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醫師:別管才藝了,你孩子每天運動3.5小時了嗎?
文:黃瑽寧(台灣馬偕紀念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著有《發燒免驚!搞懂流感、腸病毒,小兒生病不心慌》、《從現在開始,帶孩子遠離過敏》等書。)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許多研究都告訴我們,每天規律的運動,可以大幅增強孩子的記憶力,認知能力等等。剛上小學的孩子,除了才藝的培養之外,也要適當分配運動的時間,讓孩子能夠培養專註力與學習效率。
六到八歲的孩子,是體重突然增加的危險期,理由很簡單,因為安靜坐在教室的時間增加了。這個年紀的孩子進入自律期,所以上課時可以乖乖坐在椅子上,中午可以乖乖把午餐吃完,吃得多,動的少,忽然之間就像吹氣球一樣,身材變得「厚實」許多。許多家長每天相處沒有感覺,直到學校的健康檢查通知單寄來,見到紅字才發現孩子已經超重了。
老生常談,解決任何與體重相關的議題,「健康吃、多運動」絕對是不二法門。「健康吃」的原則,在我過去的文章已經多有著墨,可以上網搜尋一下就可以看到,但「多運動」這個項目,許多家長不太明白,究竟要運動多少時間,才能避免剛上小學的孩子變成肥胖呢?
芬蘭研究:活動三小時半,靜態六小時
東芬蘭大學在上個月於《運動與科學期刊》發表一項研究,他們記錄了386名六歲到八歲的芬蘭小學生每天的生活作息,然後找出每天活動多久時間,靜態多久時間,比較不會造成肥胖。結果顯示,每天運動大於三小時半以上,以及靜態六小時以下的孩子,比較不會肥胖。
所謂的運動,其實不一定要很激烈的跑跳,舉凡走路、騎自行車、爬上爬下、球類運動、或者在公園玩耍,在本研究中都算是運動。至於靜態的事件想當然耳,就是坐在沙發上,坐在教室里,坐在車子里等等。
看看別人的數據,想想自己低年級的孩子,中午放學後繼續送安親班,這兩個地方加起來,基本上就已經超過六小時的靜時間了。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家長跟我反應,如果傍晚接孩子回家前,沒有去公園操場跑一跑,小孩整個人就會變得不太對勁,在家裡跳上跳下像猴子一樣,完全靜不下來。當然也有另一群孩子,回家後坐在沙發上打電動、看影片,繼續從事靜態的活動,那根據這個研究結果,也預告了孩子逐漸走向肥胖。
運動讓孩子更聰明
也許有人會抱怨,孩子的靜態活動並不是無意義的打電動或看電視,而是學英文,學鋼琴等才藝課程。或許是擔心學習上「輸在起跑點」,很多家長在孩子小學低年級的時候,就開始上各種補習班,加強語言或數學能力。但其實根據許多的研究都告訴我們,每天規律的運動,可以大幅增強孩子的記憶力,認知能力,以及運算能力。把運動時間捨去,然後用靜態的上課來取代,反而影響學習效率,對這些孩子的大腦發展來說,根本是捨本逐末的錯誤作法。
所以別忘了今天的結論,低年級孩子需的的是:每天運動三小時半,靜態活動不超過六小時。
★版權所有,轉載請加註作者及出處,出處為親子天下微信公眾號(微信號:cn-parenting)
※「律師娘」林靜如:平凡主婦為助人變勇敢
※你或枕邊人是「婚姻中的控制狂」嗎?
※孩子不懂得尊重,怎麼辦?
※生或不生是個人決定!如何向三姑六婆解釋你為什麼不生小孩
※許瑋甯:從小家人告訴我「你沒有很漂亮」,要努力才能得到一切
TAG:親子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