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歷史上的漢唐兩宋,都是繼承前任帝國遺產才強大的

中國歷史上的漢唐兩宋,都是繼承前任帝國遺產才強大的

中國的歷史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先來一個能夠大膽創新的短命皇朝,緊接著就是一個繼承性微創新的繁榮大帝國。這些短命的王朝搞的都是實實在在的,利於自己統治的事情,卻是很快的在歷史的長河中結束,被新的替代者接收,而其接下去繼承了短命王朝遺產的王朝,卻都有兩百年以上的統治歷史。

第一個對中國起重大影響的短命王朝是秦朝。秦朝總共只有十五年,只幹了兩屆的皇帝,但對但是的國內,卻全是利於統治的政策,讓整個中華統一就不說了,秦始皇搞的修長城、開靈渠、車同軌、書同文,千里馳道等等,使中國成為一個全方位的整體。這其中,最重要的貢獻是郡縣制!

在秦以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天下實行分封制。春秋時有一千多個大大小小的國家,到了戰國的時候,也還是有幾十個國家。一分裂自然就有衝突,一衝突就是你打我我打你。而秦朝實行郡縣制,天下只有一個中央,中原沒有小王國。從體制上將中國塑造為不可分的一體。後來的四百年漢朝基本搞的就是秦朝這一套。漢朝的一切,秦朝都鋪好了路。長城修了,馳道通了,靈渠開了,制度定下了。

但是在漢皇朝立國的前期,在郡縣制的問題上,漢朝還想開倒車,劉邦要分封天下,最後有人反對,就搞了一個不倫不類的半分封半郡縣制。最後造成七國之亂,把孫子漢景帝坑得夠嗆。

隋朝在世的時間,也不過四十來年,也是二位皇帝,一代隋文帝楊堅,二代隋煬帝楊廣。隋朝統一了中國,結束南北朝時期的動亂,政治上三省六部,民生基礎設施上的大運河。最重要的還有一點,就是讓天下寒門士子能有一個出人頭地機會的科舉制。

以前選官制度叫察舉制,就是上面來人察一下,看到不錯的就推舉一下。那都察誰啊?肯定是察自己家親戚唄,要麼就是有錢的唄,沒關係沒錢的誰察你?所以,隋以前全是世家大族,袁紹家就是四世三公,上層建築全被這些大家族給承包了,這樣一來,社會就沒有流動性。而搞了這個科舉,大家憑本事考,大門閥就沒辦法壟斷政治資源和社會資源了。而後的唐朝照搬了隋朝的一切,成就了唐朝的盛世。

跟漢唐相比,宋朝一大特色就是文人王朝,文人的地位得到極大提高,武將的地位下降。大家都知道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故事,這也是武將交權的一個標誌性事件。可事實上,武官地位下降從後周起就開始搞了。後周是唐宋之間五代十國中,五代的最後一個朝代。

後周的柴世宗柴榮一上位,就整治軍隊,處決臨陣逃脫的將領七十人,這在五代是十分罕見的,五代是一個有人有槍就可以稱王的時代,沒人敢動這麼多武將。後來,柴世宗又把文官安排進樞密院,這個樞密院是最高軍事機構。這意味著文人開始執掌兵權。趙匡胤在陳橋兵變後建立了宋朝,也說基本按照後周搭好的這個架子在走,要不然哪裡來的杯酒釋兵權。所以,趙匡胤被認為是代周建宋。

所以,中國的歷史其實有這麼奇怪的現象,先來一個大膽創新的短命皇朝,緊接著就是一個繼承性微創新的大帝國。看看兩漢四百年,唐朝二百九十年,兩宋三百二十年,而且這三個王朝在政治和經濟上,也是達到了一個很高的層次,也可以說,他們是繼承前任的遺產才有那麼好的機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