩子」
首先,我感覺很多爸媽心態比較急切。最好是我花了錢,你就給我一個方法讓我迅速搞定我的孩子。
一些微課的網上答疑,你會看到很多父母想要一個很簡單的回答,去解決一個特別大的問題。
比如說,有的父母會說,我的孩子一生氣就大吵大鬧,怎麼辦?
這個問題很大,大到可以寫一整本書,但很多父母會有一種幻想,會覺得最好有個理論,可以幫我快速搞定這些東西,這種功利化的育兒傾向,還是挺明顯的。
問題發生時,你應該看到的是孩子,而不是知識
過度的知識型育兒,會隔離情感,只剩下解決方案,這樣孩子是很難接受的。
比如某派育兒理論中里有個工具化的操作技巧,家長在和孩子溝通時,應該先和孩子反饋他的感受
——比如,「我知道你現在很生氣,因為媽媽沒有給你吃這塊巧克力,你感到非常非常生氣。」
反饋孩子情感這個出發點是好的,也很重要。
但有些爸媽只想著照搬書上或講師的原話,機械化操作,反覆地對孩子說這句話,而沒有看到自己孩子當下的情緒有何獨特之處。比如孩子的不高興有可能並非因為沒吃到巧克力,而是對父母最近工作太忙感到失落;也有可能是因為家裡有了弟弟妹妹,孩子心裡有不公平和委屈的情緒沒被看見。
對孩子來說,他需要的是有人能夠幫他,看到專屬於自己的真實情感並表達出來。被看見這部分情感需求後孩子才有機會繼續往前走一步,去發展更成熟的模式與方法處理壞情緒。
而機械死板的照搬理論,對孩子是肯定不管用的。
理論是一樣的,但每個孩子都不一樣
不管學了多少東西,父母都應該知道,每個孩子、每個家庭都是不一樣的。
沒有一條全球通用的原則,能適用所有人。
我們身為一個人類,身為一個父母,去明白知識的局限性,也是父母成長很重要的一部分。
即使我作為一個專家,我都要承認,我必須花很多時候去了解孩子是怎樣的人,父母是怎樣的人,家庭內部關係怎樣,才能把理論和眼前的孩子結合。
而父母如果學到的東西,只是書本上的,而忽略了眼前孩子的獨特性,這樣的理論就只是「別人家的理論」了。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這種方式不適合教育孩子
孩子各種讓父母頭疼的行為,背後可能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有時候並不一定是因為父母養育他的方式不對,而是因為孩子對於家庭關係有各種各樣難以言說的感覺,以至於他會付諸行動。
孩子的癥狀本身,可能是孩子對家庭關係的覺察後的一些無意識行為——
可能是因為父母關係不好,或者家裡總有人吵架,或是有了二胎,老大感覺很不開心。
這些情感層面的問題,需要家長能夠從根源上去面對。
我們常說「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這樣的方式其實對孩子來說並不管用。可能一次兩次有用,但是時間久了,你會發現該有的問題還是在那兒,孩子背後的壓力源沒有解決。
有時,一些剛上完某種親子溝通技巧培訓回家的父母,經常會發現在短期內,那些策略對孩子是有用的,但時間久了又不行。
很多人會反反覆復參加復訓,他會想如果那樣做不管用了,是不是自己哪裡做錯了。
但這些培訓的參加者里,有很多人真正的問題,可能是父母本身的關係問題,或者是爸媽本身的人格問題,或者是家庭在經歷嚴重的危機,但是父母會迴避這些問題的存在,對這些問題視而不見。
死死抱著知識,而不去面對家庭中真正的問題,這是沒辦法讓孩子的問題行為得到改善的。
育兒理論,並不都是正確的
本身人類在知識這件事情上是有局限性,覺得知識無所不能的人,往往是非常自戀的人。
即使某個育兒理論有極高的普適性,但任何工具的使用,都需要大量的操練。
我作為一個心理治療師,即使我學了很多的理論,但沒有實踐的話,也很難把握得很好。
有一些育兒課程,大量運用了心理諮詢的技術和技巧,可能從出發點來說是挺好的。
但這樣一些技巧,即使對於一個諮詢師來說,都是經過大量的操練、督導和自我體驗才可以去運用他的,對普通的父母來說,就更難了。
你拿著一把刀,你既可以拿它去做手術,可以拿它做飯,也可以拿它殺人,這個刀本身是可以的,但用它的人是誰,以及目的是什麼就很重要。如果孩子察覺到「知識」是父母用來控制自己的工具,那麼也一定會用各種方式「還擊」的。
市面上也有一些不合格的育兒心理方面的講師,他自己本身就有很大的人格局限,可能自己非常偏執、有嚴重創傷。這樣一種人,很多理論經過他再被傳授,可能就無法完整地表達,意思就被曲解了。
心理諮詢的這些技術和技巧,即使作為心理諮詢師也不會在諮詢室外刻意使用。
不然的話,會讓人感覺非常不真實,或者說可能會讓人感覺被冒犯,會感覺自己一直在被人盯著分析,這種感覺並不是很舒服。
可能這種技術,可以用在心理治療的一些領域,但是用在日常育兒當中不一定合適。
當爸媽用各種理論對待孩子時
孩子的內心是什麼感受?
