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修行者來說,隱居深山和安住鬧市到底有沒有優劣之別?
宗立法師
1
清晨,東方魚肚白,萬籟俱寂。
不多時,深山中傳來一陣鼓聲,打破了寂靜。
天邊的一輪紅日彷彿也被鼓聲所催,一躍奮起,出現在地平線上,笑意盎然地看著大地眾生。
一陣山嵐隨風而去,現出了深山古寺的一角。
調皮的風兒好奇地吹進了寺內,睜大了眼睛看著一位位衲子隨鼓聲魚貫進入法堂之中。
風兒輕笑著環繞每一位衲子轉了幾圈,忽然像是感受到法堂內的肅穆,不敢再放肆,乖乖地回到深山母親的懷抱中去了。
高坐在禪床上的慈明禪師,微微睜開雙目,環視了法堂一周,只見衲子們端嚴而立,靜心等待法音宣流。
2
慈明禪師心中感慨:這些衲子們的想法我是知道的,他們認為「為僧只宜居山谷,喧囂凡塵不相宜,」但他們不知道修行是要修心,而並非隨境而轉。如果心中自有一片天地,那在鬧市修行又何妨呢?如果心中充滿喧囂,縱使身在深山之中,那也如同身在鬧市中了。為何他們總是不明白「只要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的道理呢?也罷,待老僧痛下一番針砭吧。
想到此處,慈明禪師用拄杖敲了一下繩床,大眾聞聲心中一凜,知道家風凌厲的慈明禪師要開示了。
慈明禪師環視大眾將他們的反應一一收入眼中後,緩緩說道:「大眾師可曾領會?難道沒有聽說過『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諸方達道者,咸言上上機』嗎?香嚴禪師在鋤地時,無意間拋出一塊瓦片,瓦片擊打在竹子上發出了清脆的聲音,香嚴禪師就這樣開悟了,隨後作了此偈。但是,他當時也只悟得了如來清凈禪,而對於直指人心的祖師禪,或許連夢都沒有夢見過呢?你們且說說看,祖師禪有何可取之處呢?如果從文字上來領會,那無疑是欺騙了後學,即使在棒下開悟,也辜負了祖師大德的一片苦心了。古德說:『萬法本閑,唯人自鬧。』」
說到此處,慈明禪師停頓了一下,衲子們都有些動容了。
3
於是他臉上綻放出一絲微笑,繼續說道:「所以老衲在福嚴寺中,只見福嚴境界:晚起而早眠,有時漫步山中,只見白雲從碧綠的山峰間徐徐生起,彌散在山中。又見明月落入水中,互相輝映生光,倍添清冷。又有時,聽見鳥鳴聲在耳邊響起,一回頭卻見鳥兒飛入繁華叢中,隨後輕巧地落在懷讓大師曾經坐禪的般若台上,婉轉鳴唱。時而又見娑羅花紛紛落下,滿天飛舞,最後盈盈地散落在南嶽,祝融峰畔。老衲手把瘦竹筇安然坐在盤陀石上,與來自四海的衲子們談論玄微之旨,難免還是灰頭土臉的。而老衲主持興化的時候,只見興化的家風:每日迎來送往,門庭若市,車如流水,馬如游龍,無時間歇。雖然如此,瀟湘的雲水,歸舟的魚唱,猿猴的清啼,蕭笛的悠揚,歌謠的清唱,依舊時時在老衲耳邊響起。又時時和來自五湖的高人每日談禪論道,談至投機之處,連歲月的流逝都不禁忘卻。「說到此處,衲子們眼中不禁流露出嚮往之情,禪師一一看到眼內。
4
「大眾且說說看,隱居深山和安住在鬧市城郭中有沒有優劣之別?」慈明禪師說完之後環顧大眾,只見有的衲子輕輕搖頭,有的衲子輕咬嘴唇欲言不止,有的衲子眼中滿是迷惑,有的衲子含笑不語……就是沒有一個人排眾而出,說出自己的體會。
過了不知多久,一片枯葉被風兒帶進了法堂之中,它落地時的「悉悉」聲驚破了滿堂的沉寂,如同在平靜的湖中投下了一顆小石子,沖開了一圈圈的漣漪。
5
慈明禪師見無人上前,默默地吞下了無數嘆息,低沉地說:「是處是慈氏,無門無善財。」(只要用心體悟,人人皆是未來佛;如果說禪宗門下無門可入,那衲子們又何必像善財童子一般煙水南巡五十三參呢?大眾不要辜負了老衲的一番苦心啊)語罷,下座而去。
風兒目送禪師滄桑的背影遠去,忍不住為禪師的慈悲而嗚咽不已。
它盤旋幾圈後,匯入了蒼茫的雲海之中……
微信公眾號:念念觀自在
GIF/9K
※菩薩的身光吸引了那些佛國大菩薩們的注意?
※藥師佛第三大願的要旨,你知道嗎?
※聲勢浩大的曲女城法會,作為唯一的主角,他是誰?
※南國的秋天與萬徑人蹤滅綽號的由來
※70道素食菜譜
TAG:念念觀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