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話劇與電影的泰斗級導演——陳鯉庭

中國話劇與電影的泰斗級導演——陳鯉庭

陳鯉庭生於1910年10月20日,上海人。他是個棄嬰,親生父母的姓名和他的出生地都無法考證。但幸運的是,他的養父母對他非常好。養父陳鳳魁是浙江人,在上海經營錢莊,本來給陳鯉庭起名陳根福,送去私塾讀書後,私塾先生為他起名「鯉庭」,出自《論語 季氏》中的句子「鯉趨而過庭」,那是孔子調教兒子孔鯉的故事,要兒子先讀書再做人。陳鯉庭成績優異,但養父母卻不幸先後離世,將陳鯉庭交給叔叔陳根盛照顧。叔父雖然家境困難,卻讓陳鯉庭繼續讀書。將他從私塾轉入新式的飛虹國民小學讀書。後來叔父怕他放學後無人看管,又把他送入江陰縣長涇鎮一所寄宿高小住讀。

從這時候起,陳鯉庭就迷上了文學。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狄更斯的《塊肉餘生記》都是他喜愛的小說。同時,陳鯉庭還愛上了戲劇。他不光上戲劇課,上海演的所有話劇他都去看。《少奶奶的扇子》、《威尼斯商人》、《西線無戰事》他無一不看。而且他不光看,還很愛研究。這一時期他還讀了魯迅翻譯的蘇聯文藝理論方面的文章。1930年加入大夏劇社,翻譯了愛爾蘭作家格力高蘭夫人的劇本《月亮上升》。之後他自導自演,大獲成功,上海各個大學爭相上演。

《放下你的鞭子》劇照

同年,陳鯉庭來到南匯縣大團鎮小學教書。看到一群一群的難民沿街乞討,賣兒賣女,人間慘劇讓他陷入了沉思,是誰把中國變成這樣的?1931年夏,陳鯉庭回到上海,揮筆寫了一幕短劇《放下你的鞭子》,此劇可以說是「實景劇」的先河,最早在南匯惠南鎮的「十字街頭」進行演出,陳鯉庭安排演員穿插在看熱鬧的人群中,看上去就像是真實發生的事情。故事描述了一個賣藝的姑娘有氣無力的表演,一旁的賣藝老漢急得用鞭子抽打她。人群中一個青年跳出來大喊:「放下你的鞭子!」姑娘卻對青年說老漢是自己的父親,家裡鬧災荒,苛捐雜稅多如牛毛,兩人逃出來賣藝為生,父親鞭打自己也是讓自己好好表演賺錢糊口。說完父女抱頭痛哭,抱怨老天不公。青年說該抱怨的不是老天,而是那些造成人民流離失所的罪魁禍首。此劇在群眾中,在街頭表演,大大激發了人們的反壓迫反剝削的鬥志,讓大家團結起來堅決鬥爭。抗戰爆發後,陳鯉庭又把這個短劇稍作修改,根據需要把主題改成抗日,幾乎演遍全國,甚至演到美國白宮,和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一樣,成為中國人民抗擊侵略者的精神原子彈。

1932年,陳鯉庭在上海新亞中學任教期間,加入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組織並主持「駱駝演劇隊」,從事進步的學校戲劇運動和工人戲劇運動。可之後,國民黨文化圍剿不斷加重,黨的文化工作者被逮捕殺害的事件不斷發生,原來那種突擊性的宣傳演出已經進行不下去了。1934年,「左翼」決定成立「上海業餘劇人協會」這種表面上鬆散而又公開化的形式,即保存實力,又能達到反圍剿的目的。1938年,陳鯉庭同上海業餘演員協會組成救亡演劇隊來到重慶。在重慶,他為中華劇藝社、中國藝術劇社等導演了一系列暴露社會黑暗和宣傳抗日的話劇,如《欽差大臣》、《復活》、《結婚進行曲》、《歲寒圖》、《正氣歌》等。尤其是果戈里名劇《欽差大臣》在山城掀起一陣狂飆,借古諷今演出了國統區的腐敗沒落。同時獨特的「空間舞台」的舞台設計風格受到了同行和也喜歡話劇的周恩來的肯定,這成為他後來擔任《屈原》一劇導演的重要原因。

陳鯉庭與郭沫若(左)

執導郭沫若編寫的大型話劇《屈原》的成功,是陳鯉庭一生的驕傲。為了突出這台戲的核心段落「雷電頌」,他想出尚無先例的絕招——拆除台前幾排座位,安置一個相當龐大的交響樂隊,請人作詞作曲,由金律聲現場指揮,以氣勢磅礴的音樂烘托屈原吟誦的「雷電頌」。現在我們資料館有時也會請樂隊在台下表演,為電影進行配樂,每次場面都十分震撼。遙想當年,更是讓大家覺得十分新穎,每場都座無虛席,甚至過道上都擠滿了人,站著看戲。當金山、張瑞芳、白楊等大明星登上舞台,尤其是金山扮演的屈原在聲勢浩大的交響樂伴奏下,充滿激情地高呼:「炸了吧!炸了吧!」整個劇場都沸騰了。這台戲獲得空前的成功,它對「楚懷王」的揭露和批判刺痛了「攘外必先安內」的當局,一記又一記的響雷震撼了沉悶的大後方。

陳鯉庭的話劇總是有所創新,引人入勝。「國家有突出貢獻話劇藝術家」金獎的榮譽很好的證實了他的戲劇成就。同時,他在電影方面的成就也是不容小覷,「半生戲劇半生影」是對他最好的形容。

