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我們正在見證中醫藥的消亡,僅以此文獻給相信中醫的人們

我們正在見證中醫藥的消亡,僅以此文獻給相信中醫的人們

談起現代中國的中醫,張曉彤先生的父親崔月犁部長更是繞不過去的人物,現代中醫的基石,皆由此處起。但現在的中醫藥發展卻並不盡如人意,如若中醫在西化的不歸路上回不了頭,你我將是見證中醫藥衰亡的一代人。

1.用所謂的有效成分來管理中藥——就是個笑話

中草藥現在存在的最大問題,實際上是管理的西化和監管的西化。中草藥是以藥性之偏糾正人體之偏,用的是葯的什麼?用藥物的四氣五味,溫涼寒熱、酸苦甘辛咸、升降沉浮來調整人體的不平衡,而不是用的它的化學成分。

現在一上手就要講中藥的有效成分,連藥典都是在寫西方所謂的有效成分。能荒謬到什麼程度呢?人蔘葉子所含的人蔘皂甙,比人蔘還多。那意思就是以後生病了吃葉子,別吃人蔘了!人蔘葉子能有人蔘的療效嗎?那不可能。

當年山東的老中醫,國醫大師張燦玾給我講了這樣的故事,他當年學醫用經典方的時候,他認為浮小麥沒有用,什麼是浮小麥?在一盆水裡把麥子倒進去,飄上來的就是浮小麥,其實就是癟麥子。那跟麵包的成分有差異嗎?就比麵包多點麩子,就是咱們的所謂全麥麵包。所以他就把這個方子里的浮小麥刪了。

結果這個方子開出去無效!後來把浮小麥加上了,效如桴鼓!老頭驚了,這是為什麼?浮小麥有效成分跟麵包一樣,你啃兩口饅頭是不是能把這個問題解決了?明顯解決不了。用浮小麥這味葯,用的是它的升浮之氣,現在的科學能解釋得通嗎?但臨床實踐中就是這樣。

所以你用管理西醫西藥的理念去管理中醫中藥一定出問題,你不尊重藥物的升降浮沉,不尊重藥物的四氣五味,這是中藥現在發展遇到的最大的障礙。

2.是我們中國人不行,還是中醫藥不行?

再一個呢,在監管上,現在什麼東西都卡得很死,實際上我們中藥這麼多年來是怎麼發展的?現在叫做院內製劑,實際上以前就像電視劇《大宅門》裡頭,那個葯怎麼研製出來的?攢出一個方子然後讓人關起來,大家試藥,如果服用後效果挺好。一推廣,就成了一個方子。實際上當然沒這麼簡單,它是經過一代代人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配出一個好方子,然後一代代人試出來。像同仁堂的那些中成藥,都是這麼出來的。

當時,在宋代的時候,有一個太平惠民和劑局,就是那時候的「葯監局」。他們出了一本書叫《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這本書收集了幾百個方子,這幾百個方子都是民間流傳的,然後通過他們認定這個方子有效,就把它收到書裡頭。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為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編寫,是全世界第一部由官方主持編撰的成藥標準。中醫方劑學著作,全書共10卷,附指南總論3卷。分傷風、傷寒、一切氣、痰飲、諸虛等14門,載方788首。所收方劑均是漢醫中藥方劑,記述了其主治、配伍及具體修製法,是一部流傳較廣、影響較大的臨床方書。書中許多方劑至今仍廣泛用於臨床,如至寶丹、牛黃清心丸、蘇合香丸、紫雪丹、四物湯、逍遙散等。

到了今天,這本書里的方子仍舊是好方。比如說牛黃清心丸,四物湯,逍遙散都在這本書裡頭。《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第一方叫「局方至寶」,現在我們叫至寶丹,我們配這個葯治了很多危重病人,看著人不行了,把我們裝的膠囊,送服三個下去,這人就救回來了。

我們中國是一個中藥大國,是中藥的發源地,但是這麼多年發展下來,到現在我國中藥在國際市場上佔多少份額?3%—5%,丟人!是我們中國人不行還是中醫藥不行?都不是,是政策出了問題,現行的政策把我們自己的手腳全捆住了。

現在的洋中藥呼嚕呼嚕全進到中國來了。咱們東北的吉林參拿到南韓,經過包裝就變成了韓國參,之後再以幾十倍的價錢賣回來了。你們怎麼能這樣呢?

