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古為師 敦厚樸拙
名家丨鄒濤
今年3月30日,曾有幸在紹興蘭亭書法博物館聽到鄒濤先生所作的《吳昌碩藝術與當代篆刻》講座。講座中,鄒濤先生圍繞吳昌碩的影響以及我們當代的篆刻,做了很深入的探討,很多觀念讓我這個媒體人醍醐灌頂、茅塞頓開。可惜講座求教者眾多,我根本沒能當面求教。後來輾轉求來他的微信,這下好了,有了零距離學習的機會。每天,無論多忙,總要抽空看看他的朋友圈,看他有無發些新作,又有點評了哪些書友印友。喜歡處,便點一個大大的贊!
鄒先生曾自嘲,去日本時間較長,國內知之者不多。然而,從我所認識的書法、篆刻愛好者及收藏者處了解到,大家不光知其名,羨其藝,很多人更對其磊落、平易、風趣的性格了如指掌。看來,他是咱們藝術界一個低調的「網紅」!今天,我們推出一期鄒濤先生的報道,文章是舊文,作品可是他朋友圈的新作,新鮮出爐,帶著清香!
——大美君
以古為師
文/鄒濤
替人做文字易,自述則難,猶如醫者替人看病一世,卻不能為自己號脈,其理一也。而遠居海外,欲請人做文字,亦須自述近況,真不如羅列數條來得簡單。
余旅日二十五年,雖常常回國,大多北京、浙江、上海數地,來去匆匆。北京乃餘八年工作之地,好友最多,常常想念,便赴北京相聚,又書畫篆刻展事、交流、出版等等,多半在北京,於是北京便成了必去之地;家鄉浙江,父母已老,身為人子遠在天邊不能盡孝,只能多回鄉探望,有歌名「常回家看看」是也;偶爾途經海上,拜見恩師韓天衡,請安求教,弟子本分。祖國河山美好,數十度遊歷,西南西北,江南華南,中原東北,意欲「搜遍奇峰打草稿」,足跡可謂遍神州。而回首望,平日交流者,大多為二十年前舊友,新朋卻少,餘生性認生大約避居他鄉太久,少有交流之故。當今書壇日新月異,新人高手輩出,余多不知,亦多不知余,大有被翻篇之感。友人勸說,爾當多在國內露露臉!誠然。
近年老友徐海常來走動,曾同刻印文「有好都能樂此生」,余雖蝸居一地,卻有雅好,故亦樂融融。王鏞先生為余題寫「有好都能樂此生」雲:「鄒濤豈止一好,而其樂幾何?」
余所好實多,書畫篆刻一好也,此為看家本領,自不待言。於書,真行隸篆,無不欲精研,小字精微,大字狂放,雖天資局限,正後天勤力彌補之中。篆隸書尤喜秦漢,欲出入秦漢,在秦篆漢隸間討生活。余又好秦印,常常仿作,自然少不了學習秦篆。初以為秦篆即李斯書,而後知《嶧山碑》、《泰山刻石》、《琅玡台刻石》、《會稽刻石》等或為後摹,或剝蝕漫漶,早已遠離原貌。杜甫有詩云:「嶧山之碑野火焚,棗木傳刻肥失真。」然而,秦所傳印章、詔版、權量、駰玉版等數量頗多,可窺出秦人篆書之半豹。此乃時代之幸,我等眼界開闊,過前人矣。隸草尤好簡牘,畢竟漢人墨跡,有筆墨可尋繹。彷彿之間,總以入古為先,未妄輕易出古也。常常於狂放時使出渾身解數胡寫一氣,以至於多有將俺歸類於「現代派」作手者。前與冬齡王老師、書揚梁兄在法蘭西展覽,法國前總統吉斯卡爾·德斯坦先生閣下蒞臨開幕,細細觀察每一件展品,於俺《小楷醉翁亭記》一作前駐足良久,且能指讀出不少,頗令人感慨。狂放大作,求其神態意趣,而精微小品,卻能普及百姓,亦雅俗之間也。細思量,其實俺骨子裡還是頗為傳統,乃至有些許「食古不化」傾向的。今年多作小楷,以隋唐為則,上追魏晉南北朝,下及明人。天衡師鼓勵云:「氣格高迥,不落明清」。余又生性好古,一來以古為師,總以為不入古便無以出新。近年受石開先生啟示,行筆緩緩,亦年紀到此,也該靜下心來了。趁眼力尚能持,手尚未抖,於是多寫些小字,以不至於將來欲書不能而後悔。
畫則好中西合璧,曾請日本富山一老紙工造專用唐人古法楮紙,此紙近百分百楮皮纖維,堅韌耐磨,渲染數度而不殘破,頗合吾畫意。色取藍調,蓋喜好青花之故也。單色畫雖不易,所繪山水尚能入眼,頗受人喜愛。有視此為「日本畫」者,余辯之曰:其一,岩彩作畫,在我國至少已經有一千五百年歷史。古有敦煌壁畫,後有永樂宮壁畫,都屬天然岩彩製作,故岩彩畫實為我國傳統。日本使用岩彩繪畫,歷史上以「琳派」最著名,也不過三四百餘年。其二,明治維新後,西方文明湧入日本,日人提出「日本畫」概念,以抵禦「洋畫」侵入。所以說,「日本畫」在當時是個政治概念,而非畫種!「岩彩」創作,只是材料種別,稱之為「日本畫」,實屬謬誤。俺雖不才,以岩彩作畫,也不以此等謬誤為理論基礎。至於繪畫技法,則盡量打破地域觀念,打破技法概念,更不受國別局限,「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此論影響俺一生。
