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限購會讓房價下降嗎?新科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研究揭示了答案

限購會讓房價下降嗎?新科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研究揭示了答案

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美國經濟學家、芝加哥大學教授理查德?塞勒,出乎了許多經濟學家的意料之外。

其實,探究其學術貢獻和對現實生活的指導意義,塞勒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可謂實至名歸。因為,他的貢獻,「在個人決策的心理分析和經濟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樑」,他的的實證結果和理論見解可以很好地指導人們的投資決策和消費行為,無論是股票投資,還是買房投資,我們都能從中找到答案。

先來看塞勒的學術研究有多牛?

根據相關文獻,他對行為經濟學至少做出了三大開創性貢獻。

第一,稟賦效應。這一概念首次出現在塞勒1980年的論文《論消費者選擇的實證理論》中,其具體內涵為:當個人一旦擁有某項物品,其對該物品價值的評價要比沒有擁有它之前大大增加。

為了證實稟賦效應的存在,塞勒和卡內曼共同合作了一項著名的實驗:

他們先發給被試者一個茶杯,並用巧克力去交換茶杯,結果人們都不願意放棄茶杯;而後,他們先發給被試者一塊巧克力,並用茶杯去交換巧克力,結果人們都不願意放棄巧克力。

這個實驗里的被試者都是隨機抽取的,這就排除了系統性的偏好偏差。

那麼被試者在前後兩次的鐘愛對象為何有所不同呢?

原因就在於稟賦效應的存在——一旦人們擁有了某物,那麼再去放棄它就很難了。所謂「敝帚自珍」,正是這個道理。

稟賦效應的提出,大大挑戰了傳統經濟學的經典理論,著名的「科斯定理」便是其一。根據科斯定理的內容,當交易成本為零的時候,初始產權的劃分並不會影響物品的最終配置狀態,因為人們可以通過交換來讓物品配置到對其評價最高的那個人手裡。但是考慮到「稟賦效應」的存在性,初始產權的配置就顯得極其關鍵了。

第二,心理賬戶。這一思想最早與稟賦效應出自於同一篇論文,在塞勒1985年發表的論文《心理賬戶和消費者選擇》中,塞勒對心理賬戶進行了更為深入的探討。

所謂心理賬戶,說白了就是「人人心裡都有幾本賬」,即:

人們並不會去對某些問題進行統一的成本收益核算,而是會在心裡構建很多個分門別類的賬戶,分頭進行計算。

舉個例子,某人擁有十隻不同的股票,按照經典的經濟學理論,他關注的應該是這十隻股票所構成的這個組合的整體漲跌。但在現實中,這個人除了關注整體的漲跌外,還會關心每隻股票的漲跌狀況。當某些股票跌得很慘時,他很可能不願意選擇「割肉」去把資金放到業績更好的股票上,相反地,他寧願繼續持有該只股票,期待著它回本。

心理賬戶同樣對傳統經濟學理論造成了衝擊。例如傳統經濟學中的沉沒成本,是「不應當影響接下來所做決策的成本」,但是鑒於心理賬戶的存在,沉沒成本反而會嚴重左右下一步的行為。

第三,跨期選擇和自我控制。傳統經濟學認為,理性經濟人可以對長期的消費和投資做出合理的安排。

然而事實上,人們對明天的關心與明天對後天的關心程度往往是不同的,因此人們可能更傾向於重視當下而忽視未來。

這種現象在行為經濟學中被稱為「雙曲貼現」(HyperbolicDiscounting),也叫「非理性折現」。

如果存在雙曲貼現,那麼人對於未來的規劃就未必是最優的。

至於自我控制,同樣在其中得到體現。人們由於缺乏足夠的自我控制,因此無法做到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始終依照最初的「合理」規劃方案來進行消費或投資,就像童話故事中的寒號鳥一樣,在冬天來臨之前更願意每天得過且過地叫喊著「明天就壘窩」,而不是每天花一點時間去真正築造抵抗寒風的巢。

