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中醫藥,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中醫藥,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從戰國時期的《黃帝內經》到漢代的《神農本草經》,再到唐代的《千金方》、《四部醫典》,可以說,中醫藥學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為人們的健康長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也須承認,中醫藥學發展相對緩慢,無法緊跟時代或是走在時代的前沿,可以說是起了個早,趕了個晚集。

試問,現如今有多少人生病了會選擇中醫,有多少人相信中醫,更甚者現在的年輕一族00後們又有多少人知道或是了解中醫?

有這樣一個頗具戲劇性的真實故事,或能說明一些問題。

2007年,有位肝癌病人,也是某省某縣人民醫院的院長兼黨委書記,其靠近肝門處的癌腫有7-8厘米,已無法手術;肝門有阻塞,故出現了黃疸;肝功能及AFP指標均不正常。已住進上海頂級醫院,聽2位患癌康復的同事介紹,就抽空去看了中醫。但他把所有心思全都寄放在西醫治療上,並沒有遵醫囑,服用中藥。

一周後,他黃疸更甚了,人明顯消瘦,精神也大不如前。住院後進一步檢查表明:情況非常不樂觀。方才知道西醫治療行不通,只能破釜沉舟靠中醫藥。

而後,他又去看了先前那位名中醫,醫生讓他和幾位類似的患者聯繫,希望能通過與他們溝通,確立康複信念。治療方面,辨證湯方,加大劑量零毒抑瘤製劑。考慮黃疸較甚,外敷同時,先用灌腸,希儘可能藉助多途徑促使黃疸排出。

4~5個月過去了,已大大超過上海醫院原本斷定的生存期限,中醫藥調整後他總體情況大有好轉,黃疸已大幅度下降了,不用穿刺了,指標都有明顯改善,人也長胖了。

中醫對如此棘手的晚期腫瘤之佳效,讓這位原先看不上中醫的院長,第一次折服了:「事實讓我重新認識了中醫!」

傳承上千年而不衰,中醫藥學必有它特定的核心價值。現在的問題是,只有真正接觸過中醫藥的人,才會發現中醫藥學的魅力,才會恍然,原來中醫竟如此神奇。而那些不接觸中醫藥的人們,對中醫的了解僅限於「聽說」層面,對它的信任更少得可憐。

這個問題如何改善,如何讓老祖宗傳下來的精髓得以廣大,如何讓中醫藥學這一國粹弘揚海外,幫助人們解決醫療問題的同時,又讓所有華人為之自豪。

近期,何裕民教授在《探索與爭鳴》雜誌上發表的《中醫藥學如何「接著講」》一文,警醒了我們。

《探索與爭鳴》

文中指出,現在是中醫藥學最後的好時機,我們一定要抓緊。中醫藥學需與時俱進,在保留精髓的同時,做適當改變。

比如,現代人的生活模式與古時大不相同,尋找病因也需跟上時代。古之虛弱疲勞,絕大多數因為營養不良,體力勞作消耗過度;今之虛弱疲勞則多緣於腦力緊張,營養過剩,體力活動太少,因此本質及應對措施也截然不同。

再比如,現在互聯網時代,傳播途徑多不勝數,條條大道通羅馬。如果中醫藥學還像以前那種「高高在上、孤芳自賞」模式,最終只會停滯不前,或被社會淘汰,只有甩掉那些不必要的包袱,將中醫藥學知識普及,接近並融入民眾生活,才能更好地造福人民。

激發中醫藥學的創新活力,讓民族的更好地走向世界,我們必須行動起來。

閱讀精選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何裕民 的精彩文章:

5款茶點,吃走癌症!
找找樂子,讓腫瘤滾蛋!
愛分享┃抗癌之路,勝利在望!
降癌18招,必看!
不良生活方式影響癌,要改!

TAG:何裕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