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書法無力,一切白費

書法無力,一切白費

總第905期;歡迎關注。

寫字,你得有力氣,沒有力量是寫不好字的。書法的力,是指指力、腕力、臂力、全身力等四個方面。所謂全身力,是指在書寫時全身都使勁。清劉熙載在他的書學論著《書概》里說:「李陽冰篆,活潑飛動,全由力能舉其身。一切書皆以身輕為尚。然除卻長力,別無輕身法也。」清代書評家很多都講全身力並重視全身力的使用。所謂「能舉其身」說法許多人不可理解,一個人如何能舉起自己呢?

如果說是舉起與他身體重量相當的物體,那麼,這個書法家變成了大力士了。可是大力士寫字,表現在線條上就不一定有「力」。力、腕力、臂力在書寫實踐中是存在的。「全身力」,能舉其身的力,是玄虛之論。有些搞書法的人受這種說法的影響,弄得很庸俗,寫字時故意在那裡做作,拿著筆擺頭,舞臂,轉著腰,不堪人眼。這與彈鋼琴或拉小提琴的一個音樂家,受著音波的感染,不知不覺地跟隨音調的高低晃動,是不一樣的。

指力、腕力和臂力三者之中,指力用得最多,拿起筆桿的時候,指的活動最大。其次是用腕力,再其次是用臂力(寫大字時用它,寫小字時則用不著)。可是不管你寫大字,或是寫小字,都要用大小不同的指力。

力,屬於物理學範疇。物理學範疇的力體現在點畫線條中的即是』『筆力」。「筆力是欣賞者的感覺」的觀點。筆力是客觀存在,不管有欣賞者或沒有欣賞者,字的點畫線條是存在著筆力的,並不是感覺先於存在。欣賞者的「力感」只是第二性的。

力學所說的作用力,在書法上,它是來源於指、腕和臂。蔡中郎《九勢》說:「令筆心常在點畫中行。」就是讓筆尖在點畫的筆畫中運行,運行就是力的運動。這種力的運動,是貫徹筆畫始終的,它屬於力學的作用力。作用力與質量、加速度都有關係。

質量,具體所指:第一是筆的軟硬,二是紙的厚薄粗細,三是墨的濃淡。先說運筆當中的力,古人曾提出過「萬毫齊力」的說法,如果是強調力要通過筆毫才能達到,這樣籠統的理解尚可。如果說在書寫的過程中每一根毫乃至萬根毫都要一塊兒用力,即是說指力、腕力以致臂力都是通過筆桿然後傳到每根筆毫尖上去,這樣的「力」不是像傳電流一樣了嗎,是辦不到的。立此說者也辦不到。力在筆畫的始終要到,要足,是應該的,但不是「萬毫齊力」的效果。

筆的軟硬,表現出它本身彈力的大小,硬毫彈力大,軟毫彈力小。筆的彈力是由筆和紙的直接接觸產生形變而引起的。筆,在力作用下發生形變,在減輕外力或除去外力後能夠部分恢復或完全恢復原狀的彈性。我們拿起一管筆,把它按下去時,筆本身就產生反作用力。下按,筆毫彎,上提,筆毫即恢復原來的直,如是硬毫,則直得更快。作用力使之彎,反作用力又要它還原來的直。這樣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反覆運動,體現在字的筆畫當中,留下「筆跡」,即顯示出「力」,形成所謂「筆力」。

作用力是力達於筆,筆達於紙。作用的開始有兩種方法:一是筆尖直下,另一種是毫鋪紙上。兩種方法可以互相遞換,不是死的。我們都有這個體會。拿起筆來,總是筆尖先接觸紙,然後把筆向下按,筆毫才能鋪到紙上,這樣運筆的或上或下的過程就是我們傳統所說的「提」和「按」的過程。

由下筆到鋪毫,是由「提」到「按」的過程,再由鋪毫回到用筆尖,這又是由「按」到「提」的過程。「按」和「提」都是作用力。這兩種作用力的互換,就能使力的表現有了節奏,成為書寫的線條富於變化的藝術形態,這是書法藝術諸多節奏感中的一種,是力的美。

