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寇為何逼迫溥儀的胞弟娶日本女人?溥儀一語道破玄機

日寇為何逼迫溥儀的胞弟娶日本女人?溥儀一語道破玄機

歲月漫漫,往事如煙,帝王將相皆是塵埃。愛新覺羅·溥儀是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溥儀的一生可謂跌宕起伏,他的人生要比歷朝歷代的任何皇帝都要「豐富」的多,一生中,他三次登基稱帝,又三次宣布退位。溥儀身為皇帝卻沒有掌握過一天國家政權,長期處於政治漩渦中卻未發揮關鍵的作用,溥儀長期被日本人所控制,是個不折不扣的傀儡式人物。

1932年2月23日,在日本帝國主義的精心策划下,愛新覺羅·溥儀登上了偽滿洲國「皇帝」的寶座。自幼就與溥儀形影不離的溥傑,對其同胞皇兄的行為,是百分之百地順從和支持。

溥傑生於北京清皇室醇親王府,溥傑的祖父為道光帝七子、咸豐帝之弟醇賢親王愛新覺羅奕譞,二伯父為光緒帝,其父醇親王載灃是光緒帝載湉之五弟,為清末監國攝政王,母親蘇完瓜爾佳·幼蘭是滿洲正白旗瓜爾佳·榮祿(即戊戌變法中的朝廷重臣榮祿)之女,末代皇帝溥儀為其胞兄。

為了「親善」,溥儀送皇弟溥傑留學日本;在日本學習院畢業後,又轉入士官學校學陸軍。1935年冬天,溥傑從日本回到長春,當上了禁衛軍中尉,著一副戎裝,帶起兵來。

溥儀在偽滿洲國宮中,已有皇后和妃子。而年僅28歲的日本士官學校畢業生溥傑,卻未有婚配。溥傑當上禁衛軍中尉不幾天,日本關東軍就有人經常向他談論婚姻大事,說日本女人是世界上最理想的妻子。溥傑沒有領會這些話的用意,他深知自己的婚姻並不決定於他自己,而是將取決於當皇帝的哥哥。

一天,溥儀把他找去了。他抬頭望了一眼兄長那張陰沉的臉,估計到將有什麼不愉快的事情發生。他們雖然是親兄弟,但由於「皇上」的特殊身份,從來交談都是哥哥滔滔發話,弟弟點頭稱是。於是溥傑在一旁站著,耐心地等待著皇兄的訓導。「你今年已經28歲,應該考慮婚姻大事了。是不是有人想讓你娶日本女人做妻子?你自己怎麼打算?」溥儀壓低了聲音詢問道。

溥傑沉思了一會,回答說:「有人同我說過娶日本女人做妻子的事,那都是隨便聊天時說的,我從來沒有當真。我的婚事由皇上做主。」溥儀露出滿意的臉色。

沒料到,昨天日本關東軍高級參謀兼「滿洲國帝室御用掛」(即皇室秘書)吉岡安直正式向溥儀傳言,關東軍希望溥傑與日本女人結婚,以促進「日滿親善」。聽了這話,溥儀十分不安,立即與親信商議對策。

溥儀斷定這是日本人的陰謀,是想讓溥傑娶了日本女人,生養日本血統的兒子,時機成熟即取代溥儀的皇位。因此他馬上找溥傑談話,決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給溥傑找個中國妻子,把生米做成熟飯。溥儀以緩慢而有力的口氣向溥傑說:「我們愛新覺羅的皇室血統,怎能與日本人混合?再說家裡安了個日本女人,還不等於統統在日本人的監視之下了么!因此,日本女人是萬萬不能娶的。我現在馬上派人到北京去給你說親!」「我聽從皇上的安頓。」溥傑回答道。

不多久,北京的對象就找妥了。溥傑看了照片,了解了身世,也表示滿意。正在這時,日本關東軍高級參謀吉岡安直直接找了溥傑,命令說:「希望你與日本女子結婚,這是關東軍的考慮。你身為『御弟』,要為『日滿親善』做出表率的;你又是軍人,對日本軍方的考慮應持什麼態度,難道還不明白?我鄭重告訴你,本庄繁大將在東京將親自為你做媒,你不可去北京接受親事,而必須等待東京方面的消息。」主子的決定是不敢違抗的。溥傑把吉岡安直的命令呈報給兄長溥儀,溥儀和身邊所有的人都啞口無言。

1937年4月3日,愛新覺羅·溥傑與日本皇族嵯峨勝侯爵的女兒嵯峨浩在東京完婚。溥傑時年不滿30歲,浩女士23歲。不出溥儀所料,溥傑婚後還在日本度蜜月,關東軍便授意和策劃偽滿洲國的「國務院」通過了一個「帝位繼承法」。其中明文規定:皇帝死後由子繼之,如無子則由孫繼之,如無子無孫則由弟繼之,如無弟則由弟之子繼之。

完了!滿腹狐疑的溥儀越加提心弔膽,坐卧不安。溥傑夫婦回東北後,他不再同溥傑說任何心裡話,溥傑的妻子送來的食物他一口也不嘗。遇上非與溥傑同桌吃飯不可的時候,桌上凡是浩女士做的菜,他都等溥傑下箸之後才略動一點,決不多吃。

1945年8月二戰結束,日本無條件投降,偽滿洲國滅亡。溥傑與哥哥溥儀逃至瀋陽打算改乘飛機前往日本,在瀋陽機場被蘇聯軍隊俘獲。1950年8月被移交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羈押,關押在撫順戰犯管理所,接受思想改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貓論史 的精彩文章:

大秦方士徐福是不是日本的神武天皇?裕仁天皇的弟弟給出了答案
蔣經國質問:為何要從中國割走外蒙古?斯大林的回答讓人感到憤怒
秦始皇苦苦尋找的長生不老之葯是何物?如今超市就有賣的
毛岸英犧牲後,彭德懷寫電報給毛主席,主席說的一番話讓國人落淚
宋朝最倒霉皇帝:死後腦袋被做成酒碗,被元帝玩弄九十年

TAG:大貓論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