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長大後,家長如何得體退出?

孩子長大後,家長如何得體退出?

我非常喜歡龍應台《目送》的最後一段:「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然而,即便是這麼「看得開」的龍應台本人,也曾經非常粘兒子。兒子安德烈說,媽媽非常愛給他打電話,曾經一連發20幾個簡訊,還有深夜奪命連環call,同學都以為他交了個粘人的女朋友。為了讓媽媽少打電話,才同意與媽媽通信並發到專欄,這才有了後來的《目送》。龍應台說,自己是因為愛才顯得這麼無能,這麼低聲下氣。她體驗到:「做父母,得從頭學起,得放空自己。」

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更像一個探險者和一名打理行囊的管家。

家長們應該是盡量將行囊打包好,裡面裝上力所能及的糧食和金錢,重要的是裝上正確的三觀、一顆勇敢的心和足夠好奇的眼睛。

孩子長大後,家長如何得體退出?

龍應台與兒子安德烈

前段時間,在我的諮詢室內,一位來訪者嚎啕大哭並抽泣著講述了父母對他無限制的控制。上什麼學校、學什麼專業、在哪裡工作通通由他的父母決定。

他喜歡生物學,父母認為計算機就業前景好,把檔案偷走報了計算機專業。他喜歡成都,但是父母認為北京工作機會多,就選擇了北京的學校。他喜歡當醫生,父母認為程序員好,於是幫他找了程序員的工作。

他的一生都在父母的控制之下,現在的他很懷疑自己是否也有一樣的控制欲,因為他有一個非常「聽話」的孩子。來訪者認為這是一種「傳承」,他很害怕自己的孩子踏上同樣的道路,所以很想改變。

孩子長大後,家長如何得體退出?

案例中這位來訪者的父母沒有給孩子任何做選擇的機會,毫無例外地為他包辦了一切。在本該屬於孩子權力面前,家長本該得體地退出,把選擇的權利歸還孩子,相反來訪者的父母卻越俎代庖。

由於成長路上父母的過度控制導致來訪者工作不開心、重新參加高考、教育孩子的恐懼等等不良的影響。有時候我們家長真的應該在孩子可以自己做選擇的時候,給他們一些機會,讓他們的心智成長。

孩子長大後,家長如何得體退出?

相信很多父母都知道孩子終將要遠離,終將有屬於他自己的另一半陪他走完人生路。但是我們家長就是捨不得退出,這也是為什麼在孩子上大學、孩子結婚、孩子有了自己的孩子後舉行儀式時會哭泣的原因,一半是感動,一半是不舍。但是車到站,家長要原路返回,孩子終將遠行。兩代人的分離,家長如何才能做到得體的退出?

親子關係不是一種恆久的佔有,而是生命中一場深厚的緣分,我們家長應該在孩子童年時給予足夠的陪伴、關懷、呵護讓孩子感覺到愛和安全,也要是捨得孩子成年後和他漸行漸遠的分離。

孩子長大後,家長如何得體退出?

以前看過一個小故事。古時候衙門辦案,兩個婦人都聲稱一個幼兒是自己的孩子。縣官剛開始也分辨不出誰是誰非,後來突然靈機一動,就叫兩個婦人直接開搶,誰搶到就是誰的

後來由於兩個婦人的搶奪弄得孩子哇哇大哭。其中一個婦人看見孩子哭了,知道是自己的搶奪弄疼了孩子,當即放手停止。縣官一拍驚堂木,斷定孩子是先放手婦人的。眾人無不對此表示贊同和欽佩。

死活不放手的母親,與其說愛孩子不如說愛孩子的佔有慾,而孩子真正的父母寧願放棄對孩子的擁有,也要保全孩子的平安、康樂。古代的家長就有這樣的覺悟和境界,反觀我們現代的家長們,是不是還以「愛」的名義綁架您的子女吶?

孩子長大後,家長如何得體退出?