中國父母有些時候,會運用知識來防禦自己內心的感受。
養個小孩兒其實不確定性真的很多,每個小孩兒都很不一樣,你肯定會有一些時候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或者你的小孩兒不夠完美,這種挫敗感、沮喪感一定會在。
這在育兒過程中,是很自然的一件事。
一個心智比較成熟的人,他會知道這就是人生的一部分,是每段關係中都會有的。但是心智不成熟的人,會覺得所有的關係都應該是完美的,都應該是好的。
每當有這種感覺出現時,他們就覺得不能接受,所以知識在這裡是試圖去否認那些內心失控的感覺,不確定、沮喪、無能的感覺。
這些一直被父母用各種理論對付的孩子,他們的感受是什麼樣的呢?
極度憤怒的孩子也許是在代替父母生氣
我看到的這些孩子,當他們被過於理智化的父母對待時,這些小孩兒通常會呈現出這麼幾種狀態,有一種是,他們非常非常憤怒,這個憤怒從精神動力的角度來說,他是代替他的爸媽在憤怒。
比如說看到一個小孩兒情緒失控,在地上打滾,爸媽心裡很惱火,但是爸媽還是很平靜像唐僧一樣,非常理性在那裡照搬書本,念叨書本上學來的東西時,孩子會越來越氣憤,這種氣憤其實一部分在替父母氣憤。
因為很多時候,親密關係當中最重要的基礎是真實,如果那時候太過平靜太過理性,其實是喪失了真實的基礎。
而喪失了真實基礎的關係是不親密的,所以孩子通過這樣一種非常極致的情感表達,彷彿告訴爸爸媽媽說:我想你是個人,而不是一個機器人。
所以說父母如果有情緒,孩子不會因為你說自己很生氣而嚇倒,反而是有時候你該有情緒卻不表達,對孩子是一種非常糟糕的體驗。因為他會覺得爸爸媽媽對待我的那個方式是很虛假的,而虛假幾乎就喪失了任何建立關係的基礎。偶爾對孩子發個火,有時候也是感情夠深的一種表現。
自我封閉的孩子也許是反抗父母的過度理智
第二種狀態就是說,這個孩子會進入到一種比較自我封閉的狀態。
我們以前說攻擊,就是那些所有讓父母不爽的事情,都可以看成是攻擊。
這個自我封閉的狀態,你可以把它看成被動攻擊。
所以有些時候,你會看到一些父母氣急敗壞跟孩子說,「我都這樣了你怎麼還不回我的話。」
可能爸媽之前用了很多書本上的套路和孩子溝通,發現不管用,然後當父母流露出自己真實的情緒,比如告訴孩子自己當下的感受,「你這樣媽媽真的很著急,不知道怎麼辦才好」,這時你會看到,孩子的眼淚開始流了下來。
其實這一刻,他們的情感雖然看上去張力很大,但是,很真實,情感是飽滿的。
很多時候,孩子會用沉默的方式,來反抗父母過於理智化對待他的方式,有些時候,我會跟父母解釋,我說你想像一下如果你在談戀愛,你的男朋友或女朋友天天照著書跟你講話,你爽不爽。
很多時候在育兒過程中,照著書講話就會給孩子這樣的感覺,肯定不會爽,我會覺得你根本沒有看到我的存在,你只是在用很多別人認為的理論和我交流,你不是真的在和我講話。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孩子也許會很強烈的反擊,有可能會通過沉默或者不配合,或者說敷衍這樣的一些方式來回應父母,形成他的一種被動攻擊,讓父母不爽。
但是這種被動攻擊可能會有效,所謂的有效就是父母會崩潰,會展示出最真實的情緒。
雖然崩潰背後已經有代價,因為有時候情緒太過強烈的話,孩子的確會有創傷,但是至少那一刻是真實的,父母不是活在書本里的狀態。
孩子的情感表達能力弱
這樣的孩子普遍還會出現的一種狀態,就是對於自己情感的表達能力非常弱。
這一點聽上去很奇怪,因為幾乎所有知識化育兒,都會告訴父母說,用語言表達情感很重要,你一定幫助孩子在那一刻,先反饋他的情感等等。
但是父母如果非常生硬照搬這個東西,效果往往並不好。
我經常會在工作當中問父母一個問題,比如說:小孩兒哭得那麼厲害的時候,你心裏面什麼感覺,有的爸媽會說憤怒,有的說難過,有的說內疚,有的說自責,有的說困惑,各種各樣的感覺都有。
