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家長過度保護孩子原來有這麼多危害!快收藏起解決方法,注意起來

家長過度保護孩子原來有這麼多危害!快收藏起解決方法,注意起來

本文導讀:對孩子「過度保護」的危害;

如何避免過度保護孩子。

西方國家曾在60年代掀起過一場關於「什麼時候該讓孩子知道聖誕老人是假的?」的討論。

當時參與討論的有普通民眾,也有專家學者,最後得出的結論是:或許上學後,或許在沒收到禮物的那個聖誕節,或許在和夥伴聊天中,總之,只要是正常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不必告訴他們,他們自然就會知道聖誕老人是假的。

這場討論的發起,源於對孩子「過度保護」的思考。

因為在討論前,有部分家長認為:家長有責任讓孩子認為聖誕老人是真的,以保護他們純真的心靈,直到成年。

而事實上,經過調查,正常的生長情況下,孩子們平均知曉聖誕老人是「假的」的年齡是8歲。

這就好像每個孩子都曾在童話故事的陪伴下長大,童話幫孩子建立起最基本的價值觀,同時,讓他們在充滿希望的環境中長大。但,凡事都要注意「度」,如果家長過度刻意地營造童話氛圍,那麼最終起到的是反作用。

過度保護,就好像是幫孩子跳過了解題過程,用家長自己的認知,告訴孩子,所謂的正確答案。

這會讓孩子:沒主見、退縮、缺乏獨立思考能力;或者逆反、倔強、你不讓,我偏要!

提供「過度保護」的家長,往往也是不願和孩子分離的家長。

但不分離的後果就是:孩子行為退縮,低齡化。

英國的心理學家,西爾維婭.克萊爾博士說: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儘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

過度保護,還容易讓孩子被孤立。

小學一年級,倆孩子同桌,一個孩子在寫字時碰到另個孩子。第二天,那個被碰的孩子家長,氣勢洶洶來到學校,要求換同桌,老師在解釋無果後,只能換了個同桌,但一連幾個同桌都被這個家長投訴,其他家長們也炸了,最後,這個孩子只能自己一個人坐一桌,而且全班同學都不太敢再和這個女孩子一起玩。

這就是家長過度保護,對孩子造成的反效果,其實孩子的事還是應該儘可能讓他們自己去協調,在協調過程中,他們會學到更多的變通和溝通方法,這就是成長。

過度保護甚至會致病。

現在過敏的孩子越來越多,有研究表明,這和孩子的生活環境越來越乾淨有關,很多家長對孩子的碗筷、衣服、被褥、生活用品等天天消毒,導致孩子幾乎是在無菌環境下成長,這樣的孩子就很容易過敏。

過度保護,容易讓孩子習得性撒謊。

孩子通過「過度保護」獲利,以後他還想獲利時,就會用之前的經驗,付諸行動,威脅、欺騙家長,剛開始很可能是無意識的,但久了之後就會變成習得性撒謊。

如何避免過度保護孩子:

1, 拒絕依賴,培養主人翁精神

中美學生交流:中國孩子住到美國的家庭,美國孩子住到中國的家庭里來。

可以明顯看到,美國的孩子參與意識很強,看到中國家長在收拾桌椅,他們立刻就會問:需要幫忙嗎?

而反觀中國孩子,則對美國家長做家務的行為毫無反應,視若無睹,甚至在請他幫忙時,表示「不會」。

孩子遇到困難找家長是很正常的,但家長要學會評估這項困難,如果這個困難是孩子自己能完成的,那麼不要直接提供幫助,而要鼓勵孩子自己去嘗試完成。

2, 克制焦慮,給孩子最美好的祝福

初中的孩子參加學校三天封閉式軍訓,孩子很期待,很興奮,家長則很憂慮,反覆叮嚀,甚至晚上擔心地睡不好覺。

家長平時要交給孩子足夠的自我保護意識:告訴孩子什麼是安全?什麼是危險?如何避免危險?如果應對危險?社會上哪些機構是可以信賴的?哪些人是可以求助的?……。

光靠束縛住孩子,並不是安全,更不是家長該提供的合理保護,只有讓孩子直面這個年齡必須要面對的問題,教會他們解決問題的思路,這才重要。

真正事到臨頭,則要充分信任孩子,給孩子信心和勇氣。

家長過度保護孩子的行為,有時候很像」杞人憂天「,它和孩子是否有真實的困難無關,更多的和家長自己的認知、經歷有關,所以,爸爸媽媽們,請大膽的放手吧,孩子們能行!

大家好,我是頭條號作者:處處有心,本號發布的所有文章,皆為我的原創作品,歡迎:關注,評論,及轉發朋友圈。

如需商業轉載,請私信聯繫我。

同名公眾號現已開通,內容豐富,期待大家的關注,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