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空天獵》:軍迷的熱血有些人不懂

《空天獵》:軍迷的熱血有些人不懂

選在10月1日的正日子去看《空天獵》,帶來的振奮感持續了好幾天,儘管影評界對片子的批評居多,但是對於軍迷來說,那種類似於閱兵式的昂揚之氣,是足以抵消很多不足的。

影評界對於《空天獵》的主要批評,在於其故事的單薄,也包括主要人物的性格塑造不夠豐滿,觀眾更需要的是一部電影,而不是關於武器裝備的紀錄片。現在影片的票房總體表現似乎也證明了這一點。尤其是在有《戰狼2》的大奇蹟映襯之下,李晨的導演處女作似乎成為了一些影評人用來做反面教材的標靶。

但其實,對於李晨不應太過苛責。

首先說票房,票房這個東西,是不能完全代表影片質量的。尤其是在中國電影市場現在仍然不完善的情況下,如果唯票房論,顯然要抹殺很多藝術上的標準。票房好的《小時代》是公認的爛片,而票房超好的《戰狼2》也不是說就成了完美的化身。同樣,「十一」前在3部進口大片籠罩下慘烈倒地的《捍衛者》,其極高的口碑和評價,也只能說,在這個市場,成功與失敗都太過不可控。目前《空天獵》的票房,雖然比不得《戰狼2》,但是同樣對比吳京的處女作《戰狼1》,還是有些相似度的,如果加上檔期等外圍因素,《空天獵》在純市場領域的表現,即使不到及格線,也算是一次接近成功的嘗試。

其次說影片質量,我們先把影片的製作部分刨除,單看被普遍批評或者打低分的故事和人物等方面的東西。實事求是地說,《空天獵》在故事講述方面,確實略顯青澀,作為新導演李晨的手法上還是欠純熟,雖然想了不少辦法,但是故事的生硬感還是有的,尤其是設計出來的馬布國恐怖襲擊的整個事件發展,導演痕迹太重,一些細節也未盡合理。在人物塑造上,作為男一號的吳迪,以天之驕子的身份加入霸天狼,其張揚驕傲的個性展示有了,但是如何脫胎換骨,在磨礪和失敗中成長的塑造,還有欠缺,比起許三多那樣的現象級人物,還差了不少。這種思考的深度和操作的功力,是作為導演的李晨,在未來的發展中,需要不斷打磨提高的。

但是,如果就此完全否定《空天獵》的故事,也並不客觀。《空天獵》確實稚嫩,但是完全沒有到不堪一擊的程度,至少從中發現了好幾個亮點。

最容易看到的亮點,其實還是被批評的「武器展覽紀錄片」。普通的電影觀眾可能確實對李晨嘔心瀝血造出的這個中國現代軍事高科技成果展示世界無感,但是作為一個跨界軍迷和影評的觀眾,筆者卻認為,我們不能小看李晨的這一次探索,理由很簡單,這是第一次!

這是第一次有這麼多數量品類的國產高性能武器,出現在中國自己的市場化電影中,也是第一次國產電影在有關國內軍事技術的影像展示方面,下了如此大的技術性功夫。

在《空天獵》之前,《湄公河行動》《戰狼2》都是在製作上很成功的電影,但是從軍事技術的角度來說,他們更多的是以特種部隊或特警部隊的技術為主,絕大多數都是特種兵的輕武器行動,這種更接近肉搏的戰鬥,在拍攝和製作技術上,有相當多的歐美電影港台電影做參考,更多的是借鑒和學習。而《空天獵》則以空軍為主,尤其又是令中國人自豪的國產新型戰機做主角。除了驚鴻一瞥的4代機殲-20隻是一個外觀展示,還比較簡單之外,主要的空戰場景是在國產三代半的殲10、殲11上完成的,如何在不泄密的情況下,讓觀眾看不出毛病,顯然是一個需要很絞盡腦汁的工作。在這件事上,李晨的探索是成功的。不僅如此,如何把戰場上的搏鬥引入到故事中間,也是個技術活。現代空戰與一戰二戰那種雙方全在視距內的決鬥式作戰已經完全不同,大多數都是視距之外靠電子設備來進行的盲戰,這對於電影展示來說有難度,要想把其中的技術梗給觀眾講清楚,就更有難度。歐美這一類的大片有一些,但也不是特別多,經典的也就是《壯志凌雲》了,但那個已經是過去時的空戰了。現在美國大片更喜歡用超能力+科技玄幻的鋼鐵俠模式。這就說明空軍實戰這一類作品的製作難度是比較大的。《空天獵》在這方面的表現,應該可以打個良,在70-80之間,基本上是軍迷都看懂了,非軍迷差點,比如利用音爆救人質,比如巴倫支手術刀飛行動作。這一次《空天獵》的嘗試,將為今後類似題材的影片,留下寶貴的經驗。要知道,美國大片也不是憑空掉下來的。

《空天獵》的另一項嘗試,也是基本上很少引人注意的嘗試,是對中國軍人精神的解讀。

我們平時看慣了美國大片,對美國大片的那種思維定式都是耳熟能詳,類似《拯救大兵瑞恩》或者《敦刻爾克》的那種英美世界觀似乎已經成為軍事題材電影的主旋律。但是中國的軍事影片能這樣嗎?當然不!

我們共和國這支從建設伊始就背負著國家和民族命運的,堅韌頑強的軍隊,有著不同於世界上任何一支軍隊的獨特的精神氣質,靠著這種精神,我們戰勝了一個又一個不可一世的強敵。舉例來說,這種精神氣質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集體主義精神。這是我們與美式個人英雄主義非常大的區別。這種精神,既來自於民族性格,也來自於我們的共產主義理想。而要想表現好中國軍隊,就必須要表現好這種特質。在這一點上,《空天獵》嘗試去表達了,雖然還不夠突出,也不夠豐滿,但李晨在他的導演處女作中,沒有盲目模仿美式大片,而是努力表達出自己對中國軍隊的理解,這已彌足珍貴。

從軍事視野來說,《戰狼2》的單打獨鬥式的故事固然好看,但是要想全方位地展示新時代中國軍人的風采和中國軍事在維護世界和平中的貢獻,還是需要更大的舞台。什麼是大國重器?再強的兵王,也是一個人,軍隊之所以成為人類社會最重要的組織結構之一,就是因為它成建制!但是軍事電影又不是紀實片,還要用好故事去感染人。如何在個體的故事和集體的精神之間尋找一個平衡,是未來中國軍事大片需要解決的問題。從這個方面看,《空天獵》的探索,對於後來者是很重要的。

李晨以一個軍人後代的熱血,試圖點燃一顆中國式軍事題材類型片的星星之火,成功與否,各人有不同的評判,但是對於熱血,我們必須報以掌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時報 的精彩文章:

她知道女人是什麼-西蒙那波伏娃
要上天下海入森林,才能玩轉澳大利亞東海岸!
世界第五大發明:鍵盤俠
到底啥時候開始穿秋褲?
高性價比入門首選 萬元級別腕錶推薦

TAG:生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