但是他們沒有看到的是,這種孩子和父母本身是連心的,其實那一刻他們內心體驗到的情感,往往是對孩子情感的投射性認同。
換句話說,孩子通過這樣的一種方式,讓父母知道他的內心在體驗什麼。
同樣一個哭,背後有可能是生氣,有可能是內疚,有可能是不知所措,父母想知道這個答案是什麼呢?就必須在那一刻和自己是有連接,讓他知道我內心那一刻的感受是什麼,這個能力非常重要。如果他失去這部分能力的話,他表達出來的東西可能並不是孩子內心的感受。
比如,我今天在家裡面陪我的小孩,她突然把一本書很用力丟在地上,顯得非常憤怒。其實我完全可以說:「你在幹嘛?你不許這樣。」然後把她罵一頓。
但是那一刻,我內心有一點非常難過的情緒,我也不知道這種難過到底從哪兒來的,但似乎又覺得有點自責,因為最近工作忙陪女兒的時間比較少。
於是我問她:「你剛才丟書,是不是因為媽媽這幾天工作很忙,沒有很多時間陪你,所以你很不高興。」然後她一下子就抱住我說:「是的。」
如果這是一個很小的情緒危機的話,在那一刻,因為我能察覺到自己內心一點點難過的情緒,可以和她做這樣的連接,就可以幫她非常精準表達出內心非常真實的感受,其實她內心真實的感受是感到很失落、很難過,媽媽不能陪他。
但如果我在那一刻,非常想當然地認為她丟書是在生氣,說她「你生氣的時候不該這個樣子」。可能就錯過一個很好地教會她去表達自己情緒的機會。
任何的理論都應該建立在走心的基礎上,而不是機械化地套用。
過度控制的父母
容易遭遇孩子青春期進食障礙
我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在我遇見的這部分孩子里,青春期出現進食障礙的非常多,從精神動力的角度來講,進食障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反抗父母過度強勢控制的癥狀。
的確,進食障礙有很多生理上的原因。但是從一個可能的心因性角度來講,往往和一個家庭對孩子的高壓養育有關。
很多走腦不走心的父母,看起來和顏悅色,從不發火,但是他們運用理論的出發點是為了全然去控制孩子,那孩子絕對不會買賬的,不管你偽裝多麼和顏悅色,他就知道你就是想控制我,你就是不想讓我活出我自己,他一定會有辦法來反抗你的。
當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有限的時候,他是一定有辦法通過付諸行動讓父母知道自己心裏面在感覺什麼,在想什麼的。
但是,這需要父母自己能夠體會自己的情緒,體會自己內心的感覺,才可以去和孩子做這個層面的溝通。
很多時候,當我在諮詢室裡面會問父母「你有什麼感覺」時,父母更多的時候告訴我的是他們的判斷,而不是他們的感覺。
他們的判斷可能是「孩子在那一刻想引起我的關注」,那我會打斷父母,說「這是你的判斷,不是你的感覺。感覺是指生氣、難過、委屈、憤怒這樣的一些感覺,你可以描述一下嗎?」
他們會突然安靜下來,他們會感覺很難回答這個問題,但是如果我給他們時間的話,他們過一會兒,會反饋出一個對我們來說很有價值的回答。
有的父母會說「我可能會很內疚,因為我覺得我平時做得不夠好」等等。
其實,孩子有時在發脾氣、失控的時候,孩子自己也會經歷非常內疚的情感。
你可以想一想,當你自己是個孩子、經歷內疚時,你會希望周圍人對你說什麼、做什麼,父母可以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去考慮這個問題。
但是一個過於抱著知識的父母,是沒有辦法真正站到孩子的立場上去考慮的,沒有辦法去和自己內心很真實的情感待在一起的話,他可能很難想到這些層面的問題。
面對各色育兒理論,爸媽應該怎麼選擇?
