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三十餘被殺,他悲憤莫名,以含血淚之墨,寫出了天下第二行書
秦人蒙恬發明毛筆、東漢人蔡倫發明紙張,為書畫藝術提供了巨大的發展前景。
而經過蔡邕、鍾繇等人的引領,魏晉之後,書法煥發出其獨特的藝術魅力,讓越來越多的人沉醉並投身於研究之中。
到了東晉,一代書聖王羲之橫空出世,其書法作品,成為了中國書法界的典範和坐標。
而王羲之的作品之中,又以《蘭亭序》為冠。
《蘭亭序》誕生於東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
該日,王羲之與謝安等四十一名高潔之士,在山陰(今浙江紹興)蘭亭修禊,舉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詩會:置酒觴於清流之上,任其漂流,停在誰的前面,誰就即興賦詩,詩不成則罰酒,所謂「曲水流觴」是也。
詩會結束,謝安將當日大家所賦37首詩結集,王羲之乘酒興作序,成千古絕響——《蘭亭序》。
序記蘭亭山水之美和聚會詩酒之歡,含生死無常之慨,卻又清新脫俗,駢句多卻不拘謹呆板,堪稱絕妙好文,被清人吳楚材、吳調侯錄入《古文觀止》。
不過,《蘭亭序》最大的成就,不在文章文采,而在文字書法。
《蘭亭序》寫於醉後酒興勃發之際,行書字體,共28行,324字,章法、結構、筆法巧奪天工,字體瀟洒流暢,氣象萬千。
後人稱此神作是「清風出袖,明月入懷」。
王羲之後來挑戰自我,又寫了幾篇,再達不到如此神韻,只好悻悻放棄,感嘆說:「此神助耳,何吾能力致。」
此作因此被歷代書家推為「天下第一行書」。
既是「天下第一行書」,則為高山仰止,無人可以超越,後世再有神作出現,只能冠以「天下第二行書」、「天下第三行書」之名。
那麼,寫出「天下第二行書」的人是誰呢?寫「天下第二行書」作品的背後又有什麼樣的故事呢?
這個人,自然得是書法界的一代宗師,但其寫出「天下第二行書」,卻讓許多人感到意外。
書法界宗師,除書聖王羲之之外,還有四位泰斗級的人物:顏真卿、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
不過,這四個人主要以楷書見長,並稱「楷書四大家」。
其中第一位:顏真卿,為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楷書雄秀端莊,結字由初唐的瘦長變為方形,用筆渾厚強勁,貌似肥胖,卻有筋骨,有鋒芒,大氣磅礴,極具盛唐氣象。
俗話說,字如其人。
顏真卿生得體型肥大,卻有筋骨,有鋒芒,有氣度,秉性正直,篤實純厚,性格剛正,正氣凜然,以義烈聞名於時。
那麼,以楷書奠定書壇巨匠地位的顏真卿是怎麼寫出「天下第二行書」的呢?
