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倫敦驚魂記02:孫中山倫敦蒙難真相,並不是什麼綁架,而是一場誘捕

倫敦驚魂記02:孫中山倫敦蒙難真相,並不是什麼綁架,而是一場誘捕

(友情提示:全文約1500字,閱讀大約需8分鐘)

在《倫敦驚魂記01:全無革命者自我意識的輕率,導致孫中山在倫敦被綁架》中,我們曾經說到,孫中山對清政府必將逮捕他,置他於死地的決心估計不足。但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承認,雖然西方列強是用炮艦轟開了中國緊閉的大門,但的確也在客觀上給中國帶來了一些先進的理念,至少在抓捕孫逸仙此事上正是如此。儘管清政府早已完全掌握了孫逸仙的一舉一動,但在海外他們還是不敢肆意妄為,還是接受了文明的法則,嘗試著走外交途徑將其引渡。

當時擔任清朝駐英使館參贊的馬格里

這或許也能解釋為什麼清政府會特意指示駐英使館,而不是駐其他國家使館來負責抓捕孫逸仙的事宜:除了駐英使館開辦最早,工作能力最強之外,更為重要的是此時駐英使館的參贊不僅是一名地道的英國人,和英國外交部關係極為密切,而且還出身外交世家——這位名為馬格里(Macartney)的英籍參贊的先祖中,有一位就是在乾隆年間訪華的馬戛爾尼伯爵。

顯然,和其他充斥著只會八股文舊官僚的使館比起來,在這位既有人脈又有能力馬格里的主導下駐英使館,對於西方文明規則玩得更溜,外交能力也更強,自然地讓清政府將在海外逮捕孫逸仙的希望寄托在其之上。按清政府的指示,倫敦使館的任務是設法將孫逸仙合法引渡回中國。而作為一名富有經驗和理智的外交官,馬格里當然清楚在英國外交部在拒絕了清使館的引渡要求之後,逮捕孫逸仙就只是「明顯註定要失敗的行動」。但即便如此,清使館還是下定決心要設法逮捕孫逸仙,這隻可能是來自中方官員的壓力。

孫中山的老師,積極在倫敦蒙難中營救他的康德黎

據歷史學家黃宇和分析,當時的駐英公使龔照瑗因為一直沒有拿的出手的業績,對自己的「年終KPI考核」很是擔心,這或許就是促成他鋌而走險,決定借抓捕孫逸仙一鳴驚人的深層次動機,而作為下屬的參贊馬格里多半是出於「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的立場,不得不參與其中。不過也幸好是有馬格里的參與,才使得這場鬧劇最終能文明地收場,不至於鬧到無法交代的地步。

囚禁孫中山的英使館

1896年10月11日上午,在得悉孫逸仙有可能前往法國之後,清使館匆匆做出了要逮捕他的決定,甚至立即就在使館裡騰出了一間房子準備用作囚室。而對孫逸仙採取的行動更是猶如一部好萊塢大戲。

據孫在事後答記者以及他在英國財政部陳述時的說法,一切都發生得非常偶然:當時他正在街上走著,迎面來了一個中國人,先是問他是日本人還是中國人。在當得知孫是中國廣東省人之後,這名姓鄧的中國人——其實就是清使館的英語翻譯鄧廷鏗——非常高興地表示自己也是廣東人,並且憑藉著同鄉的關係迅速取得了孫的信任,然後又向他介紹了另外兩個中國人。

不久之後,鄧廷鏗就借故離去,而另外兩名中國人則熱情地邀請孫逸仙進門談談,在「沒有使用暴力,一切都是很友好的」情況之下,這兩人半推半拉地將孫逸仙拉進了門廊,直到孫聽見門在身後鎖上之前,他還將這兩人當作朋友!

紀念孫中山倫敦蒙難發生地的銘牌

就連孫逸仙也在最初的說法中也承認,他並不是在暴力的脅迫下進入清使館的,而是被半推半拉誘捕到使館中的。這種說法似乎也更符合邏輯,多半是出於馬格里的建議,清使館一開始就沒有考慮過使用暴力綁架方式來逮捕孫逸仙,因為這種嚴重觸犯法律的方式肯定是英國政府所不能接受的,但如果孫逸仙不是在暴力脅迫的情況下自己走進使館,則又是另外一回事情了。

倫敦蒙難記的手稿

按國際法原則,清使館屬於中國領土,只要孫逸仙自願進入清使館,那麼事情就變成了在中國領土上逮捕一名中國人,至少在法理上講,這是英政府是無權干涉,甚至有可能接受的。而從最初的報道和孫的說法上來看,清使館恰恰就是採用後一種更為狡詐的誘捕手法。

不過,即便是使館人員傾盡全力演出了這麼一出誘捕大戲來欺騙孫逸仙,但作為一個致力於推翻現政府的革命者,他未免也太過於缺乏警惕了。或許是為了掩蓋這個缺點,後世的一些傳記中出現了孫逸仙是被暴力綁架進清使館,或是他其實主動進清使館宣講革命道理,進行革命的挑釁而被逮捕的說法,但顯然都算得是一些事後的溢美之詞吧!

倫敦驚魂記01:全無革命者自我意識的輕率,導致孫中山在倫敦被綁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透視眼 的精彩文章:

倫敦驚魂記01:全無革命者自我意識的輕率,導致孫中山在倫敦被綁架
三國最坑隊友09:開局資源最好的袁紹,到最後是怎麼坑了自己三個半靠譜隊友的
三國最坑隊友08:這個人是出身最好官N代,坑過的隊友數量卻是三國之冠!
三國最坑隊友07:三國最勇猛卻最無謀的武將,是怎樣把隊友和自己都坑死的
三國最坑隊友06:都知道呂布是有勇無謀坑隊友,但你一定想不到他最坑的人居然是自己

TAG:文史透視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