建議爸媽多看真正經典的書籍
有很多近幾年發展出來的學術理論,更像是一個商品化的工具,這些商品化的工具,很多時候是基於一些非常經典的前人的理論或者研究而產生的,但是因為是個商品,所以難免有變味的地方。
所以我會建議父母像追根溯源一樣,去靜下心來看一兩本經典的、暢銷很久的好書,不要被商品化的東西迷惑了。
比如說像《魔法歲月》是一本很好的書,塞爾瑪弗雷伯格寫的,1959年一經出版就暢銷至今的兒童心理學著作。
去思考自己身為一個孩子的體驗
對一個父母而言,他最大的力量來源並不是書本,而是他自己曾經身為一個孩子的體驗,不管體驗是好的還是壞的,都可以帶給他很多的啟發和思考,去怎麼對待自己的孩子。
這一部分很重要,因為有些人可能童年過得並不幸福,他可能有很多的痛苦和創傷。
這種父母可能自己小時候沒有被好好對待,所以他知道有時父母的無心之失可能給一個孩子帶來多大的影響,他不想把這樣的影響在自己孩子身上重演。
因此,會過於小心謹慎衡量自己在養育孩子過程當中的種種表現,過於焦慮。但是這種焦慮背後,可能是他自己內心有一些非常創傷性的體驗。
也有一種可能是,當他在做父母的時候,很容易把一些熟悉而難以言說的感覺去付諸行動,比如說被家暴的人,他可能又去打孩子了。
也許他沒有這樣一個直面自己童年成長經歷的過程,因為去看到那一部分,對他而言可能是非常痛苦的,這一方面當然可以求助心理諮詢師。如果不求助心理諮詢師,我覺得看一些文學作品、影視作品,或者只是和自己的配偶聊一聊,和朋友聊一聊,或者自己寫一些類似於自傳的東西去療愈自己,我覺得都是可能的一種方式,去重新找回自己身為一個孩子的體驗。
而這一部分體驗對每一個家長來說,都是非常豐富的寶藏,我基本上會發現很多父母來到我的諮詢室裡面,我教給他的,並不是怎麼樣翻某本書找到一個答案,而是教會他怎麼通過自己去尋找到一個適合孩子的答案,這個部分中自己身為一個孩子的體驗是非常重要的。
不管是作為一個父母還是一個人,都要看到自己有局限性的一部分,這個才是讓自己和周圍人過得更好的生活秘訣。
爸媽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其實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當我們在學習這些知識理論的時候,也需要有這種獨立思考的能力,並不是說別人告訴你他是全能的,你就接受他是全能的。
你需要有一種思辨的方式,去看待這些理論好的地方有哪些,局限的地方有哪些,適合我孩子的有哪些,不適合我孩子的有哪些。
包括剛才提到的一些經典的書,可能有些也會隨著歷史的變遷有一些變化,因為現在的時代和過去很不一樣,。
批判性思維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這個也是父母的一項自我修鍊。面對眼花繚亂的育兒理論知識,這點尤為重要。
TAG:孩孩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