《麗人行》劇照

早在1932年,陳鯉庭就受夏衍邀請,在晨報上進行電影批評。此前,陳鯉庭翻譯過大量蕭伯納的戲劇文章,在社會上有較為廣泛的影響。他第一篇影評評的是蘇聯電影《生路》,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晨報》為其還開闢了專欄。與此同時,他又在《民報》上陸續翻譯蘇聯剛發表的普多夫的《電影演員論》和哥格蘭的《論表演藝術》,這些都有力地影響了三十年代左翼電影的創作和發展。

對於導演電影,陳鯉庭創作影片的主旨都是表達進步力量的社會聲音,現實性和批判性是其中的主導精神。最經典的還是田漢創作的電影劇本《麗人行》。該片是由田漢根據自己同名話劇改編的一部女性題材的影片,講述了在 1944 年日寇佔領的上海,金妹、若英兩個不幸婦女在愛國女青年李新群的幫助下走向新生的故事。新群是從事地下抗日鬥爭的戰士,有著堅強的意志和堅定的愛國立場;金妹是一個受了日本兵欺負又被丈夫誤解的不幸女性;若英貪戀生活享受,發現自己的丈夫是個漢奸而有所醒悟。

《電影軌範》一書

其實,陳鯉庭一生導演的影片並不多,新中國成立前拍過三部:《遙遠的愛》《幸福狂想曲》《麗人行》,新中國成立後拍過兩部:《人民的巨掌》《勞動花開》。但除了這些影片部部經典之外,他的理論知識也是無人能比。1941年10月,陳鯉庭出版了《電影軌範》一書,堪稱中國第一本較系統的電影蒙太奇理論著作。這本書分為三部分:緒論篇、分析篇和綜合篇。

緒論篇主要講述了電影美學的基本原理。陳鯉庭非常喜歡法國印象派的繪畫,認為印象派繪畫的理論某種意義上正好可以用來說明電影的特性,所以在緒論前他引用了塞尚的名句:「我不曾想摹繪自然,我只曾表現過自然。」藉以說明一個常識:拍電影是對現實的表現,而非描摹。

在分析篇里,他用兩個章節全面探討鏡頭的表現技巧和聲畫關係。諸如攝影機的距離和角度、畫面、光影、色彩、體積、運動,對所攝對象的歪曲、隱顯、重複、改變速度和態勢等等,還有效果音、配樂、主觀音、風格音等的各種作用。

陳鯉庭(後左)與陳白塵(前左)、於伶(前右)等

綜合篇是本書的重點,陳鯉庭也用了兩個章節來「綜合」電影的剪輯手段。一個是「連續的構成技巧」 ——康替尼迭(Continuity),另一個則是「對列的構成技巧」——蒙太奇(Montage)。與之前大家認為的不同,他將康替尼迭和蒙太奇進行並列論述。「不妨說,康替尼迭是電影構成技巧的初步認識與原則,而蒙太奇則是以蘇聯導演理論為基礎的、電影構成的進一步的理解與探討。因之不待說,前一種類型的連續構成技巧,其實也包含著後一種構成法所闡述的對列的構成原理,而後者所述的對列構成技巧,自也不容忽視前一種類型所確立的連續原則;二者在理論上互相補充,在實踐中不容偏廢。」

儘管陳鯉庭這本書具有譯著的性質,但是在對不同理論體系的整合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工作,使之「成為一種中國人能夠理解的電影理論體系」。這恐怕是這部著作最主要的理論意義所在。

陳鯉庭夫婦與女兒

解放後,陳鯉庭擔任天馬廠廠長,在他的領導下,拍攝了五十多部經典影片。如《女籃5號》、《大李、小李和老李》和《魔術師的奇遇》等影片。同時,他還很有前瞻性地支持導演中心制。他寫了一篇文章題目是《導演應該是影片生產的中心環節》。他覺得創作班底應該是相對固定的。如果一部戲結束就解散,然後靠行政指定導演誰來當,要重新磨合,這樣的方式不利於創作。所以天馬電影製片廠當時就成立一個創作室。這實際上和現在的許多知名導演,如張藝謀等有固定的創作團體是一樣的。

陳鯉庭百歲生日

1976年陳鯉庭任上海電影製片廠藝術委員會副主任。1981年任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委。歷任一、二、三、四次全國文代會代表,中國文聯委員,中國劇協理事,中國影協常務理事,全國政協第三屆、第四屆委員。2005 年在紀念中國電影百年華誕的系列紀念活動中,第五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主辦的中國電影榮譽評選活動中,陳鯉庭都被評為中國電影百年「百大導演」之一。上海電影評論學會宣布授予 16 位老一輩電影藝術家「上海電影傑出貢獻獎」,陳鯉庭為其中之一。

3部未竟作品留下畢生遺憾_邵嶺

陳鯉庭的戲劇電影人生_高小健

陳鯉庭生平大事年表_夏瑜

學者導演劇影大擘_有關百歲導演陳鯉庭藝術生涯的幾個章節_夏瑜

智者陳鯉庭的一生_老老夏

中國話劇與電影的最後元老_陳鯉庭_關捷

縱有波瀾_他總能波瀾不驚紀念著名戲劇_電影藝術家陳鯉庭_陳清泉

-END-

欄目編輯再說責任編輯汪憶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電影資料館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電影資料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