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就業市場來了「斜杠青年」

就業市場來了「斜杠青年」

每一次技術進步,都會帶來產業結構的調整,在「摧毀」大量工作崗位的同時,創造出許多新的工作機會。互聯網時代,是否會重構湖北就業市場?近日,湖北省就業促進會第三屆會員大會在武漢召開,中國就業促進會會長張小建、阿里研究中心主任郝建彬分享了他們的觀點。

「斜杠青年」引領「平台型」就業

白天是工程師與網店主,晚上是網路主播和作家……《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撰寫的書籍《雙重職業》提出「斜杠青年」概念,即一群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人群,如某人同時身兼「記者/演員/攝影師」數職。「現在中國的『斜杠青年』越來越多,尤其是95後、00後一代。」阿里研究中心主任郝建彬指出,互聯網時代,從業者正在從工業經濟的「千人一面」向「千人千面」轉變,年輕人對於就業的取向將追求「自由、靈活、創意、體驗」,而不僅僅定位於「謀生」。因此,就業主管部門在制定規劃時,一定要把握未來就業的方向、趨勢。郝建彬認為,互聯網技術打破了職業和工作之間的界限,工作與職業的邊界將變得模糊,未來,高科技互聯網公司+海量自主性勞動將成為就業的重要形式,從業者可以自主決定是否上線運營,並決定自己的工作時間、工作強度和工作收入等。「未來十年,『平台型』就業將成為普遍現象。」郝建彬表示,傳統的就業方式下,員工受雇於特定企業,通過企業與市場進行價值交換;而平台方式下,自然人只需通過虛擬賬號就可以成為平台的服務方,與市場消費者連接,實現個人的市場價值。

創業,要多看失敗者案例

「創業人才不是學出來的,而是干出來的。」中國就業促進會會長張小建指出,創業是財富的源泉,是就業的動力,是創新的實驗場,中國的幾次創業潮都有壓力倒逼的大背景。上世紀80年代初,1700萬知青大回城;進入新世紀,3000萬下崗職工再就業;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千萬農民工停工,大學生就業困難;近幾年經濟下行,黨的十八大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張小建說,中國走出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只用了1年半時間,而發達國家用了7年,以創業帶動就業發揮了關鍵作用,讓勞動者由向政府「要飯碗」變為自主創業「造飯碗」。「創業是一個充滿風險的事。」張小建建議,湖北的創業者多看創業失敗者的案例,這樣可以少走彎路、少踏雷區。每個創業者的成功,都是從挫折和失敗中走出來的。湖北就業促進會會長湯宏坦言,近年來,國家和地方出台的就業法規政策不少,政府投入的資金很多,公共就業服務體系也比較完善,但依然存在創業人數少、成功率低的問題。張小建建議湖北地方政府要解決好「三難三缺」問題——資金難、場地難、辦事難和政策缺、服務缺、能力缺,「湖北在打造創業型城市方面走在全國前列,後續配套扶持政策也要做好,只有讓小微企業活得長,才能避免初創成果付之東流。」

多方合力,形成就業與經濟良性互動

高鐵、網購、支付寶、共享單車,被網友譽為「中國新四大發明」的產品,都與互聯網緊密相關。美國波士頓諮詢《邁向2035:4億數字經濟就業的未來》報告預測,2035年中國整體數字經濟規模接近16萬億美元,數字經濟滲透率48%,總就業容量達4.15億。郝建彬認為,在零售領域,隨著「無人超市」等新零售概念崛起,未來10年,沒有專業技能或特殊銷售知識的問詢導購類店員將被觸屏大屏幕、移動APP及導購機器人取代。在製造領域,規則性、重複性工作將向非規則性、數字化技能轉型,尚未被機器取代的就業機會將更新其技能要求,工人能否快速學到數字化的新技能是關鍵。「我國就業觀亟待從『工業思維』向『數字思維』轉變,教育是第一抓手。」郝建彬說,政府宜從源頭上改革現行學校教育體系,建議在中小學就嘗試設立「編程課」,從孩子抓起培育數字化人才,適應新經濟要求。對個人而言,簡單勞動力工作崗位將在未來10年內大幅減少,需要年輕一代掌握複合型的跨界技能,做未來機器人幹不了、也干不好的事。「湖北需要懂互聯網的人才,更需要懂互聯網的企業家。」湯宏認為,讓廣大畢業生從「我選北上廣深」向「我選湖北」轉變,需要政府、企業與學校合力培養創新土壤,形成就業與經濟的良性互動。(記者劉天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社 的精彩文章:

韓新任駐華大使到京上任:期待中韓關係早日改善
排隊瘋搶,驚動警察,這款中國美食竟讓美國人神魂顛倒!
《羞羞的鐵拳》電影票房稱雄 話劇演齣劇場爆滿
林鄭月娥: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創科中心 香港迎新機遇
中國短道速滑女子接力拿下賽季首金 男隊摘銅

TAG: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