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男女授受不親」是說說而已還是有嚴格要求
明沈采《千金記》第十一出:「多謝客官。自古道『男女授受不親』,待奴家放在地下,客官自取。」那麼,「男女授受不親」這條規則的約束力到底如何呢?
「男女授受不親」出自《孟子》,是古代的一種禮儀。「授受」,就是施與和接受;「授受不親」,就是指沒有親屬關係的男女不得有身體接觸。
《禮記》中記載了這樣一段對「男女授受不親」的要求:孩子(指姐弟或兄妹)長到7歲以後,男孩與女孩就不能在一起睡覺了,也不能在一起吃飯。而且,男人和女人是不能雜坐的,就是使用同一套洗漱用品都是不被允許的。可見這「男女授受不親」的要求有多苛刻。
其實早在戰國之前,男女交際上並沒有這麼嚴格規定,人們群居而生,這種禮儀是行不通的。有資料記載,在西周時期仲春之月,男女是可以自由相會,嬉戲玩耍的。
西漢以後,儒家學說取得正統地位,禮教受到貴族之家的重視,豪門望族強調男女隔離,防範夫妻之外的兩性有過多的接觸,但並不十分嚴格。
宋代程朱理學興起後,出現了「男女之大防」的說法,官宦之家,多將婦女禁於內室,不許她們邁出家門。為了達到控制女性的目的,男人還向女人灌輸貞操觀念。因此,許多正常的東西都被視為不檢點的行為,並因這種扭曲的「貞節」觀釀成悲劇。明清文獻記載,有女子曾因看見赤膊的男人,便認為不潔而自殺。
※中秋冷知識:不是所有的五仁月餅都能叫五仁月餅
※為什麼外國人很少嗑瓜子
※為什麼說豬不能仰望天空
※美國有多少鄰國呢
※帶你看看傳說中的Google Play長什麼樣
TAG:冷小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