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貴州這個村莊自古與世隔絕,現在依然保持著古代的生活習慣和習俗

貴州這個村莊自古與世隔絕,現在依然保持著古代的生活習慣和習俗

貴州省榕江縣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古村莊——大利村,這是一個傳統的侗族古村落,始建於明朝,距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全村一共兩部多戶人家全部都是侗族。由於地處深山之中,交通不太方便,這裡一直與外界有一定程度的隔絕。這也就間接導致了這個原始的村落時至今日依然保留著許多傳統的建築和原始的生活習慣,村裡的村民也依然有一種現代人很少見的古樸民風。

村子依山傍水而建,一條河流從村中穿過,四面是一年四季都鬱鬱蔥蔥的高山,村子裡的房屋全部都是青瓦木頭的吊腳樓。除了村子中心的一所小學,整個村子再看不到任何的水泥建築。

村子邊上一座已經沒有人居住的吊腳樓,下面是層層的梯田,上面是密集的樹林。

村民儲存糧食的糧倉也是這樣的吊腳樓。

在鋼筋水泥結構的樓房早已普及的今天,村子裡依然保持著原來的建築風格和習俗。現在蓋的新房也依然保留古代的建築風格,採用榫卯結構的木頭吊腳樓,與幾百年前村裡的第一座木樓的建築手法一模一樣。圖中,一位村民剛剛蓋起一座新房,村裡人都來幫忙扣瓦。

村子裡的村民相處融洽,誰家蓋新房幾乎全村有空的人都會開開心心的來幫忙,竣工之後主人家也會請大家一塊吃酒席。圖中,穿著傳統民族服裝的村裡的婦女們正由下往上站成一對往房頂傳遞瓦片,男人們都在房頂上扣瓦。

除了建築保留著原始的傳統之外,在村子裡還可以看到最為原始的織布方法。一位婦女將一個非常簡陋的織布工具綁在腰上,用身體的力量將線拉直,然後再由其他幾個人共同將這些手工做好的線一根一根梳理清晰。

最後她們是在這樣一個非常簡陋的完全用木頭打造的織布機上將布織出來,整個流程和方法都和幾百年前一模一樣。甚至她們工作在製作過程中所使用的一些工具可能也有著上百年的歷史。

村子的小路上晾曬著染好著的手工布。

這條從村子中間流過的小河,一位婦女正在河邊洗衣服,兩個小孩正在河中歡快的玩耍。

村子裡的小孩還在玩著滾鐵圈的遊戲,這個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流行的遊戲,現在怕是早已絕跡,沒想到在這裡還能看到。

村子裡的老人抽著用竹子自製煙桿的煙袋。

村民們將從山裡砍的竹子扛回家,這些竹子會被做成各種家用的物件。

村子裡一位悠閑的老人。

村子裡有一口古井,建於清代乾隆年間,至今還在源源不斷的流水,並且非常科學的採用了三級分流的布局:井水進入到的第一個水池最小,是可以直接飲用的水;然後流向第二個水池,稍微大一些,用來洗菜;最後流向最大的水池,用來洗衣服的。圖中,兩位村民正在兩個不同的水池中洗菜和洗衣服。

在村子裡還可以看到最早建於明朝時期和清朝時期的木頭吊腳樓,雖然過了幾百年卻依然還可以住人。整個村子都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也是全國歷史文化名村。不過,大利村還沒有像其他古鎮古村一樣被開發成旅遊景區。雖然險峻的盤山公路已經修建成了柏油路,但還是沒有多少遊客前往,甚至在村子裡都找不到一家飯館。#了解作者環遊中國的更多旅途見聞,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攝影人老酒(sheyinglaojiu)。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酒 的精彩文章:

從「人類起源」到「華夏文明」,一張圖片的改變
老人獨居兩百年木樓,做木匠四十年不用釘子,71歲頭上沒有一根白髮
九月的貴州梯田,山地中一層層金黃色稻田美的不像話
沒有喧囂和吵鬧,只有清晨的鳳凰古城才有這樣的詩情畫意
貴州千年古鎮——鎮遠,醉美貴州的最美夜景

TAG:老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