電視節目「媽媽咪呀」中,一位母親在男孩成年娶妻後,沒有要求孩子還是一味地聽自己的話,而是要求孩子聽媳婦,贏得了評委金星和現場觀眾的一致好評。

金星點評,確實孩子以後是跟媳婦過,能夠放手讓孩子聽另外一個人的家長不多,確實要為這位家長點贊。得體的退出,並不是減少對孩子的愛,而是隨著孩子的長大調整關愛的方式。

做到得體的退出,從下面兩方面著手練習吧。

孩子長大後,家長如何得體退出?

1、從提供金錢支持退為培養賺錢能力

未成年以前,父母提供孩子全部的金錢供給。而成年後的孩子,基本擁有自己賺錢的能力。可以參加一些兼職和志願者工作,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組織能力、策劃能力。家長已不需要像孩子小時候提供全部的供給,而應該有意識的培養他們的賺錢意識,在美國,孩子18歲以後就要自己獨立賺錢了。

有一個真實的發生在身邊的事情。一位大學生同學想買電腦,他的媽媽並沒有直接給他錢,而是給他一小部分錢讓他拿到市場上去想辦法換取足夠的可以買電腦的錢。於是孩子就用一小部分的錢去進了橙子的貨,慢慢地,一賣二,二賣四,直到最後賣夠買電腦的錢。

在這個過程中,媽媽有意塑造了孩子的賺錢能力,這些經歷讓他有足夠的財富去買電腦,過程中也收穫了比電腦更寶貴的財富。

孩子長大後,家長如何得體退出?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不會將自己的任何財產留給自己的孩子。林則徐也說過:「子若強於我,要錢有何用,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若不如我,留錢有何用,愚而多財,益增其過。」金錢只是兩代人間表達愛的工具,表達愛的媒介,而不是評價愛的量尺。與其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2、從無限期的陪伴退為固定時間的陪伴

我們都聽過「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0-3歲的孩子確實需要父母日日夜夜哺育、陪伴和回應。但是孩子成年後,家長應該把陪伴退還給讓朋友陪伴孩子,讓工作陪伴孩子,讓夢想陪伴孩子。

我們可以約定讓孩子一周回來一次或者半個月回來一次,就像「常回家看看」歌裡面唱一樣,「媽媽準備了一些嘮叨,爸爸張羅了一桌好飯。」其實長大後的孩子還是很需要父母親情的鼓勵的,但是時間千萬不能太長,有一個度是需要相互約定和遵守的。

固定的陪伴時間千萬不能交給手機做低頭族,兩代人可以張開嘴,抬起手,一起聊聊彼此的學習和工作,一起做些家務勞動或者體育鍛煉。

孩子長大後,家長如何得體退出?

最好的父母應該是比孩子成長的更快,領著孩子一同成長。而不是纏著孩子,逼著孩子去成長。想想孩子每天學習多少文化知識,成長進步的速度有多快。

我們的父母學習量有沒有超過孩子?運動量有沒有超過孩子?那有什麼資格和能力匹配孩子飛快的速度,又憑什麼說「我吃過的鹽比你喝過的水都多」。

孩子長大後,家長如何得體退出?

從孩子退出母體開始,整個成長過程就是不斷地退出:退出乳房獨自吃飯,退出懷抱獨立行走,退出監護單獨外出,退出供養自己賺錢,退出支配發展自我,退出與父母地家庭組建另一個家庭——父母從第一親密者的角色中退出,讓位給孩子的伴侶和他自己的孩子,由「當事人」變成「局外人」,最後是父母走完人生旅程,徹底退出孩子的生活。

檢驗一個母親是否真正具有愛的能力,就看她是否捨得分離,並且在分離後繼續默默的愛著。

尊重原創,感謝原創,如有侵權,原作者可隨時聯繫做刪除處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積極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父母如何避免和戰勝孩子的自卑心理?
抓住寶寶「話癆」期,你可以培養出下一個高曉松
幼兒情感發展,父母需要早知道
缺少母親陪伴的孩子會成長成什麼樣子?
優秀的孩子想像力都很豐富!那麼如何培養呢?

TAG:積極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