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雨色秋來寒

雨色秋來寒

導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超棒的秋之韻。

人類真是奇妙而有趣的動物,溫飽之後整出了一個叫文化的東西。自有了這個東西,人類便矯情起來。寄情於自然,把本無感情色彩的自然現象與自己的心情聯繫起來,賦予溫度、色彩、好惡、親疏、情感等元素,以物抒情,借物喻志。

風本風,雲本雲,卻要喊出「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守四方」,一下了,這風可不是自然的風了,這雲也再不是自然的雲了。

山是山,水是水,卻要吟出「山暝聽猿愁,滄江急夜流」。這山這水都已不是原本的山水了,分明染上了情緒。

樹歸樹,花歸花,卻要道出「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寂;你來看此花,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就這麼一下,這已不是普通的樹和花了,已經置入了心境。

普通的日子,一旦添加了「詩和遠方」的情愫,便有了意義而變得不再尋常。一年有四季,四季本不同,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那是自然不過的事,可人們卻從中感嘆出春喜秋悲,夏愛冬厭來。

當下正是秋天,去年此時就想為其寫一篇小文,但後因種種原因而擱下了,心裡一直懷有愧疚,總對自己說,我欠秋天一篇文,因為已經為春天寫了《多味的春意》,也為夏天寫了《夏天的神韻》,不能虧久這個很有爭議的秋天。到真要動筆的時候又有些犯難,秋天,可是一個被文人墨客寫透了的題目,所有關於秋的話題,隨手拈來都入了詩。

看秋風有「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聽秋雨是「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

觀秋色為「雨侵壞瓮新苔綠,秋入橫林數葉紅」;

賞秋菊是「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追秋夢是「清夢初回秋夜闌,床前耿耿一燈殘」;

感秋懷是「出門未免流年嘆,又見湖邊木葉飛」;

品秋味是「蟋蟀獨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聲多」。

如此種種,不勝枚舉,可見,要想寫出新意是多麼的難。但轉而一想,為還願而寫下的文章,能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在乎那麼多幹什麼呢?找一個切入點,為秋天也為自己,寫出自己的感受,寫出自己的心情,寫出自己的認識,寫出自己的思考,就像人生到了秋季一樣,好聽的、不好聽的,想聽的、不想聽的,一切都變得不太那麼計較。耳順之年耳變順,取悅自己最要緊。

中國古代文人眼裡的秋天總是「自古逢秋悲寂寥」、「風急天高猿嘯衰」、「草本搖落露為霜」、「秋風秋雨秋煞人」。自屈原在《離騷》中感嘆道「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定下了悲秋的調子,後來的文人發揚光大,宋玉在《九辨》里感喟「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將秋悲放大。歐陽修的《秋聲賦》濃墨重彩加了一筆,其寫到「蓋夫秋之為狀也,其色慘淡,煙霏雲斂;其容清明,天高雲晶;其氣凜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輪到馬致遠那裡則到了極至,「枯藤老樹寫秋思,不許旁人贅一詞」。他用「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斷腸人,天涯」十二個名詞,勾勒出一幅滄桑悲涼的畫面,讓人黯然傷懷,升出人生蒼暮孤寂之感 。

但在一代偉人毛澤東的眼裡,秋天可是另一番景象。他在1925年所作的《沁園春.長沙》里寫到:「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他在另一首詩詞中還寫到「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他看到的秋天是斑斕而美麗、遼闊而深遂、繁茂而昌榮、成熟而豐碩。

現代作家峻青,他力駁《秋聲賦》寫下了名篇《秋色賦》,他不明白歐陽修為什麼把秋天描寫的那麼肅殺可怕,凄涼陰沉。他讚賞秋天,「在我看來,花木燦爛的春天固然可愛,然而,瓜果遍地的秋天卻更加使人欣喜,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榮的景象,秋天比春天更富有燦爛絢麗的色彩」。

同樣是秋天,而人跟人的感受為什麼卻有那麼大的不同呢?

這讓我想起了蘇東坡和佛印的故事。他們倆人是好朋友,一天,蘇東坡對佛印說:「以大師慧眼看來,吾乃何物?」佛印說:「貧僧眼中,施主乃我佛如來金身。」蘇東坡聽朋友說自己是佛,自然很高興。可他見佛印胖胖堆堆,卻想打趣他一下,笑曰:「然以吾觀之,大師乃牛屎一堆。」佛印聽蘇東坡說自己是「牛屎一堆」,並未感到不快,只是說:「佛由心生,心中有佛,所見萬物皆是佛;心中是牛屎,所見皆化為牛屎。」

原來,你眼中的世界是你心中的世界。你心裡裝有什麼,你眼裡才會看到什麼。積極向上的人,總能看到陽光。消極頹廢的人,眼裡只有陰霾。心地仁善,才能遇見最大的福報。心地純凈,才能見到最美的風景。歸根到底,你的認知由你的「三觀」決定。但這其中,無關是非,無關對錯,只與人的教育、經歷、年齡、環境有關。個人對自然的感知只是一種存在。哲學老人黑格爾曾說「存在就是合理」。況且,只有當一個人頭腦中同時可以接受和容納相互對立和衝突的事物或觀念時,人對世界的認識才有可能真正接近自然的真相和本質,這種認識才可能趨近全面。正因為每一個個體的獨特的感知豐富了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才變得如此磅礴,如此多彩,如此可愛!這便是自然的法道,這便是人生的哲學,這便是生活的邏輯。

