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國兆文化——歷史事件精編之三國、兩晉、南北朝(二)

國兆文化——歷史事件精編之三國、兩晉、南北朝(二)

桓溫北伐

桓溫在穆帝時任荊州刺史,握長江上游兵權,在攻滅成漢後,聲威大震。他企圖通過北伐,進一步擴大自己的權勢,於永和十年(354年)、十二年、太和四年(369年),先後三次進行北伐,總稱為「桓溫北伐」。第一次北伐時率軍四萬,攻入關中,進至長安附近,後因受挫於苻雄,同時軍糧不足,被迫撤軍。第二次北伐時,打敗姚襄,收復洛陽,屢請穆帝還都,但為士族所阻,遂留兵鎮守而還。不久,洛陽復為前燕攻佔。第三次北伐時,先是連戰皆捷,後因軍糧不繼退軍,途中為前燕擊敗。桓溫還朝後繼續專權,廢司馬奕,立簡文帝,以大司馬身份出鎮姑熟(今安徽當塗)。寧康元年(373年)病死。

淝水之戰

前秦苻堅統一北方後,想乘機攻滅東晉,便不顧王猛的遺言和其他大臣的反對,強征各族人民為兵,於太元八年(383年)發步騎兵八十七萬大舉南下。劉牢之在洛澗(即洛河,在今安徽淮南東)夜襲秦軍前哨獲勝,挫秦銳氣。謝石遂率晉軍抵淝水東岸,與秦軍隔河對峙。苻堅登壽陽(今安徽壽縣)城觀陣,見晉軍嚴整,遙望八公山草木,以為都是晉兵,始有懼意。秦晉相約在淝水西岸決戰,謝玄要求秦軍略向後移,苻堅企圖在晉軍半渡時加以截擊,遂揮軍後撤。但毫無鬥志的秦軍,一退便不可收拾,加上被俘的晉將朱序在陣後大呼「秦軍已敗!」幾十萬秦軍頓時潰散,自相踐踏,死者不可勝數,正是所謂「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晉軍趁勢猛攻,苻堅大敗,退返北方。不久,為羌族首領姚萇所殺。歷史上這一著名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役,被稱為「淝水之戰」。

侯景之亂

侯景原為北朝將領,因與掌握東魏大權的高澄發生矛盾,於太清元年(547年)獻河南十三州之地投梁。高澄為了挑起梁朝與侯景的矛盾,表示願以被俘的梁朝將領蕭淵明交換侯景,雙方重歸於好。梁武帝對此竟然同意。侯景本來就有滅梁之意,遂與梁宗室蕭正德相勾結,於次年八月反於壽陽,率部從採石(今安徽當塗)渡江攻建康,蕭正德開門迎侯景入城,侯遂立正德為帝。太清三年(549年)攻下建康台城(宮城),武帝蕭衍飢憤而死。侯改立太子蕭綱為帝(簡文帝),正德對被廢不滿,被縊死。接著,侯景在江東連年用兵,到處燒殺搶掠,長江中下游地區受到極大的破壞,建康幾成廢墟。大寶二年(551年)廢簡文帝,立蕭棟為帝,旋又廢棟自立,改國號漢,建元太始。552年,建康為梁將王僧辯、陳霸先攻破,侯景在逃亡時為部下所殺。歷史上把侯景叛亂的事件,稱為「侯景之亂」。

魏孝文帝改革

延興元年(471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嗣位,年僅五歲,由其祖母馮臨朝稱制。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緩和當時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對內政實行了一系列改革。太和八年(484年)頒行俸祿制(魏官吏原來沒有俸祿,任意向人民進行掠奪),禁止官吏私自加稅,統一財政收支。太和九年頒行均田制,實行新的租調製。次年建立三長制,由鄰、里、黨三長負責徵收租調,徵發徭役和兵役,加強對基層的控制。太和十四年(490年),孝文帝親政後又進一步進行改革。太和十七年從平城(今山西大同)遷都洛陽,以漢姓、漢語取代鮮卑姓氏、語言,革除鮮卑舊俗,注意發展農業生產。這些改革對於鞏固北方的統一,促進民族融合,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歷史上把拓跋宏親政前後所推行的一系列改革,統稱為「魏孝文帝改革」。

六鎮起義

又稱北魏末年北方邊鎮起義。早在北魏初年,為了抵禦柔然貴族的南犯,捍衛首都平城,北魏在北部邊界設置了沃野(今內蒙古自治區烏拉特旗黃河南岸)、懷朔令內蒙古自治區固陽北)、武川(今內蒙古自治區武川西)、撫冥(武川東北)、柔玄(今河北尚義西)、懷荒(今河北張北)等軍鎮,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但自遷都洛陽後,這些軍鎮的地位逐漸下降,鎮將任意霸佔土地,剋扣軍糧,奴役鎮民,階級矛盾趨於激化。正光四年(523年),柔然貴族進犯六鎮,大肆劫掠而去。懷荒鎮軍民要求開倉賑饑,遭到拒絕,遂殺鎮將於景起義。次年三月,沃野鎮士兵在破六韓拔陵率領下,殺戍主起義,佔領沃野,繼克武川、懷朔。接著高平鎮民也舉行起義,舉敕勒酋長鬍琛為高平王。北邊六鎮全被義軍攻佔。北魏統治者遂勾結柔然貴族,對義軍實行內外夾擊。孝昌元年(525年),破六韓拔陵兵敗犧牲,各鎮義軍相繼被鎮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