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宋代六大民窯特徵詳解

宋代六大民窯特徵詳解

福建省建陽窯(1)

在宋代以盛產黑釉瓷而聞名於世。在古籍中稱為「烏泥建」、「黑建」、「紫建」,日本人稱之為「天目」。

明 兔毫建盞

宋時盛行「鬥茶」,由於黑瓷能清楚地觀察茶麵上白沫的變化情況,所以建盞大受歡迎。黑瓷中又以兔毫斑最受人們鍾愛。這和瓷器的釉面顏色紺黑如漆,溫潤晶瑩,釉面上布滿密集的筋脈狀白褐色紋飾,猶如兔子身上的毫毛一樣細,閃閃發光。用兔毫盞沏茶,兔毫花紋在茶水裡交相輝映,令人愛不釋手。歷代都有人對此進行論述。宋徽宋趙佶說:「盞以青綠上為,兔毫為上。」蘇東坡在《送南屏謙師》沖云:「道人繞出南屏山,來試點茶三昧乎;忽驚午盞兔毫斑,打出春瓮鵝兒酒。」楊萬里也有「鷹爪新茶蟹眼湯,松風鳴雪兔毫霜」之說,對兔毫斑建盞作了形象生動的描繪。

以上介紹的帶有「兔毫斑」的建盞是窯變所致,人力強求反不能達,在當時也不可多得,而今成為稀世珍寶。

建窯原是江南地區的民窯,北宋晚期由於「鬥茶」的特殊需要,燒制了專供宮廷用的黑盞,部分茶盞底部刻印有「供御」或「進 」字樣。它的胎體厚實、堅緻,色呈淺黑或紫黑,器型以碗、盞為主。

北方青器耀州瓷(2)

耀州窯位於陝西省銅川市黃堡鎮,銅川舊稱同官,宋時屬耀州,故名。它是北方一個巨大的燒造青瓷的窯系,為北方民窯中的佼佼者。

耀州瓷缽

耀州窯早在唐代就已生產瓷器,北宋時期是耀州窯的黃金時代。其間在耀州境內窯場林立。據《同官縣誌》記載:「南北沿河十里,皆其陶冶之地,所謂十里窯場是也。」耀州窯古址附近,一塊元豐七年(1084年)德應侯碑文中說,耀州瓷「巧如範金,精比琢玉,始合土為坯,轉輪就制,方圓大小,皆中規矩,然後納諸窯,灼以火,烈焰中發,青煙外飛,鍛煉累日,赫然乃成。擊其聲,鏗鏗如也,視其色,溫溫如也。」這是對當時耀州瓷製作和瓷器質量的生動寫照。

北宋耀州青瓷的胎色為灰褐色,釉面光潤肥厚,釉色青綠,微顯黃色。器底胎釉交接處呈現黃褐色,這是鑒別耀州青瓷的最主人依據。它的裝飾技法主要是印花和刻花,也有剔花及劃花等。花紋有蓮花、纏枝花卉、波浪紋、魚鳥紋等。刀法熟練,刀鋒圓活,犀利有力,主次分明。主花紋的刀鋒較深,陪襯部分刀鋒則淺,均有一定傾斜度,層次清楚,立體感強,具有淺浮雕的藝術效果。這些都是耀州青瓷鑒定的要領。

耀州青瓷的器型較為豐富,以碗、盤、瓶、罐、盆、爐、壺、缽等日用瓷為主。

樸實粗放磁州窯(3)

河北省磁縣的觀台鎮古屬磁州,從唐代起,這兒就有陶瓷生產,名為磁州窯。

宋 磁州窯白地褐彩金錢紋梅瓶

磁州窯產品是宋代民間瓷窯的傑出代表。產品大多是日常生活用品,尤以瓷枕造型最為豐富多彩。生產的瓶、壇、壺、盆造型莊重大方,注重功能性與形式美感。裝飾以鐵鏽花、刻劃花為主。一種白地黑彩的裝飾異常醒目,它把制瓷工藝和書畫藝術結合了起來,畫面生動活潑,線條流暢,形成了磁州窯的特色。此外,還有白釉劃花、白釉剔花、白釉紅綠彩、珍珠地劃花、白釉褐斑、綠釉黑彩等,品種繁多,這是其它產瓷區無法比擬的。表現題材有人物、動物、花草、蟲魚等,具有濃郁的民間氣息,格調樸實粗放。磁州窯匠師往往將日常生活的感受概括起來,用簡潔的筆法畫在瓷器上,富有生活情趣和幽默感。

磁州窯瓷器的胎質有兩種,一種質地堅硬、細膩,胎呈灰白色;另一種質地粗松,胎呈紅褐色,白釉中有的呈奶白色,似有油性,不透明,釉層均勻、無淚痕,還普通使用化妝土。

自然天趣吉州瓷(4)

吉州瓷是我國宋代著名的產品。它始創於唐,因位於江西省吉安永和鎮,吉安古稱吉州,故得名。

宋 吉州窯梅花紋梅瓶

吉州瓷中尤以宋代黑釉瓷最為有名。其胎骨粗松,體質厚重,釉色深者如漆,淺者似醬,紋樣有灑釉、木葉、剪紙貼花、彩繪、剔花、玳瑁、素瓷等。這些裝飾的構思新穎、別緻,在宋代各產瓷區中獨樹一幟。