所以在中藥的問題上,我認為關鍵問題是政策問題,政策不放開,中藥就死了,沒有生命力了。國家總是提倡創新,創新來自何方?中藥的創新來自於民間,來自於一個個診所,一個個的醫院,一個個的老中醫大夫!

現在這些老中醫大夫越來越少了,平心堂這十七年走了十五位老先生了,這些位老先生哪個人手裡都不下5到10個好方子,都是自己一生中攢出來的東西,是集一生的心血,一生的精力研製出來的這些東西,因為政策不讓開發,全被帶走了。為什麼?就是因為我們現在的政策,完全是用管理西方醫藥的方法來管理中醫藥。

3.西方醫藥管理的成功嗎?

從1835年到今天,西醫在臨床上用過了多少種西藥?用過七千多種,而現在臨床上還在用的不到1000種。其他的6000多種哪去了?全因為毒副作用、抗藥性等原因淘汰掉了,所以西方的這套審查、實驗、推廣藥物的系統並不成功。為什麼?因為它是在老鼠身上試出來的,不是在人身上試出來的,到了人身上一試,沒用了。而我們的中藥完全是人身上試出來的,他們說我們不人道,其實不是。西醫在老鼠身上試完藥物,就往人身上試,這就是人道嗎?把人視同老鼠,人道嗎?

實際上很多中醫都是先拿自己試,然後家人試,親戚朋友試,試完了覺得不錯,然後病人患者試,都試好了,判斷這是個好葯,方子再修改修改,不斷地完善,最終成為一個很好的中成藥。

所以,為什麼我們幾千年前的葯到今天還能用?原因就是它不是用西方的這種醫藥管理體系弄出來的,是我們自己中醫的這套從群眾中,從實踐中成長起來的這種體系開發出來的東西,我們研製出來的葯,第一安全,第二實用。

但我們這麼好的傳統的東西,現在沒有人去繼承,而是把這套東西否定掉,撿一個西方的破爛來管理我們的中藥,所以我們中藥到現在,日子越來越難過。

4.中醫後繼無人

中醫的命是什麼?大家認為中醫的命就是中醫有悠久的歷史,有文化的內涵,中醫為中華民族的繁衍立了多少功。大家都這樣認為,那中醫就不滅亡了嗎?如果沒有人信中醫藥了,中醫藥已經沒有療效了,全都西化了,不亡還等什麼呢?中醫真正的命是療效啊!

平心堂這17年走了15個老中醫,現在沒有人能補上來。中醫藥大學的學生補不上來,我就去社會上找,也找不來有那個水平的。

焦(樹德)老一走,強直性脊柱炎沒有人能治得象焦老那麼好。焦老一走,治這個病的療效也就帶走了。

現在好多正骨祖傳的東西全丟了,原來我們劉寶琦大夫,還有他父親劉秉乾的祖上是跟著努爾哈赤進關來的,馬背上的骨科大夫。那骨科大夫真厲害,劉寶琦行醫的時候,一個患幾十年的尺橈骨分離症的病人,手都變形了,從十來歲開始不能摁東西,不能擰手巾。我在現場眼見他一摁一擰,胳膊就平了。幾十年的病痛,瞬間就給治好了,病人高興得都跳起來了。

還有一個中年女教師頸椎全脫位,脖子已經沒有支撐了,是拿8號鉛絲把頭牽引著才能出來氣。從山東一路走來,所有的醫院都不敢收,因為治不了,治不好就是一個高位截癱。到了劉寶琦這,他一隻手拽著牽引的鉛絲,另一隻手在她脖子那一抖,那病人就開始叫。我說這下壞了,弄一個高位截癱,結果病人後面立馬接了句話,「我脖子有勁兒了!」。

可這些醫療技術因為沒有傳人都失傳了,多可惜啊!就像剛說的這種情況,到西醫那怎麼治?打鋼板弄鋼釘,花好幾萬做大手術,弄不好就高位截癱。正骨手法呢?從前到後一共花了不到300塊錢,還給她把所有的能用的好葯全用上了,這膏藥那膏藥能用的全用上了,連診費帶藥費不到300塊。

中醫多神奇啊!這麼好的東西,丟了!為什麼?——政策種種限制,不讓人家行醫。沒有學歷,沒有各種證明就不給發醫師證,他們行醫都算是非法行醫,就更不用說傳承帶徒弟了。民間那麼多醫生,一個醫師法下來,(官方)還宣揚一年查出了12萬非法行醫的。中醫基層一共有多少大夫啊?這12萬不就是把基層中醫滅完了嗎?