該理論對傳統經濟學的衝擊體現在公共政策領域。以社會保障為例,傳統經濟學家認為讓政府辦理社會保障會造成資源浪費,反倒是讓老百姓自行儲蓄可能會效果更好。但是從行為經濟學的角度看,由於自我控制與雙曲貼現的存在,個人儲蓄行為並不能保證是最優結果,這也側面證明了社會保障的合理性。

綜合來看,塞勒在行為經濟學上的研究成果打破了傳統經濟學理論框架的桎梏,開創了許多全新的研究領域,並為後續的進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別具一格的思路和啟示。

再來看塞勒學術貢獻的現實意義

經濟學理論的核心價值是指導實踐。那麼,塞勒的學術貢獻究竟有哪些現實意義呢?

在投資領域,塞勒在行為金融學領域曾提出了著名的「輸者贏者效應」:

根據弱勢有效市場假說,一個投資者無法利用過去的價格信息來獲得超額收益,也就是說,股票價格純粹服從隨機遊走,但「輸者贏者效應」表明,投資者對過去的輸者組合過分悲觀,對過去的贏者組合過分樂觀,導致股價偏離其基本價值,待一段時間之後市場自動修正,前期的輸者將贏得正的超額收益,前期贏者的超額收益則為負。

據此,塞勒等人提出了預測股票收益的新方法:採用反轉策略買進過去3-5年內的輸者組合,賣出贏者組合,這一策略可以使投資者在未來3-5年內獲得超額收益。事實證明,這一思路值得投資者們參考。

在生活領域,塞勒學術貢獻的現實意義可以用兩個生動的例子來加以說明:

第一,「止損」和沉沒成本。在塞勒眼中,消費者都會受到現實生活中的「非理性」影響。例如,某人事先買好了球票,但不巧遇到惡劣的颳風或下雨天氣。此時他更可能放棄最優選擇——在家坐沙發看電視,如果頂著大雨去看球,將產生更大的損失。

按照這種邏輯,北京汽車限號可能會成為一個不經濟的辦法。限號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交通擁堵,似乎限制力越強,交通就會越通暢。然而,如果市民私家車被允許上路的時間減少了,其中肯定有不少人出於「止損」的目的,要麼願意在允許上路的時間內增加出車,要麼會再去買另一輛車。如此一來,反而會出現更多的車在馬路上擁堵,資源大量浪費的同時,道路境況並未出現明顯改善。

同樣的道理,限購也不會真正的降低房價,越限購、房子越珍貴,反而會抬高房價。

第二,不同心理賬戶決定不同的消費行為。其實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好幾個心理賬戶,每個賬戶上都有不同的存款,到底如何使用這些存款,不僅是理性的貨幣支出行為,更要看具體的心理作用和消費行為。

例如,某人擁有20萬元的股票投資組合,如果因為投資而增值了2萬元,他往往不會立即改變自己的消費習慣;但如果這2萬元收入來自買彩票、公司獎金或賭博收益,那他可能立馬會買一部嶄新的iPhone8。

可見,在不同的心理賬戶里,大家的消費行為是不同的,儘管投資所得的2萬元和中彩票所得的2萬元購買力無異,但對消費心理的影響是有差異的。

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也是不勝枚舉:對某些人來說,在夜總會一擲千金很大方,但讓他花錢聽教授講一堂經濟課卻覺得心疼。同樣是200萬元,有些人是奮鬥得來的,有些人是中彩票得來的,他們的消費行為和人生軌跡也會截然不同。

來源:蘇寧財富資訊

作者: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黃志龍、付一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蘇寧財富資訊 的精彩文章:

國慶出境游去哪兒最划算?快來看人民幣購買力報告!
哪些黑科技正在改變金融?深度解剖知識圖譜的四大應用
比特幣會成為新一代的資本嗎?
從南京德基廣場奢侈品銷售額看蘇皖區域購買力
這些年,區塊鏈跨過了哪些坎?

TAG:蘇寧財富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