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月球環形山之謎,暗示月球非自然形成!

月球環形山之謎,暗示月球非自然形成!

月球不但從起源上就是一顆神秘的星球,而且它的表面結構也有許多令人不解之處。

每到夜間,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一道道剌目的閃電掠過夜空,這就是流星。所謂的流星,實際上就是宇宙空間中大大小小的存在物,它們大小不一,有的僅有一兩米,有的竟達十幾公里,而且數量多得驚人,一不留神就會闖進行星的懷抱。這些物質別看個頭不大,但由於運動速度極高,因而破壞力極大,當它擊向地面的時候,往往會形成一個大大的深坑,我們稱之為「星傷」。當然地球有大氣層作為保護,一般的不速之客都會在大氣層里被燒毀,隕擊事件發生的並不多。但在沒有大氣層保護的星球上,天外隕石的撞擊事件就會成倍地提高,留下麻麻點點的隕擊坑,大一點的就叫做環形山。據科學家說,月球上的環形山就是這樣形成的。

大家知道,由於自轉速度等原因,月球永遠是一面向著地球,一面背對著地球。歷次宇宙飛船拍回的月表照片顯示,月球表面的環形山分配得極不平均。月球背面的環形山,密密麻麻,一個挨著一個,而且月球上大多數山脈也分布在背面。月球向著地球這一面,環形山出奇地少,而且山脈也不多,幾大月海佔據了相當大的面積,而且月海平坦得像桌面,找不到一個環形山。這種地貌分配是自然形成的嗎?

月球的地貌明確告訴我們:來自宇宙深處的隕石,都比較集中地擊在月球的背面,而很少光顧月球的正面。這是為什麼呢?難道隕石在襲擊月球之前還商量過嗎?大家知道,月球有公轉也有自轉,絕不可能每次隕石都擊在背面。考慮到月球的年齡50或60億年,那麼,這種地貌分配就更加不可思議了。比如說月海,它是那樣的平坦,絲毫沒有被撞擊過的痕迹,難道說在五六十億年的時間裡,它都能安然躲過撞擊,這是根本不可能的。

科學家推測,一個能形成直徑80--160公里環形山的隕石,撞擊月面,其能量相當於幾萬億噸TNT爆炸的當量,撞擊月球的隕石會在月面上撞出一個深達幾十公里的深坑。甚至有的科學家認為,一個直徑6公里以上的隕石,也會造成一個比直徑大四或五倍的深坑。

可奇怪的是,月球上沒有一個隕石坑是按科學家的推測出現的。月面上最大的環形山是加加林環形山,它的直徑有280公里,可深度僅有6公里,一般直徑200公里的環形山,深度大約都在三四公里。這究竟是怎麼回事?科學家們迷茫不解。

還有一個問題值得注意,與月球的體積相比,月球上的隕石坑大得出奇,比如,加加林環形隕石山就是月球直徑的1/13,而地球最大的隕石坑是地球直徑的1/60,兩相比較,月球的隕石坑讓人不寒而慄。大家無法想像,以月球這麼小的個頭(指月球體積與隕石坑相比),卻承受了如此巨大的衝擊力,而在衝擊之下竟然沒有破碎,也沒有改變軌道,真是一件天下奇聞。請不要忘記,隕石下擊是在瞬間完成的,聯想起月球上200公里以上的隕石坑如此之多,如此之集中,那就更加讓人不可捉摸了。

科學家面對如此分布的月球地貌,還有那些深度差不多的環形山,他們真的感到無能為力了,以往的科學理論和各種各樣的統計、計算統統失去了作用。

「月球--宇宙飛船」的假設認為,月球奇怪的環形山,並非自然形成(自然確實無法形成類似的環形山),而是被智能生物改造而成的,它實際上是「月球--宇宙飛船」最外面一層防護層。通過對月球密度的分析計算,他們認為,一顆較大的隕石如果撞上這層防護層,只能形成一個最多不超過4公里的小坑。

在無法科學解釋月球環形山的情況下,這個解釋恐怕是最合理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宇宙那些事兒 的精彩文章:

如果能活著進入黑洞,你會看到些什麼?

TAG:宇宙那些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