這得從安史之亂說起。
話說,玄宗天寶十二載(公元753年),顏真卿被楊國忠排擠,出為平原(今山東德州)太守。
平原郡屬安祿山轄區,顏真卿早覺察到安祿山有謀反的跡象,暗中加高城牆,疏通護城河,招募壯丁,儲備糧草。
天寶十四載(755年),安祿山玩起了「清君側」的遊戲,借口奉密詔討伐楊國忠,在范陽(今北京南)悍然起兵。
彷彿一夜之間,河北大部分郡縣淪陷。
唐玄宗頓足悲嘆:「河北二十四個郡,難道就沒有一個忠臣嗎?」
其實,顏真卿早有防範,先保平原城不失,隨後從容舉起義旗,起兵討叛,已被推為義軍首領。
當顏真卿派快馬到長安報告消息,玄宗破涕為笑,對左右說:「是我不知顏真卿其人,竟能做出這樣出色的事!」
顏真卿的堂兄顏杲卿任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與顏真卿志向相同,其一面派第三子顏季明與顏真卿聯繫,一面設計謀殺叛軍將領李欽湊。
顏杲卿的謀殺計劃非常順利,奪取了土門(今河北井涇)要塞的控制權。
但是,顏杲卿長子顏泉明在押俘長安報並請援途中,遭到了太原節度使王承業的截留。
請不到援兵,顏杲卿孤城難守,全家被安祿山俘虜。
安祿山兇殘成性,手殺了顏氏家族三十餘人,其中包括被顏真卿派回常山的顏季明。顏杲卿則被押解至洛陽,先鍘斷一足,後凌遲處死。
顏真卿聽到這個消息,悲憤莫名,派顏杲卿長於顏泉明到常山、洛陽尋找季明、杲卿遺骸。
最終,只找得到季明頭部和杲卿部分屍骨。
在安葬這些屍骨時,顏真卿老淚縱橫,援筆作文,作《祭侄文稿》(又稱《祭侄季明文稿》)。
全稿計25行,共234字(另有塗抹字30餘個)。
因為是在極度悲憤的情緒下書寫,字間行氣,隨情變化,不計工拙,無意姿態,隨塗隨畫,率性而為,內心感情在書寫間自然流露,通篇波瀾起伏,有沉鬱痛楚、低回掩抑處;又有痛徹心扉、聲淚俱下處。且觀其十八行「嗚呼哀哉」三字,墨枯情盡,似乎悲痛已至極點,但第十九行至篇末,雷聲再響,風暴重現,悲情噴薄,且看「首櫬」兩字,數番塗改,讓人睜不開眼,天旋地轉,泣血哀慟,一直至末行「嗚呼哀哉尚饗」,令人觸目驚心,撼魂震魄,實為世間悲憤不二的書法神作!
元鮮於樞因此在《書跋》中稱:「唐太師魯公顏真卿書《祭侄季明文稿》,天下第二行書。余家法書第一。」
鮮於樞的評語得到了後來歷代書家的公認。
據說,顏杲卿被施剮刑前,安祿山曾將之綁在天津橋柱上,命令行刑者用刀子割他的肉塞到他的嘴,甚至用鉤子割斷他舌頭,問:「還能罵嗎?」顏杲卿毫不屈服,含混痛罵,至死方休。
顏杲卿,就是這樣一條錚錚鐵漢,罵賊而死。
與兄長相比,顏真卿也毫不遜色。
二十多年後,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叛亂,七十五歲的顏真卿被朝廷派去宣慰李希烈,意在勸導安撫。但李希烈鐵了心要反朝廷,派千餘名手下團團包圍著顏真卿,狺狺狂吠,謾罵朝廷,拔刀恐嚇。顏真卿眉頭皺都不皺,厲聲說:「你們聽說過罵安祿山而死顏常山沒有?那是我兄長,我將近八十歲了,官做到太師,至死持節,怎麼會屈服於你們的脅迫!」
李希烈臉帶獰笑,暫時將顏真卿拘押,變著法子威脅。
不日,李希烈命人在庭院中挖了一丈見方的坑,揚言說要活埋顏真卿。
顏真卿從容地說:「死生有命,何必多搞這些把戲!」
李希烈的手下在柴薪上澆上油點火,威脅說:「再不投降,就燒死你!」
顏真卿二話不說,起身跳入火中。
最終,李希烈看難以使顏真卿屈服,派人縊殺了他。
紹興三年(1133年),宋高宗趙構御賜顏真卿廟額為「忠烈」,尊其為神。
※少年赤手殺狗,手段狠辣獨特,長大後成一時悍將,卻被劾患瘋癲病
※這些人的死,民間與官方說法不一致,有的甚至挑戰我們的認知極限
※沒見過的文物就不存在?有些文物,即使見了,您也不相信它的存在
※大清最後一位馬上提刀建功的王爺,威風八面,卻死農家少年之手
※此人寫反詩,僅二十八字,鼓起數十萬人造反,其本人卻接受了招安
TAG:歷史大沙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