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練太極拳的一些感悟14條和太極拳的松沉「實話」16條

學練太極拳的一些感悟14條和太極拳的松沉「實話」16條

學練太極拳的一些感悟14條

1. 太極拳藝博大精深,易學而難精,易懂而難明。拳論中有些太極心法和形象比喻有時會幫助我們理解太極拳的要求。如,想像身體如寺院懸掛的一口鐘,兩腿內側為鐘的內壁,尾閭為鍾錘,有助於體悟開胯圓襠垂尾閭和虛靈頂勁脊椎拉直等。當做到某個重點的要求並能運用自如、自然而達時,便不要去想它了。

2. 楊澄甫宗師的《太極拳說十要》是傳統楊式太極拳習練者必讀的理論經典和學拳指南,言簡意賅,易記易懂。可以說,拳藝之精始於「十要」。只有循其規矩,潛心揣摩,靜心修為,日積月累,才有可能練至上乘。練拳,心明其理和身得其用同等重要,明家指點和同道交流也很重要。

3. 深研太極拳,專講專論很好;但越弄越複雜,實在接受不了。不是對作者不敬,只是厭倦了閱讀像學術論文一樣的文章和夸夸其談的太極書籍。多事多忽悠的今人所著的太極拳書太多了,還都說自己的是真傳。其實作為武術真傳也就幾句話而已,何需萬卷書!

4. 太極拳古典論著里均無呼吸方面的文字記載,因為動作和呼吸配合,不必專練,人人都會,是自然而然的條件反射:為提高人體重心自然會提氣,收縮會屏息,伸展或發力剎那必定是呼,否則會不得力和不舒服。太極拳勻緩連綿,呼吸順其自然,「忘息」即可。所謂氣沉丹田,即深長腹式呼吸。若練氣功,另當別論。

5.「不要迷信樁功!不要輕視樁功!不要用別人的感受約束你自己的行為,不要輕信名人的斷言。大多數人都證明行之有效的功法才具有普遍的意義,一兩個人神吹的不要盲從!對於別人和自己依法苦修而成效甚微的功法,就要有勇氣質疑它的正確與真實!正確的功法使你成功,錯誤的功法使你失敗,你本人就是各種功法的真偽優劣的試金石。」(轉摘)

6. 練習樁功在傳統武術中有諸多的重要性。一個問題:習武站樁為什麼重要?人身體的狀態無非放鬆、緊張兩種狀態,但是完全的放鬆和完全的緊張都不能技擊!所有的拳術說的放鬆都是要在緊中求松!站樁就是緊中求松!緊中松是真松!求的真松之後,真緊自然就會了,松中緊才是真緊!練的是緊中松,用的是松中緊,用真緊打出剛猛爆列來!

7. 樁的重要是在於靜止下求松、柔、沉、靜、穩和意。

8. 楊澄甫宗師:「動手便非太極拳」。練太極拳身形很重要。動腰、胯、膝為身形,動肩、肘、腕、手為手勢。盤架子重點在身形而不在手勢。要以身形帶動手勢,不能以手勢帶動身形。變換時要先換合適的腰,對正身形再出手勢。

9. 冬天練太極拳如何使手腳不冷?全身放鬆,動背,用肩提著一點手,用胯提著一點腿。

10. 太極拳給了我們一種每日有規律的運動方式,不僅是外部的,而且是內部的運動。持久慢勻穩地活動,而不呼吸急促。行拳如休息,身心鬆弛,是現代人消除緊壓的靈丹,人體延緩老化的神方,維護體內機能作用平衡與和諧的良醫。感恩太極拳!

11. 拳藝不如人,多因疏求不精。精一而通百,方能入微入妙。「技進於道」。

12. 太極拳是安靜、鬆弛的,於是生活中我們不妨捨去計較和爭鬥,從嘈雜和繁華中逃脫出來,讓身心得以呵護和保護,從而獲得更多空間和領悟;太極拳是自然、流暢的,於是生活中我們不妨多去體驗那份隨意和順勢,融入環境,不必強求和生硬,就會感受到和諧與愉悅。

13. 修身心之平衡,練形意之和諧。

14.* 學拳以德為先,凡事謙遜,不與人爭。

* 學拳以涵養為主,舉動心平氣和。

* 學拳宜向靜處用功,不宜誇張賣弄。

* 功不在深而在明,藝不在雜而在精。

* 人拳合一,融入自然,融入生活,融入社會。

太極拳的松沉「實話」16條

1、實的部分身體從上往下放鬆而沉到腳底,如松而不沉,不是真松;虛的部分身體從下往上放鬆而飄或提起來,如松而不飄或不提,亦不是真松。太極拳下盤的沉提勁,就是這種練法之一。