此刻,夜已漸深。窗外滴噠的雨聲,打在即將飄落的樹葉上,添染了夜的寂靜,這是入秋來的第一場雨。正像春雨是春天的使者一樣,秋雨是秋天的報信鳥。秋天總是從一場秋雨開始的。而且隨著雨色的加深秋意愈濃,要不然為什麼人們都說一場秋雨一場涼呢?秋雨有特別的韻味,它不像春雨那樣纏綿,卻有春雨的細密,不像夏雨那樣急驟,卻有夏雨的涼意。它浸潤經夏天驕陽暴晒而甘枯焦渴的泥土,洗凈草木殘葉上沾滿夏塵的喧囂。更能平靜夏季酷熱高溫帶給人們浮燥抓狂的心境。秋雨可入畫入詩入耳入心,可以帶來一份特別的心情。

秋雨有聲可聽。秋天的雨可以下出音樂來的,雖然單調但卻耐聽。無論是疏雨滴梧桐,還是驟雨打芭蕉,無論是細雨澆落花,還是粗雨擊殘荷,時而有風相伴,時而獨往獨來。只要你靜心耹聽,要麼是滴滴嗒,要麼是嘩啦啦,要麼淅瀝瀝,要麼是吧撻撻。就像古老的原始音樂一樣。不同的心境下聽出不同的韻律或不同的韻動帶來不同的心情。耹聽秋雨,最宜在黃昏或靜夜,一個人面對窗外,或坐或站,一杯熱茶或咖啡,什麼都不想,什麼都可以想。微微閉上眼晴,寧心靜氣,讓人融入自然,讓心融入雨里,讓思緒飄向遠方。像這季節本身一樣,繁化過後,只喜一味禪香,守一份安寧,淺喜,淺愛,素心,素曖。心中無物,無喜,無憂,無累,無擾。感覺時光會凝固起來,享受那片除了風雨聲之外的清凈,雖然這場雨後,天會漸漸變涼。

秋雨有色可觀。春雨染綠大地,秋雨則像畫家手中的一支畫筆,把山川塗抹成有黃、有紅、有褐、有黛絢麗多彩的圖畫。黃的是落葉,紅的是楓葉,褐的是大地,黛的是山巒。雨時,天空灰濛濛,大地濕漉漉,橫鈄的雨線伴隨著飄零的葉子構成一幅動感的水墨畫幅。雨後,天空深邃碧澄,大地色彩斑斕,和煦的秋日陽光照耀在曬滿落葉的道路上,空氣中瀰漫著秋天的草香,組成一幅「秋涵容眾色」丹青長卷。心底里自然地生出「一陣秋風一片黃,一瓣落花一脈香,一場秋雨一場涼,一段流光一陣慌」的句子,感喟四季輪迴,天地運轉,生命也和這大自然一樣,同樣會有秋天。那時你才發現,人生也像這場秋雨中的落葉一樣,匆匆而過,所有的過往都只是浮華一夢。人生是過程,最應把握當下,何不乘這秋色,從容地拈一片楓葉作為記憶的書籤,聞一聲雁鳴作為告別的提醒,藏一段雨韻作為回憶,裁一縷風曲忘記憂慮,踏一山雲水開始新程,持一杯菊茶為自己清火,吹一管蘆笛悠哉樂哉,讓秋日的心曲隨風飄蕩,讓心底里還僅剩慾望,淡淡地搖曳遠方。

秋雨有味可品。品秋雨其實是在品人生。不知道余光中老先生是在什麼樣的心境下寫出那讀一遍就讓人忘不了的句子。「雨,該是一滴濕滴滴的靈魂」。少年聽雨在樓上,紅燭低沉;中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白頭聽雨僧廬下,亡宋之痛。如果把人生比作四季的話,少年會有春的悸動,青年會有夏的燥熱,中年會有秋的寂寥,晚年會有冬的冷冽。人生啊,就是一場折騰,一場漂泊,一場變幻,得意時會升騰為雲,落魄時會徒降為雨,那雲雨的翻騰又是什麼力量左右著呢,自有人類以來,多少能人智士,苦苦探求,也沒有誰能說得清楚。每一個個體的生命都是獨特,都有著和別人不一樣的結局,有自己的努力,也有冥冥之中的不可由己控制的力量左右,人們稱它為命運。年青時什麼都信就是不信命,到了人生的秋天,什麼都不信卻只信命,你對宿命變得迷茫,沒有人能告訴你,為什麼會這樣?

秋雨,無論是聽,還是看,或是品,其實都是一種心情。微雨霏霏,是舒緩是寧靜是回憶,那份涼意,雖不濃厚,但也透心;大雨傾盆,是洒脫是急驟是震撼,那場肆意,雖不豪邁,卻也率性;秋雨綿綿,是寂寥是清冷是凄涼,那種歷練,雖不絕望,但卻無奈。

雨色秋來寒。

2017年10月6日 寫於武昌南湖水域天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左岸讀書 的精彩文章:

我所理解的「斜杠青年」
語不驚人死不休世間所有的平衡,最後都有它內在的邏輯
當我開始愛自己
小時候缺愛,成年後如何解決?
中秋的天空掛著憂傷的月亮

TAG:左岸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