篆刻研習最深,心得亦多。專著《篆刻津梁》(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一書,論述刻印方法,雖有好為人師之嫌,為好習印者提供經驗亦屬應該。余作印,儘力一印一面目,而不願雷同,無意「風格」。因此,古璽、秦漢印、六朝隋唐宋元印等等,悉為我用。風格雖異,卻力求印能入古。通常,三厘米以下小印,多以秦漢及先秦為法,而五厘米以上者,多以唐宋為法。何故?因先秦古鉩,秦漢官私印章,除個別陶印、烙馬印外,皆三厘米以下者,漢官更為規矩,皆方寸之間(約合現今2.4CM左右),私印則更小。其時,以印封泥之故,寸印以下最適。若作巨印,照搬秦漢古法,則只能放大古印。以俺多年刻印實踐,除南北朝官印適合放大處理外,兩漢印章放大後往往流於弱化、俗化。觀歷代印製,南北朝後紙張普及,以印封泥漸變為以印泥鈐於紙面,形式、內容已經完全改變,於是隋唐後印章巨大化,五厘米以上,乃至八九厘米者,而這不正適合我們作巨印之範本?印製如此,我等不可坐視歷史為無物。歷來研究家對唐宋官印有微詞,其基於方寸小印所作評論,非謬。而今日篆刻,牆面展示,方寸以上,甚至兩三寸者,大有人在,已非方寸所能限。故,尋繹古代印製,唐宋已開風氣,除九疊文篆有故意雷同之嫌外,大多數唐宋古印,尤其楷書印,極為生動而合於「筆墨當隨時代」之意。師其法,實乃遵循歷代印製,傳統法也。余喜而法之,樂此不疲。嘗與好友閑聊,嘆曰:知此者鮮矣。
金石書畫創作之外,余又好考據,趙之謙、吳昌碩、齊白石等金石書畫,秦漢古璽、文房雅玩,皆儘力收羅資料,以備學習研究。如學有心得,常撰成文論,得《中國書法》、《中國書畫》等雜誌助,賜版面發表。近年,榮寶齋《藝術品》、日本《書海》、《書21》等雜誌,約為撰文連載,月月新文,頗費精力。曾應劉正成之約,著成《中國書法全集?趙之謙》並附屬專著《趙之謙年譜》。而今,又著手《中國書法全集?文房四寶》卷,欲得附卷《雅室妙物---中國文人書齋清玩》,尚在努力之中。最棘手花大精力費工夫的還得說是正在著手的《吳昌碩全集》十二卷(暫定),已出版篆刻卷兩集,尚餘十集,日以繼夜地拚命中,不一一羅列。
余還好鑒賞。遇有稀罕珍玩,財力所能及,則縮衣節食竭力收歸九松文房。回顧所收書畫雅玩,總以喜好為前提。歷代文物千百萬,有「好」字緣分的並不多,且要喜歡,又系真品、珍品,還需財力合適,則很有局限。從前多收書畫印章,近年偏重文玩,亦因此而學到不少實學,又好現學現賣,服務於「文房雅玩」連載。
然一人之能力、精力、財力,畢竟有限。古人云:「偏工易就,盡善難求」,而餘生性多好,不偏工於一,求眾善更談何易。奈何,奈何。
鄒濤 於名古屋九松園
佳
作
欣
賞
鄒濤近作
精彩局部
鄒濤近作
精彩局部
鄒濤近作
精彩局部
鄒濤先生接受採訪
鄒濤,1962年生於寧夏,浙江衢州人,現居日本。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藝術院研究員、中國美術學院書法系特聘教授、《中國書法》雜誌編委、西泠印社社員。
1990年獲第三屆全國中青年書法家篆刻家作品展優秀作品獎、1991年第二屆西泠印社全國篆刻作品評展優秀獎等。入選第5屆、第6屆全國書法篆刻展,首屆、第三屆全國篆刻展,參加第一屆、第二屆流行書風展,中國篆刻藝術院歷屆國內外篆刻展覽,特邀參加第十一屆全國書法篆刻展等。2016年策展中國書法家協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且飲墨瀋一升--吳昌碩的篆刻與當代印人的創作》展覽學術活動,擔任學術主持。在中國美術館(1997年)、日本大本山相國寺承天閣美術館(1998年)等中外美術館舉辦個展十餘次,作品被中國美術館、中國藝術研究院、西泠印社、日本中京大學、日本成田山書道美術館、日本大本山相國寺等機構及個人廣泛收藏。著有《趙之謙年譜》(榮寶齋出版社)、《中國書法全集·趙之謙》卷(榮寶齋出版社)、《篆刻津梁》(人民美術出版社)、《書齋雅物--筆墨紙硯》(上海書畫出版社》、《雅室清賞--文房雜項》(上海書畫出版社)等。主編《吳昌碩全集》(上海書畫出版社)、《日本藏趙之謙金石書畫精選》(執行主編、西泠印社出版社)、《日本藏吳昌碩金石書畫精選》(副主編、西泠印社出版社)等,出版《鄒濤金石書畫集》(榮寶齋版社)、《鄒濤篆刻選》(榮寶版社)、《鄒濤九松園印選》(上海書畫出版社)等。
﹀
您可能也想看這
@大美書畫,讓藝術更親近。感恩您的點贊和轉發朋友圈!
@圖文原創,轉載請聯繫我們。(嚴禁盜圖、違者必究)
※謙和低調 磊落清彥
※只要我拿起筆,我就是最幸福的人
※對於周恩來,書法界至今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筆墨生情 清淡豁朗
※曹寶麟 習書十大語錄
TAG:書畫翰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