筆尖直下,我們最忌諱的是頂刺,拿筆尖在那兒戳,像拿刺刀刺紙面似的。頂刺不是書寫,而是「鑿字」,如同拿鑿子在那兒鑿。筆毫平鋪,最容易出現運筆的「惰性」,筆毫平鋪,「賴」在紙上不起,只是橫掃過去。只有既不頂刺,又不橫掃,才能把直下的力透進去,把平鋪的力揉開來,這樣,筆畫線條不論是瘦是肥,瘦則有剛勁美,肥則有豐滿美。

直下和平鋪,筆和紙接觸,發生相對滑動,產生滑動摩擦力,比如筆(嚴格地說,應是筆和墨)向右運行時,受到紙面對它的向左的摩擦力,同時紙面也受到筆對它的向右的摩擦力。這種摩擦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書法家在書寫實踐中習慣地藝術地處理好它們之間的關係,使它們具體地遺留在筆跡線條之中,就產生力的美的形態。

書家不論用軟筆或用硬筆書寫,目的同是一個,是把字寫好,如同放槍,不管是哪一種牌子的槍,只要求你能中靶就好。所以說「善書者不擇筆」。但是。從質量上說,軟筆與硬筆所表現的力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軟毫,表現出來的力容易含蓄,硬毫表現出來的力容易顯露鋒芒。但是,書家們可以反其容易而勝其難,軟求顯露,硬求含蓄。

一個含蓄,一個顯露,究竟哪個好?這就涉及到人的審美觀點的不同。過去書法理論家,有的喜歡露鋒芒,有的強調含蓄。含蓄有含蓄的美,露鋒芒有露鋒芒的美。兩周金文是前者的代表,北魏碑風是後者的代表。

紙的厚薄、粗細,所顯示書法之力也都不一樣。書家用宣紙不用圖畫紙寫字,是因為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紙薄,又很細膩,寫出的筆畫容易表現嫩弱。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就能掌握紙的質量對力的表現的程度。嫩弱和老辣同樣是含有力的。我們看見一個老樹根,覺得它有老辣的美,有時候拿它來做個盆景,從它上面長出新條,那麼,這個盆景會給人兩種美。

書法的力美,與此有類似處。如果把這兩種力的美分為「陽剛」與「陰柔」的話,那麼,老辣屬於陽剛,嫩弱屬於陰柔。有人會問:「既是講力,力弱了,還美嗎?」一枝新發嫩黃的柳樹條是嫩弱的,當它在春風的吹拂中,那裊娜多姿,就很像書法中用某種筆法書寫的線條,柔中有力。我們絕對不會把它看成是用棉花搓成的棉花條,也不會看成是一根細紗。紙從質量方面所要表現出來的書法之力,大體是這樣。

墨的濃淡,其表現的力又如何呢?墨濃,力容易凝聚,有凝結起來的力感,墨淡,力容易散,有一種疏放外展的感受。凝聚和疏放各有力的美。我國歷代書法家多強調用濃墨,字寫在紙上,黑白呈鮮明對比。據說用淡墨寫字,最早的是董其昌,他一生字寫得很多,有一次來不及研出濃墨,即用淡墨書寫,結果也寫得很好。但他不是用淡墨名家,多數情況下是用濃墨寫字。

現代日本前衛派中有人用淡墨水在紙上一灑,就成字了,是不是受中國的影響而加以發展,我們中國現代書法家中也出現專用淡墨寫字的,大概也是一種探索。從摩擦力方面說,用濃墨或焦墨書寫,摩擦力比用淡墨書寫要大些。書家要在用墨上有表現力,必須充分運用他多年使用筆墨的藝術技巧。

@本文來源:網路。內容觀點僅供書友參考。

@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有侵權或其它錯誤請及時與我們聯繫以便更正或刪除!

【行草書系 推薦用筆】

朱雀之風

熱賣品 | 第五批最新上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入門 的精彩文章:

書畫作品中引首章的講究
《論語》精華50句
褚遂良《聖教序》,為何大家都說好?
17年17個諾貝爾獎:日本是如何做到的?
寫好行書的九大要領

TAG:書法入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