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讀首詩」當以色列遇到巴勒斯坦——願我們都愛生命
偶爾讀首詩
上月底,約旦河西岸,1名巴勒斯坦人槍殺了3名以色列士兵。
這是距離我們最近的巴以衝突的新聞。
幾十年來,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間的衝突從未停息。
差不多在兩年前,2015年11月,以「詩歌與衝突」為主題的第四屆香港國際詩歌節上,兩位巴勒斯坦詩人因得知有以色列詩人參加而拒絕出席主題論壇,理由是「以色列人每天都在殺我們,我為什麼要跟她同台?」雖然他們最後還是參加了朗誦活動,但終究沒能使這場備受期待的對話呈現在大家面前。
當小悅想到這一幕的時候,心中也不免惋惜,所以在這一期的【偶爾讀首詩】中,小悅將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優秀詩人——耶胡達·阿米亥和馬哈茂德·達爾維什的詩歌共同呈現給大家,願不啻為一種隔空的對話,他們可以說兩國最優秀的詩人,他們的詩句都曾無數次打動我。
願世界擁有更多的和平與寬恕。願我們都珍愛生命。
耶胡達·阿米亥
(Yehuda Amichai,1924-2000)
以色列當代詩人,曾先後參加二戰、以色列獨立戰爭、第二次中東戰爭以及贖罪日戰爭。1948年開始創作詩歌,1955年出版了以色列文學史上第一代口語化的希伯來語詩歌《現在及他日》。曾獲得1982年度以色列獎。
這世上半數的人們
這世上半數的人們
愛另一半,
半數的人們
恨另一半。
難道因為這一半和那一半
我就必須像雨水循環,
去無休止的流浪和變動,
難道我必須睡在岩石間,
像橄欖樹榦一樣飽經風霜,
聽月亮朝我吠叫,
用憂慮掩飾我的愛,
像鐵軌間驚惶的小草一樣抽芽,
像鼴鼠一樣生活在地下,
只屬於根須而不屬於枝幹,
不感到我的臉頰貼著天使的臉頰,
在第一孔洞窟里戀愛,
在一頂支撐著大地的
光的羅傘下與我的妻子成婚,
演出我的死亡,總是
直到最後一口氣和最後
幾句話而無須理解,
把旗杆插在我的房頂,
下面修一個防彈掩體。並且外出走在
只為返回而建築的路上,經過
所有可怕的車站——
貓、棍棒,火、水、屠夫,
在羔羊與死神之間?
半數的人們愛,
半數的人們恨。
在如此對等的兩半之間我的位置在何處,
透過什麼樣的縫隙我看見
我的夢想的白色建房計劃
和沙灘上赤腳的奔跑者,
或者,至少,小山旁
一個少女的手帕的揮動?
傅浩 譯
上帝對幼兒園的孩子是仁慈的
上帝對幼兒園的孩子是仁慈的
對上學的要差一些。
而成年人,他絲毫不憐憫他們。
他不再管他們,
有時,他們必須匍匐
在滾燙的沙子里
向救護站爬去,
他們身上一直在流血。
也許對真正的戀人
他會憐憫,同情,
並提供庇蔭,
像一棵樹,遮掩著公園裡睡在長凳上的某個人。
也許連我們都應該把母親留下的
最後幾枚善良的硬幣
遞給他們,為了使他們的幸福
會保護我們在現在和其它的日子裡。
王偉慶 譯
馬哈茂德·達爾維什
(Mahmoud Darwish,1941-2008)
巴勒斯坦的偉大詩人,在阿拉伯世界家喻戶曉,在世界詩壇也享有盛譽。由於家鄉被占,他自少年起就遷徙他鄉,先後在中東及歐洲多地流亡,晚年返回祖國定居。達爾維什是巴勒斯坦的情人與聖徒。他用深情美麗的詩篇,訴說了巴勒斯坦人民的不幸、苦難與抗爭,呈現了這個民族的人性、尊嚴、情感與審美。
我們也愛生命
只要有一條活路,我們也愛生命
在兩位烈士之間,我們起舞
搭起一座紫羅蘭的宣禮塔,或是一棵棗椰樹
只要有一條活路,我們也愛生命
我們從蠶繭上拈來一線絲縷
用它建造我們的一片天空
為這漂泊編織圍欄
我們打開花園的門扇,讓茉莉花綻放枝頭
帶去一個美麗的白晝
只要有一條活路,我們也愛生命
我們在生息之地種下速生的植物
我們在生息之地收穫死者
我們在長笛里吹入遙遠遙遠的色彩
在過道的泥土上描畫馬的嘶鳴
用一顆顆石子,我們寫下自己的姓名
啊,閃電,請照亮我們的夜晚,照得更加明亮!
只要有一條活路,我們也愛生命
薛慶國 唐珺 譯
在這塊土地上
在這塊土地上,有配得上生命的事物:
四月的躊躇,
清晨的麵包香,
一個女人留給男人們的避邪符,
初戀,石頭上的青草,
在笛聲之縷站立的母親們,
侵略者對記憶的恐懼。
在這塊土地上,有配得上生命的事物:
九月的末尾,
年過四旬依然盛開如杏花的少婦,
監獄裡曬太陽的時辰,
模仿著成群動物的雲彩,
為微笑的就義者歡呼的人民,
暴君們對歌詠的恐懼。
在這塊土地上,有配得上生命的事物;
在這塊土地上,有大地的女主人,
一切初始的母親,一切終結的母親;
她,曾經被稱為巴勒斯坦,
她,後來被稱為巴勒斯坦。
我的女主人,我配得上——
因為你是我的女主人
我配得上生命。
薛慶國 唐珺 譯
- End -
主編:宋程 責編:小悅君
加入一起悅讀群請找小悅君
加微信15300077378,並標註「微群」
一起悅讀
ID:readtogether
快樂閱讀 | 共同閱讀 | 分享閱讀
郵箱17read@sina.com
投稿 | 加入我們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四環中路六號華亭嘉園A-1F
※想要如何正確「看閑書」,你還需要一個「領讀人」
※這裡的每一次衝突都令人義憤填膺,每一點痛楚都讓人潸然淚下
※朱永新:兒童閱讀決定民族未來
※梅子涵:把文學捧起
※薦讀|讀友專欄:老照片記憶
TAG:一起悅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