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匠心變黑心:日本「隱性經濟支柱」的崩壞之路

匠心變黑心:日本「隱性經濟支柱」的崩壞之路

近年來火遍中國大江南北的「匠心」一詞,在其始作俑者的日本,在這幾天受到了史上最嚴厲的拷問。

神戶制鋼所——這家被《紐約時報》稱為日本「隱性經濟支柱」的知名鋼鐵企業,正經歷篡改產品數據並導致產品性能或將變得不可靠的重大丑聞。

10月8日,神戶制鋼所承認:該公司曾篡改部分鋁製品的強度等性能數據,並進行了供貨。

今天,公司 CEO 川崎博也在東京向記者表示:隨著公司繼續調查,可能有更多偽造數據的案例曝光。他還說,外界對公司的信任已經降到「零」,並將努力恢復公司聲譽。

受影響的下遊客戶幾乎席捲了你所知道的絕大多數製造業知名企業:豐田、日產、斯巴魯、馬自達、通用等汽車製造企業……甚至,被日本寄予厚望的新型支線客機 MRJ、新幹線列車、H2A 型火箭等國防產品,都是神戶制鋼所的重要客戶,並受到了波及。

在日本的防衛產業領域,目前已確認有三菱重工業、川崎重工業、IHI、斯巴魯等4家公司,受到本次醜聞影響。

川崎重工的飛機機身及 IHI 的飛機用引擎、鈴木的摩托車等,使用了問題鋁製品。豐田旗下零部件巨頭企業電裝公司的引擎冷卻裝置、大金工業的空調也使用了該鋁材。

此外,問題鋁製品還被用於 JR 東日本、東海、西日本的新幹線車輛。負責新幹線列車製造的日立製作所透露稱,除了向 JR 供貨之外,還曾用於為英國製造的部分鐵路車輛。

神戶制鋼所高管在發布會上鞠躬謝罪

這是幾十年以來,日本製造業發生的最嚴重醜聞,其惡性程度之高、受影響的產業鏈之長,非常罕見。

神戶制鋼所的股價呈現斷崖式暴跌。10月11日,公司股票在醜聞爆出後即出現20%以上的跳空暴跌,在昨天、今天的兩個交易日內,神戶制鋼所股票市值蒸發了約106億人民幣。

神戶制鋼所股價走勢圖

日本媒體報道,從2016年9月到今年8月,神戶制鋼所旗下四家工廠的員工,篡改了鋁和銅產品的檢驗證書。而篡改是為了讓產品看起來好像是滿足了客戶提出的製造規格,包括抗拉強度等重要性能。

神戶制鋼所則表示,他們正在檢查可以追溯到十年之前的其他數據偽造事件。

這已經不是神戶制鋼所第一次被爆出造假問題。去年6月,神戶制鋼所發布消息稱,該公司篡改不鏽鋼製品強度的測試數據達九年以上,曾偽造成符合日本工業規格 (JIS)。JIS 規格被取消後,神戶制鋼在整個集團進行調查防止此類問題再度發生,但本次被爆出的鋁製品的違規行為,在當時的檢查中,沒有被發現。

近幾年以來,曾經長時間領先世界的日本精密製造業數家巨頭,都紛紛爆出了負面消息——東芝集團被爆財務嚴重造假,資不抵債不得不斷臂求生出售快閃記憶體業務;高田因問題氣囊面臨破產的命運;松下、夏普等企業陷入虧損、變賣身家的泥潭——

上月末,日本汽車三巨頭之一的日產承認,其在成車出廠檢驗環節中,大量使用無資質人員敷衍出廠檢驗手續。日產本月6日宣布召回已售38款車型共約116萬輛汽車。

2009年9月,豐田汽車曾因「召回門」而深陷危機,其先後宣布在全球範圍內召回的多款車輛,合計850萬輛。

2016年4月,三菱汽車承認在油耗測試中採用不當手段,使得燃油經濟性測試結果好於實際情況,涉及62.5萬輛微型車。

今年6月,作為全球最大的安全氣囊製造商的日本高田公司申請破產。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高田明知其生產的氣囊存在安全隱患,卻刻意隱瞞,導致大眾、通用等汽車等公司被迫召回數千萬輛汽車。這起事件被美國媒體稱為「有史以來最惡劣汽車安全醜聞」。

高田公司董事長高田茂久謝罪

如今,神戶制鋼所的產品數據篡改這一嚴重問題被爆出,更讓人們加深了「日本製造業出了大問題」的印象。

《紐約時報》的評論一針見血:這個醜聞卻擊中了日本的一個軟肋——在和中國等提供低價替代品的地方競爭時,日本依靠的是它在製造業中的優質聲譽。而偽造已經成為了一個可能破壞日本製造業國際信譽的問題。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副研究員陳友駿則認為,在日本經濟低迷不振的大背景下,日本企業進入較為艱難的生存期。為爭取利益最大化、守住市場份額,不排除部分企業採取極端手段或欺騙手段的可能。

「質量」——它曾經幫助日本在激烈的競爭中保住了海外市場。但近年日本知名製造業企業被爆出的一系列醜聞,對於以精細、嚴謹而聞名的「匠心」、「日本製造」這個國家品牌無異於是一場災難。

一連串的造假醜聞正在為日本敲響警鐘,如果不加以關注,日本製造業可能還將面臨更大的災難。而神戶制鋼數據造假到底是不是多米諾骨牌的最後一張,仍待時間給我們答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雪松控股 的精彩文章:

TAG:雪松控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