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茶與畫的相遇

茶與畫的相遇

茶與畫的相遇

茶與藝術有著密切的關係,那是茶與藝術的融合。在讀葉梓先生的《茶痕》時,忽然就明白了茶與藝術的關係或許更為多樣化,單單是從繪畫的角度來研究不同的茶風和茶俗,以及由此演繹的茶文化,也有了更多的趣味。

中國是飲茶最早的國家,留下的茶詩茶文茶賦可謂數不勝數,繪畫方面也有不少的記錄。如閻立本的《蕭翼賺蘭亭圖》、趙孟頫《鬥茶圖》、金農《玉川先生煎茶圖》等等,都各有風姿。如「最早的茶畫《蕭翼賺蘭亭圖》的左下側,有一茶床,就是陸羽在《茶經·四之器》里提及的具列,專門用以擺放茶具。具體的茶具,有茶碾、茶盞托及蓋碗各一。自此以後,凡有茶畫,則必有茶具」,且「幾乎在所有以茶具為題的畫作里,都配之以梅,或者菊」,可從飲茶的場景來看,在不同的時代,飲茶人的著裝、姿態、環境也有差異,但就內容而言,是與當時的背景吻合的。從這些細節著眼或許就能讀懂茶史的更多內容。

這些,是葉梓觀察的獨到之處,他將飲茶的種種場景與繪畫結合起來,就構成了全新的解讀。但他不是純粹從歷史或民俗的角度去觀察,也並非著眼於學術研究,而是強調通過茶與畫和古人的心氣相通,如倪瓚的「《安處齋圖卷》里,僅為水濱土坡,兩間陋屋,一隱一現,旁植矮樹數株,遠山淡然,水波不興,清雅的格調與疏林坡岸、淺水遙岑極為契合,清遠蕭疏,簡樸安逸。」這真讓人有幾分發幽古之情。

茶之於日常生活,不只是閒情逸緻,也還有更多的茶俗在其中,如文徵明有不少茶畫,名氣最大的莫過於《惠山茶會圖》。這說明,早在明代,惠山就已進入文人的視野,常常三五相邀,在那裡臨山憑水,娛目養心。這雖是文人雅士於惠山一角竹爐煮茗茅亭小憩的片斷,卻與當下的茶風有所不同。試想,你坐在茶樓里,喧鬧可能遮擋了自然山水的清音。現代社會的便捷所帶來的和失去之間做比較的話,或許失去的更多一些了。

茶與畫的相遇

在當下的生活中,我們回頭再看這些茶畫,再回頭讀一讀那些小品散章,都覺得古人的情趣和性情,是浪漫、奔放的,或含蓄而又富有情味。所謂懷古就是懷念那一段逝去的美好時光。今天我們固然也在喝茶,哪怕是在長亭外,古道邊,豈又能體驗出了那情懷呢?對著《茶痕》,我倒真覺得活在當下,看上去是豐富多彩的生活,卻是太粗糙了,境界啦哲學啦,都似乎是遠去的事物,以至於在讀畫時,都會有些憂傷湧現出來。

以散文的筆調再現喝茶的場景,同時打通藝術的界限與隔閡,從不同的時代出發,不管是鬥茶,還是煮茶,還是茶與琴的聯合,都在傳承著茶的精神:有無窮之味。這正是《茶痕》帶給我們的啟示。

茶與畫的相遇

葉梓先生在後記里說,「所謂人生,也就大抵如此了:一杯茶,幾個朋友,讀書、寫字、閑逛,一晃,人生的暮年就來了」,這種感慨是讀畫的結果,也是茶與畫相遇所產生的美好所致。當我們平靜地喝一杯茶,不去思想萬物,不去看那些茶中的藝術,可能就不會生髮出這種感慨。但這卻在提醒我們,應該珍惜的是我們的日常生活,它也有美好也有憂愁。只是我們少了關注,才對生活的浮誇,多了些欣賞吧。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此文章為英德姐妹茶莊的懂茶妹(honghong999888777)原創,轉載請說明,特此聲明!】有任何問題直接留言或加懂茶妹交流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南茶語 的精彩文章:

喝茶有的是學問,長點心!
有一種情懷,叫做秋茶!
大觀|豐子愷最美茶漫畫,清茶一盞也醉人!

TAG:江南茶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