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血液病治療常用的中藥方,值得珍藏!
血液疾病患者癥狀表現多樣,病情複雜,部分患者病情常常是久治不愈,反覆發作,病程長,治療難度大,尤其是在單純的激素,免疫抑製劑等西醫治療過程中,還要受到副作用的影響,因此,在治療上,多是中西醫結合治療。
目前,中醫中藥對血液病的治療已經得到了廣泛的認可,但中醫是辨證而治,用藥也因人因病情而異,因此,對血液病患者而言,考慮中醫中藥治療,還需嚴格遵醫囑。
下面給大家介紹10個血液病患者常用中藥方:
茜根散
功用:清熱涼血止血。
主治:衄血不止,心神煩悶;吐血衄血,錯經妄行,婦人月經不止;陰虛衄血。
組成:茜根、黃芩、阿膠、側柏葉、生地黃、炙甘草。
八珍湯
功用:益氣補血。
主治:氣血兩虛證。
面色蒼白或萎黃,頭暈目眩,四肢倦怠,氣短懶言,心悸,怔忡,飲食減少,舌淡苔薄白,脈細弱虛大無力。
犀角地黃湯
功用:清熱解毒,涼血散瘀。
主治:熱入血分證。
1.熱擾心神,身熱譫語,舌絳起刺,脈細數。
2.熱傷血絡,斑色紫黑,吐血,衄血,便血,尿血,舌紅絳,脈數。
3.蓄血瘀熱,喜忘如狂,漱水不欲咽,大便色黑易解。
組成:水牛角、生地黃、赤芍、牡丹皮。
當歸補血湯
功用:補氣生血。
主治:血虛陽浮發熱證。
肌熱面赤,煩渴,欲飲,脈洪大而虛,重按無力。治婦人經期、產後血虛發熱頭痛;瘡瘍潰後久不癒合者。
組成:黃芪、當歸。
歸脾湯
功用:益氣補血,健脾養心。
主治:
1.心脾氣血兩虛證。
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盜汗,體倦食少,面色萎黃,舌淡,苔薄白,脈細弱。
2.脾不統血證。
便血,皮下紫癜,婦女崩漏,月經超前,量多色淡,淋漓不止,舌淡,脈細弱。
組成:人蔘、黃芪、白朮、當歸、龍眼肉、茯神、酸棗仁、遠志、木香、生薑、大棗、炙甘草。
小柴胡湯
功用:和解少陽。
主治:1.傷寒少陽證。
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脈弦者。
2.熱入血室證。婦人傷寒,經水適斷,寒熱發作有時。
3.黃疸、瘧疾以及內傷雜病而見少陽證者。
組成:柴胡、黃芩、人蔘、大棗、半夏、生薑、炙甘草。
左歸丸
功用:滋陰補腎,填精益髓
主治:真陰不足證。
頭暈目眩,腰酸腿軟,遺精,滑泄,自汗,盜汗,口躁舌干,舌紅,少苔,脈細。
組成:熟地黃、菟絲子、川牛膝、山茱萸、山藥、枸杞子、鹿角膠、龜板膠。
金匱腎氣丸
功用:補腎助陽
主治:腎陽不足證。
組成:附子、桂枝、乾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茯苓、丹皮。
清營湯
功用:清營解毒,透熱養陰。
主治:熱入營分證。
身熱夜甚,神煩少寐,斑疹隱隱,時有譫語,目常喜開喜閉,口渴或者不渴,舌絳干,脈細數。
組成:水牛角、生地黃、玄參、麥冬、金銀花、連翹、竹葉、黃連、丹參。
膈下逐瘀湯
功用:活血祛瘀,行氣止痛。
主治:膈下瘀阻氣滯,形成痞塊,痛處不移,卧則腹墜;腎瀉久瀉。
組成:靈脂、當歸、川芎、桃仁、丹皮、赤芍、烏葯、玄胡索、甘草、香附、紅花、枳殼。
注意:上述藥方僅供參考,用藥劑量加減都必須嚴格遵醫囑!
血液病專家提醒,血液病的治療不能單純依靠西醫西藥,病情的遷延不愈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而採取中西醫結合治療,可幫助患者縮短病程,儘快康復!
備註:
關於血液病的治療及中藥治療方面還有不懂的問題,可關注微信公眾號了解詳情!
xyb749
※避免血小板減少發展為「難治性ITP」,要牢記四點
※地西他濱治療MDS副作用大?建議配合中醫中藥
※MDS有什麼可怕的?這些危害不可不知
※血小板減少病人可堅持運動,但不能太勞累!
※為什麼吃魚要謹慎?血液病患者要謹記
TAG:中醫醫師謝別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