現在一個鄉都沒有個好中醫。樊(正倫)教授回寧夏去他插隊的地方,一晚上給那個縣的鄉幹部、縣幹部看病,看到晚上12點多。為什麼?因為一個縣都沒一個像樣的中醫。中醫後繼沒有人了,還怎麼談發展呢?

2003年中醫治「非典」,效果確實非常好。那幾個隔離區的人員把中藥成車拉走,然後在食堂的大鍋里熬,不僅「非典」疑似病的全沒了,連有點咳嗽的病人都給治好了。但是你說上「非典」前線,中醫能不能上?能上!醫生去了以後號脈開方子能不能解決問題?能解決!可問題是誰去啊?人呢?你不能讓七十多歲的老大夫再上前線吧?!

中醫不是不成,中醫是一個很好的東西,但是沒有中醫大夫了。所以現在這麼好的東西要失傳了,非常可惜!

建國初的時候治流行性腦炎,那時候蒲輔周在世,周總理從故宮把犀角拿出來,讓他們做葯治腦炎。那是蒲輔周那一代人,能解決問題,馬上全國辦班推廣。但是現在再出問題,誰還能辦得了?人呢?沒有人了。以前別的國家總統出了點兒問題,中國派個中醫大夫,去了就把他的病治好了。現在呢?沒有人了。

現在就光是一個治不孕症,還有幾個人會治?不久前柴(嵩岩)老剛治好一個,病人去某大醫院,最高級的專家檢查完了,告訴她根本不可能生孩子,跟她說了一大堆婦科病。最後病人沒辦法來找柴(嵩岩)老,被柴老治療後懷了孕。之後去那家醫院做了檢查,又跟她說這孩子不能要,如果生出來孩子將來一定會有很多問題,必須馬上做引產。病人沒聽醫院的,回來找柴老堅持中醫治療,前幾天生了一個健康的胖胖的大兒子。

可問題是這樣的中醫全國還有幾個?全國像這樣的大夫連5個都找不著了,還怎麼可能發展中醫?按道理說,這樣的大夫每個縣最少應該有一個。但現在面臨後繼不是乏人,而是後繼無人!

5.毫無建樹的中醫科研

我們的中醫教育花了多少錢,培養的是西化的人才,培養的是中醫掘墓人。所謂的中醫科研也是問題重重,據有關專家說,把解放以來中醫科研的所有的課題加以梳理,中醫科研花了那麼多錢,真正屬於中醫的,能算作是中醫科研的只佔3%!

其他的都幹什麼了?只是驗證對西醫有什麼好處。全都不是中醫科研,而是研究中醫。花了那麼多錢,卻沒有在中醫的發展路上做出成果。

什麼是發展?就像金元四大家,他們就是在發展中醫,他們在前人的基礎上把《黃帝內經》、《傷寒論》的內容加以提高,將一個個當時的疾病攻克,一個個疾病譜解決。就像吳又可把溫病解決得很好,在井裡放葯治流行病。相比之下,現代中醫科研連這些都不如。

現代中醫從理論到實踐,從基礎到臨床,全都沒有去好好研究,花了那麼多錢卻又幹了什麼呢?造成了中醫「醫教研葯」全面西化的現狀。歷史上那麼好的知識,比如五運六氣卻被當作封建迷信給扔了?!

我現在寄希望於《中醫藥法》,可是現在這個《中醫藥法》很不盡如人意,仍舊是掛著很多西化的東西,好在最近首長談話不再提「中西醫結合」了,這是真的解決了一個很大的問題。

對於《中醫藥法》法,我做了很大的努力,不斷地寫信,雖說仍不太滿意,但總比原來的好一點兒。所以我跟周兵總導演商量著要做中醫的紀錄片,讓《千年國醫》來挽救中醫,把真正的中醫傳播出去。因為這個事情現在真的是迫在眉睫了,而且難度非常大。從了解中醫,理解中醫,再去傳播中醫,這是一個非常難的過程。因為了解中醫這第一步就很難。