2、如在練拳架或練推手時覺得膝蓋過分受力,不是真正松膝。不要把膝關節承載過多的身勢重量,而是靠松胯把身勢重量下沉至腳底。如能松胯,則膝蓋鬆開自然受力。

3、如在練拳架或練推手時覺得腰骨或腰肌過分受力,不是真正松腰。

4、有人說弓步的後腳稍許彎曲是對的練法,有人說弓步的後腳伸直是對的練法,其實這些人不真正懂得弓步的虛實狀態。弓步的後腳,不用時為虛,可以稍許彎曲;用時為實,接對方之勁力卸落地面時後腳伸直,發勁時後腳蹬地由實變虛,亦可伸直。

5、有人把肩關節練得很靈活,以為松肩墜肘練到位了。其實「松肩墜肘」的「肩」主要指「肩胛骨」,「 肩關節」好松,肩胛骨難松。只有肩胛骨鬆開後,兩手臂才能相通,又利於氣沉丹田。

6、何謂腰胯帶領四肢,就是說四肢的一舉一動都受腰胯帶領;如果腰胯在這個勢完成運動後,上肢或下肢還有多餘的動作,那麼,說明腰胯與四肢的運動已脫節。

7、有人用彎曲膝關節來降低下盤重心和身體高度的練法,一不是松沉,而是硬意坐低;二是膝關節僵緊,不利於虛實變化,又容易損傷膝關節。只有松腰、松胯的身勢下沉,腳底受力(不是僵滯長時間的受力,而是地面反座力前短時間的受力),膝蓋不受力,才是松沉。

8、當練拳中出現肩膀酸痛、腰腿酸痛等,是因為筋骨強度還不夠,而不一定是方法錯。累是必然的,但也是階段性的,累過去了就不累了,這才是正常的,但不要以為累是長功夫的標準,更不要去追求疲勞。

9、太極拳的精髓就是練出松沉勁,腳下生根的松沉勁是基礎勁,是底層勁,亦叫母勁,其他勁道都是由松沉勁展開生出。如身上無松沉勁而談練整體勁,那是沒用的空話。

10、只有松腰塌胯,才能使身體中正的沉到腳底地面;只有沉到腳底,才能產生地面反座力;只有地面反座力,才能驅使身體由後坐勢變為前弓勢或由前弓勢變為後坐勢。與其說實腳是蹬地而起,倒不如說實腳是藉助地面反座力而起。

11、松得好不好在推手和散手中可以得到考驗,但不能從推手、散手中去作主要鍛煉,基本的訓練是要從拳架、功法中去練松。

12、有人一招一式都打的都很規矩很漂亮,如果不懂勁道與勢法都是白練浪費時間而已。從某種角度上說:練太極拳不是從套路開始,而是從勁道與勢法開始。所以明白的人明白,不明白的人不明白。

13、太極拳的 「接勁」,是對方以任何方式快速打來時,我方承接運用之法。兩力硬碰硬,是為撞勁,當以大力者易勝,或者造成兩敗俱傷。「接勁」好比一個重球擊來,我「能吸住,而復擲出,乃為接勁」。所以,掌握了太極拳的接勁,也就掌握了太極散打的高級技藝。

14、所謂舍己,並非真的「舍己」,是順應來勢,伺機而動;乘虛而入,避實就虛;因勢利導,後發先至,這樣理解才較為得當。

15、接手是散打中第一階段的功夫,如方向、角度、力點、速度及手、眼、身、法、步的合一,接手達到熟練程度時,就要訓練拳架式子的打法應用,當打法與內功整合之後就可練習自由搏擊了。

16、推手是練懂勁功夫,可以完全敞開身心交流;發放手是試勁道功夫,亦可以放心交流;斷手是論偷打功夫,難以交流;散手是見真功夫,武不善作,要小心交流。雙方動手交流前宜詳辨甄別,明確交流規則,崇尚武德為好。

加入微信群一起和我們交流分享!獲取海量太極拳教程、視頻資料(最新增加40張DVD資料)、電子圖書,和我一起免費學習太極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 的精彩文章:

書畫界最會養生的藝術大師張大千,紙上也能打太極拳
太極拳如何開肩、開胯、開肘、開肋
「松,松,松」到底打太極拳怎樣才能放鬆呢?
明了太極 拳里養生
大清「第一太子」是怎麼死的?是否死於皇太極的陰謀?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