剪紙貼花是廣大農村在喜慶佳日時用來裝飾居室的一種民間藝術,吉州窯工匠把它成功地移植到黑釉瓷上,看來賞心悅目,別具一格,這是我國制瓷史上的一大發明。常見紋飾有雙龍、雙鳳和長命富貴、金玉滿堂等。一種以黃黑兩種顏色仿玳瑁甲殼的釉色,在吉州窯也有生產。玳瑁釉是一種窯變花釉,呈色變化無窮。據馮先銘先生考證,建窯遺址尚未發現「鷓鴣斑」花釉,這種釉面呈現像鷓鴣胸前羽毛般的斑駁燦爛顏色,應為吉州窯製品。玳瑁釉茶盞在宋初就已有生產。

吉州窯瓷器的施釉甚不規則,往往胎腳和圈足露出胎骨,露胎處可見修胎時不工整的刀印痕迹,顯示出生硬的稜角。這是鑒別吉州窯的重要特徵,而仿品則修胎平整,沒有民間自然粗獷的味道。

明澈麗潔影青瓷(5)

影青瓷又稱青白瓷,是宋代江西景德鎮制瓷匠師的一大創造。其釉色青白雅緻,釉面明澈麗潔,胎質堅緻膩白,色澤溫潤如玉,所以歷史上有「假玉器」之稱。南宋李清照在《醉花陰》中有「玉枕紗櫥」之句,玉枕指的就是青白瓷枕。元代的青白瓷產品有的還印有「玉出崑山」和「玉出昆岡」銘款。

影青釉自在觀音

宋代景德鎮的青白瓷以湖田窯燒制的為最著名,其次有湘湖、勝梅亭、柳家灣等窯。當時的品種有碗、盤、瓶、罐等日用器皿。北宋前期的青白瓷並無花紋,以器型的規整和玉一般的釉質取勝。中期以後,它的裝飾以刻花為主,兼有印花、淺浮雕、鏤空、堆塑,色調雅緻大方的青白瓷釉里藏花,若明若暗,給人以無窮韻味。

青白瓷曾風靡一時,營銷海內外。據宋人《東京夢華錄》記載,當時京都汴梁與臨安都有專門出售白瓷的店鋪,出售供都城人們日常生活中飲食、飲茶及飲酒的器皿。趙汝適《諸蕃志》記述我國當時陶瓷器對外貿易的情況,其中有在「 婆」等地番商用青白瓷器交易的記載。汪大淵在《島夷志略》中也有瓷器對外交易的記載,如與「無枝撥」「貿易之貨,用西洋布、青白處州瓷器、瓦壇、鐵鼎之屬」。

宋代景德鎮的青白瓷由半透明的釉,發展到半透明的胎,這在我國瓷器發展史上是一個飛躍。由於青白瓷製作的豐富經驗,為以後青花瓷的出現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名噪中外龍泉窯(6)

浙江龍泉青瓷源出北宋早期。宋室南遷後,士大夫雲集臨安(今杭州),出現了偏安的表面繁榮。為了滿足上自達官貴人,下至庶民的需要,龍泉瓷工吸取了歷代名窯的優秀傳統技藝,燒制出精緻優雅的瓷器,把青瓷生產推向一個全盛時期。那時甌江兩岸群窯林立,煙火相望,江上運瓷船舶往來如梭,單是目前發現的古窯遺址就有200餘處。

明 龍泉窯線條罐

傳說中的龍泉哥、弟窯中的弟窯,即是龍泉青瓷窯,被譽為宋代民窯巨擘。16世紀末期,當龍泉青首次出現在法國市場上時,它的瑩體玉質使法蘭西人驚嘆不已。風趣的巴黎人將青瓷的美色與當時風靡歐洲的名劇《牧羊女》中主角雪拉同的美麗青袍相比擬。稱為「雪拉同」,這一親熱美好的稱謂一直沿襲至今。此時的青瓷由福建泉州出發,向東南亞的緬甸、印度等地輸出。明代鄭和下西洋時,又把龍泉青瓷散布到南亞、波斯灣、非洲東岸等地。從此,龍泉青瓷就成為聞名世界的珍品了。

龍泉青瓷的瓷胎堅硬細密,以白色胎為主,由於燒成溫度的差異,又有深灰和淺灰色的瓷胎。其釉色以梅子青和粉青最佳。南宋以後龍泉釉料屬於石灰鹼釉,這種釉的高溫粘度大,流動性差,施釉較厚,有較強的玉質感。在放大鏡下可見大量均勻密布的微小氣泡。

北宋早期龍泉瓷的產品風格相似於越窯。燒制的器物胎體粗重,釉色淡青。中期釉色轉為青黃,產品以碗、壺、杯、盤等日常用瓷為主。裝飾採用刻劃花。圖案有花卉、水波、游魚、雲紋等。南宋是龍泉青瓷的鼎盛時期。當時器物甚多,除日常用瓷外,還燒制各種瓶、鬲、觚、鼎、爐等。器物造型古樸,器底與圈足製作規整,具穩重感。裝飾方面北宋以刻劃花為主,南宋前期尚有刻劃花,後期已無,而以青玉般釉色取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收藏感悟 的精彩文章:

中國仿古瓷的歷史條件及方法
鈞窯瓷鑒定的進一步研究
鑒寶現場 青花山水人物紋鳳尾尊

TAG:收藏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