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恨著的那個人,其實過得比你想像得要糟糕

你恨著的那個人,其實過得比你想像得要糟糕

當你腦海里滿滿地都是輸和贏的概念,你已經輸了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人們花了不少時間去愛,又花了不少時間去恨。

其實,很多時候,人們愛的只是自己,為的只是自己。

愛一個人的時候,是希望他能愛自己,然而人生中總有一些一不小心,令愛變成了恨,於是又開始恨他,並希望往後一切都不能如他所願。

被傷害的人往往有一種錯覺,那便是認為傷害自己的人內心必然滿是輕蔑、鄙視和幸災樂禍。

傷害了別人還偷著樂,該是長了一顆多麼畸形的心才可以做到?我不信會有多少人是這樣的。

其實人心本身就是一桿秤,何為對何為錯,怎麼會不知道?

大多數情況下,人都會為了做錯的事而心懷歉疚,這是人性之一,儘管可能不露聲色,但內心已開始惶恐不安。

由那種錯覺帶來的「恨」是極其洶湧澎湃的,沒有任何理性可言。

一個人的內心產生了恨,接下來的時間便不是論分論秒,而是論月論年。

張晴說過,她永遠不會原諒她的前夫,她形容自己對他的恨就是——「矢志不渝」。

好一個「矢志不渝」,看來這輩子都要杠上了。

她前夫多年前曾出軌,前夫提出了離婚,但她卻沒想過要離婚,於是與前夫吵得不可開交,鬧得滿城風雨,但是,最終兩人還是離了婚。

離婚那天,她前夫在她面前低下頭說對不起她,希望她以後過得好,她冷笑,並斬釘截鐵地對他說,她會用盡全力去恨他,恨一輩子。

從此,只要一說起前夫,她便極盡所能地貶損他是如何的不堪,說多了,大家都覺得這個女人有點走火入魔。

她還經常不讓前夫探望孩子,逼得前夫又跟她打官司,才確保了見孩子的權利。但她在孩子面前是如何評價父親的,想都不用想,肯定也是一味的貶低和諷刺。

她說希望他過得無比的糟糕,事實上,他前夫也過得不怎麼樣,後來又離了一次婚。

有一次,某個認識她前夫的人問她,你老是詛咒你前夫,難道你覺得他過得太好了?

這個人的本意是希望她消停一會,但她一下子便把話接過來,說就是覺得他過得太好了,他應該有更多的報應。聽的人都覺得無語。

有些人在放下的路上步入正軌,有些人則在仇恨的路上繼續狂飆。

老孫和老方是一個單位的同事,年齡相仿。他們剛到單位那幾年曾一起共事,交情匪淺。但後來發生的一件事讓兩人的友誼徹底破裂,從此老死不相往來。

某年單位里有一次對大家進行提拔任用的機會,老孫的工作表現有目共睹,領導對他也一直很認可,沒有人比他更有資格得到這次嘉獎。

但出來的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本以為老孫所在部門的某個位置可以說是為他而設的,卻被老方坐上了。

滿臉委屈的老孫去找部門領導問個究竟,領導說,我是非常認可你的能力的,但這次提拔有幾個人都有機會,競爭比較激烈,人事部門也是經過綜合考察才決定的。

領導最後安慰他說以後還有很多機會,不要氣餒。老孫失望而歸。

後來他從某些同事那裡聽到小道消息,說老方藉助了一些省里的關係,把他這個板上釘釘的熱門硬生生給打掉了。

老孫氣憤難平,要是公平競爭的話,他輸了也絕無二話,但現在他覺得自己是被老方坑了。

老方坐上那個位置後,跟老孫偶有碰面,老孫總是有意無意地冷嘲熱諷,老方知道老孫話里的意思,但他無法辯駁,因為情況基本就那樣。

老方不敢面對老孫,而他們多年的交情也逐漸隨風而去。

在接下來的許多年裡,在工作上有碰面時,老孫總是不冷不熱,儘管老方比他高一級。而老方也沒有太多要求,對老孫他一直心懷歉疚。

老孫的恨有多久,老方的內疚就有多久。

人們是不希望自己所恨的人過得好的,而與此同時又認為他們過得太好了。其實這當中的大多數都是想像,實際上他們過得只會比人們想像得要糟糕。

犯錯的人即使當時得到了一些利益,心卻進入了一段內疚期,而這段內疚期有多長是未知數。

帶著一定的心理負擔過日子並不是什麼好事,其實這也算是一種犯錯後以「分期付款」方式進行償還的表現,因果定律使然。

原諒總是和犯錯被放在一起討論,儘管是否值得原諒很難一概而論,但這種行為被公認為是一種高尚的行為。

那麼,原諒傷害自己的人是一種高風亮節還是自我救贖?我覺得如果考慮到人在情感上的局限性的話,應該先把它當作自我救贖的一種表現。

恨讓人歇斯底里,讓人心神不寧,恨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思想心境、處世態度乃至生活方式。

很難想像一個充滿仇恨的人會有多麼良好的生活方式,恨首先毀掉的是自己那顆本可自在地體驗幸福感的心,而這樣的心,基本上決定著生命一大半的質量。

所以,用一個詞來形容「恨」的結果便是——「得不償失」。

或許有人會說,站著說話不腰疼……但一個人即使如何辯駁說恨是無可避免的,即使如何控制不了恨的蔓延,也改變不了恨只是滿足了自以為是的一種快感的事實,而這種快感並不是真正的快感,它吞噬著人的靈魂,它讓人陷入欲罷不能的狂躁。

寫下「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一名句的唐朝才子元稹,寫過一部以自己為原型的小說《鶯鶯傳》,這本是一出元稹始亂終棄的悲劇,讓人不齒的是,元稹卻在文章里為自己開脫。

小說男主角張生(原型為元稹)說鶯鶯是尤物,不禍害自己,定禍害別人,於是只有克服自己的感情,跟她斷絕關係。

但鶯鶯並沒有挽救自己註定成灰的愛情,她知道自己一著不慎,滿盤皆輸,不該抱枕而去,以至再不能光明正大做人妻。

她沒有露出恨意,甚至去信,囑張生好好生活,不用牽掛她。

這是一種悲涼的清醒,她願賭服輸,另嫁他人,終身不再見張生。

倒是張生還很無恥地追憶著她,因為這個女子沒有糾纏他,很安靜地走開了。有一些類似於張愛玲對胡蘭成的態度。

張生再娶、鶯鶯再嫁後,有一次張生路過鶯鶯家門,要求以「外兄」身份相見,遭到鶯鶯拒絕。

她的拒絕,體現出性格由柔弱向剛強的轉變。鶯鶯的悲劇性格既有獨特性又有普遍性,它典型地概括了歷史上無數個女性受封建禮教束縛、遭負心郎拋棄的共同命運。

但鶯鶯沒有讓悲憤和仇恨毀掉自己的生活,她的清醒和沉穩著實令人敬佩。

放下心中的恨,與其說是放過別人,不如說是放過自己。

那個傷害自己的人,他過得好不好已無須操心,但自己接下來過得好不好卻非常重要。

請一路走好。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說來話不長 的精彩文章:

對事不對人——可貴?不可愛?
為什麼你愛孩子,愛老婆,就是不夠愛老爸老媽!
我知道你是對的,但實在抱歉,我要站在他那邊
愛上司馬光,愛上王安石
孩子,我現在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你以後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覺得生活是那麼有趣

TAG:說來話不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