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虛水腫的中醫辯證及施治
一、腎虛的種類有很多,其癥狀也各不相同。其中最常見的是腎陰虛,腎陽虛。具體表現如下:
1、腎氣陰兩虛證
主要表現:腰酸、燥熱、盜汗、虛汗、頭暈、耳鳴,脘腹脹滿,納減便溏,面色萎黃,手足心熱,神倦肢冷,小便短少,舌質淡,苔白膩或白滑,脈細數。
2、腎陽虛衰證
主要表現:面浮身腫,水腫,凹陷水腫,心悸,氣促,腰部冷痛酸重,尿量減少或增多,四肢發冷、畏寒,面色灰滯或灰白,舌質淡胖,苔白,脈沉細或沉遲無力。
二、辨證施治
1、腎氣陰兩虛證
治法:滋陰補腎,益氣利濕。
方葯:知柏地黃丸合生脈飲加減。
黃芪10克,西洋參10克,白朮15克,知母10克,黃柏10克,麥冬30克,懷牛膝30克,熟地15克,山茱萸10克,山藥30克,澤瀉10克,茯苓15克,丹皮10克。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氣虛乏力者,可加高麗參12克、蓮子12克,以健脾補氣;小便短少者,可加桂枝9克、豬苓15克、澤瀉15克,以助膀胱化氣行水。
2、腎陽虛衰證
治法:溫腎助陽,化氣行水。
方葯:濟生腎氣丸合真武湯加減。熟地15克,懷山藥15克,山茱萸10克,丹皮10克,茯苓15克,澤瀉15克,附子10克(先煎),肉桂3克,懷牛膝10克,車前子15克(包煎),白朮15克,白芍10克,生薑3片。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小便清長量多者,去澤瀉、車前子,加補骨脂12克、菟絲子12克,以溫固下元;心悸、唇紺、脈虛數或結代、水邪上逆凌心、瘀血內阻者,宜重用附子,加桂枝10克、丹參15克、炙甘草10克,以溫陽化瘀;喘促、汗出、脈虛浮而數、水邪凌肺、腎不納氣者,宜加高麗參10克、五味子10克、牡蠣30克,以益氣攝納,防虛脫之變。
三、中成藥治法
濟生腎氣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淡鹽開水送服
金匱腎氣丸,口服,每次l丸,每日2次,淡鹽開水送服。
參茸地黃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淡鹽開水送服。
四、預防與調攝
1、水腫當明確病因,及時治療,這是根本解決水腫的關鍵。
2、注意飲食調攝。水腫初期,忌鹽,腫勢漸退後,逐步改為低鹽飲食,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3、注意攝生,慎起居,避風寒,戒房勞。
※中醫中藥,川芎的功效及應用
※中醫中藥,雞血藤的功效及應用
※缺鐵性貧血的病因、表現及治療
TAG:現代健康與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