所以你要管理中醫,不懂中醫是管不了的。中醫確實是很難,咱們平常講執簡馭繁,覺得中醫是太容易了。我現在教你扎針,學上幾針今天下午就可以給人治病,簡單得一塌糊塗。但是中醫背後高深的理論和完整的系統,你要是不懂不可能成為一個好大夫,學個匠容易,學個醫太難。因為中醫要調整的是運動中的三個大圈子,人和自然的圈子:風寒暑濕燥火;人和社會的圈子:喜怒憂思悲恐驚;人自身的圈子:肝心脾肺腎。你要把這三個運動著的大圈子調和諧了,那真得有點本事。

所以每一個中醫看一個病相當於撰寫一篇文章,完全是一種精神高度集中地推理。所以當一個好的中醫大夫,培養一個好的中醫大夫,真是太難了,而現在恰恰是在這些問題上沒有人管,政策扶持不到位。所有的《醫師法》也好,《藥品法》也好,嘴上喊著中西醫並重,支持中醫,實際上都在滅中醫。

6.醫德之不復

關於醫德的問題,我有一個深刻的感悟:一個醫生的人品好、醫德好,他的醫術就上得去,醫術跟醫德緊密相關。醫德不好,人品不好,醫術就一定上不去。所以醫德就是醫患關係的核心,即療效的關鍵問題。如果說醫德好醫術高,能夠幫病人解決問題,而價錢又非常合理的話,就不會有醫患糾紛。醫生給病人看病,幫他解決了問題,怎麼會有糾紛呢?

但現在很多醫生職業道德都是擰著的,療效差,治不了病,之後還把責任推給病人,診費又收得很高,不產生糾紛是不可能的。

我們的費老(費開揚)就很讓人感動。老先生九十多歲了,他跟我們說自己也幹不了幾年了,把原來戴季陶那時候給他簽的行醫執照送給了我,說這也就是個歷史,現在有這個行醫執照的我估計已經沒有幾個了,他當時放在箱子底沒被抄走,自己也沒燒,就留下了這麼一個中醫文物。然後他還把我們去年給他頒發的「月犁傳統中醫獎」的獎金送了回來,幾萬塊錢啊,連封都沒拆,他說我不要這個錢。

還有調診費的事兒,我們跟他說了很多次,他也不讓漲。他跟病人說:「所有的病我只能治好40%,你不要想著我就能把所有的病、所有的病人都能治好,你吃我的葯試一試,吃得好呢,就再接著吃幾副,吃得有問題呢,你下次來我再幫你調整。」

這是什麼樣的醫德?什麼樣的人品?既不要名也不要利。評「大醫」,他根本連問都不問。你給錢,他原封不動給你退回來。這樣的人品和醫德,有可能產生醫患糾紛嗎?而這些無形的存在就是中醫最傳統的東西。

所以我的員工進來平心堂以後,第一件事就是背孫思邈的「大醫精誠」——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媸,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亦不得瞻前顧後,自慮吉凶,護惜身命。見彼苦惱,若己有之,深心凄愴。勿避險巇、晝夜、寒暑,饑渴、疲勞,一心赴救,無作功夫形跡之心。如此可為蒼生大醫。反此則是含靈巨賊。

平心堂所有的員工,都必須會背。為什麼?因為我們中國的這些傳統的東西真的比現在很多思想教育都要高得多,有非常深的內涵,不只是教你怎麼做醫,還教你怎麼做人。醫患糾紛的關鍵問題就是大夫沒學會做人。

現在有些年輕大夫還沒學會做人呢,就想成名,就想賺錢,這根本不可能。診費提了還要再提,今天到網上宣傳,明天上電視宣傳折騰,後天又這講那講,就是炒作忽悠。要想解決這種問題,必須把中國的傳統文化恢復回來,中醫就得講中國傳統。不用南丁格爾,我們中國的這個精神不比她低。現在就是什麼東西都是跟西方學,學來學去學得不倫不類,自己的東西丟了,人家的好東西也沒學來。

現在的關鍵問題,就是保持和發揚中醫藥特色,我就是認準了,只要堅持下去,中醫還能活,中藥還能興!不堅持傳統,基本上就算走到頭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俠醫世家 的精彩文章:

寒露節到了,這天以後,兩件事不做,比吃什麼、練什麼都保健
醫生給你開藥的時候,一定不會告訴你的秘密,看後大吃一驚
血栓是隱蔽殺手,99%的血栓無徵兆,老中醫推薦簡單實用防栓法
中國第一壽星,130歲老人的長壽秘訣原來這麼簡單
104歲老人身體倍兒棒,只因最喜歡吃一物,廚房裡都有

TAG:俠醫世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