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書法藝術比寫意畫更寫意:契合自然之妙,產生字外聯想

書法藝術比寫意畫更寫意:契合自然之妙,產生字外聯想

具象、抽象與聯想書法藝術作品的點畫線條與章法,是客觀存在,它直接作用于欣賞者的視覺,這是欣賞的基礎。說書法藝術抽象,並非它沒有自己的形象,而是指書法具有的高度概括性。

南宋 趙孟堅 《題大年小景圖》 行書

儘管西方新興的藝術思潮多如天空的繁星,紛紜萬狀,但其實質不過是在拋棄具象的約束,馳騁想像的翅膀。而中國書法藝術,從其伊始方興,就不斤斤以具象為美,而是逐步離象而求,囊括萬殊,裁成一相,是世界萬事萬物的高度抽象與概括,是精神境界的升華。中國各類藝術都在追求神似,而書法這門藝術,在擺脫形似的前進中,更是走在姐妹藝術的最前列。這種高度地抽象和概括,不僅沒有限制,反而給欣賞者提供了藝術再創造、再豐富的廣闊天地,能使人聯想到天地萬物之變的各種生動形態。

金 王庭筠 《李山畫風雪杉松圖卷跋》

中國書法藝術並不難懂,但的確比較抽象。書家揮毫時,每於自然萬物中汲取眾美化於筆端,所謂「囊括萬殊,裁成一相」,融為書法。觀賞者須從書法作品的點畫動勢和結構氣象里,體會得書家創作時靈感的源泉。所以歷來的書評多用自然景觀、人物情態來形容各家書法。如說東晉王羲之的楷書如陰陽四時,寒暑調陽,行草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唐張旭書如神虯騰霄,夏雲出岫;顏書如金剛嗔目,力士揮拳;宋蘇軾書如古槎怪石,怒龍噴浪。在紙上並不見這些形態美的具象呈現,而是透過有節奏的線條產生的聯想和想像。張懷瓘所謂的「無聲之音」、「無形之象」,正是對書法藝術及其抽象神韻的闡釋和高度概括。

蘇軾書法

金開誠先生在他談自己欣賞書法藝術的體會時,曾引用清代書法篆刻家鄧石如的一副對聯:「滄海日,赤城霞,峨眉雪,巫峽雲,洞庭月,彭蠡煙,瀟湘雨,廣陵濤,廬山瀑布,合宇宙奇觀,繪吾齋壁;少陵詩,摩詰畫,左傳文,馬遷史,薛濤箋,右軍帖,南華經,相如賦,曲子離騷,收古今絕藝,置我山窗。」

金開誠《書法藝術論集》

這裡所謂的「繪吾壁齋」與「置我山窗」,只是文學上的誇張,實際指行萬里路、讀萬卷書之後的收穫和升華,從自然界和藝術美中汲取了豐富的營養。這幅對聯,絕好的說明了書法家並不是在書法作品中直接再現客觀事物的具體形象,而是運用具有獨特表現力的書法線條來作特殊的高度概括。

王珣《伯遠帖》

黃伯思《東觀餘論》認為:「深於畫者,善於得意忘象」,笪重光強調「離象而求」,倪雲林說他的畫是「逸筆草草,不求形似。以寫胸中之逸氣耳!」說明那時我國繪畫已具有相當的抽象性,而書法藝術比寫意畫更寫意,具有更高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它得意忘形,不求形似。在升騰中超越,在超越中升騰,超天地萬物之象,又得天地萬物之意。即所謂「超以象外,得其環中」。

黃伯思《東觀餘論》

由此可知,書法藝術的抽象性是一種客觀現象,這種現象使我們聯想到它的與音樂類似的意象。王劍在談到意象時說:「意象是詩人主觀精神把握下的形象,是詩人藝術創造的思維工具」。各個藝術門類的理論,是意象藝術實踐的經驗總結,它們又豐富和深化了整個意象美學意識。意象與形象有不同的內涵,比較準確地表達了書法藝術在造型上的美學特徵,這就是無形而有象,有高度的概括性和不確定的廣泛性,同時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具象的殘留與積澱。當然這裡的具象主要是線條的節奏和變幻。從這個意義上說,即使是抽象的意象,也有契合自然之妙,能使人產生豐富的字外聯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思迪文谷 的精彩文章:

從布白看書法藝術的神韻:有筆墨處存跡象,無筆墨處傳神韻
深秋觀秋色,青山聽泉聲:曾憲榮國畫藝術作品欣賞
紙幣收藏投資新手入門須知:「六大紀律」「十七項注意」
書法神韻所在和美學特徵——書法藝術欣賞思緒
郵票:方寸天地享譽「小型百科全書」

TAG:思迪文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