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簽證限制將對科學產生影響?《自然》:阻斷「大腦流通」將破壞科學體系

簽證限制將對科學產生影響?《自然》:阻斷「大腦流通」將破壞科學體系

最近西方世界瀰漫不散的政治動蕩,意味著科學孤立主義、不熱衷合作、流動性減弱等趨勢抬頭。

上個月,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發布了一年之內的第三次旅行禁令,不允許特定國家的人進入美國,還對更多類型的簽證進行限制。這些命令阻礙了滯留海外的學者和在國內從事國際工作的人的自由流動。

再往前看,3月份,英國首相特里薩·梅開始正式切斷與歐盟的關係。英國機構面臨非駐歐盟科研人員的潛在流失局面,還將花力氣破除藩籬,以順暢地參與歐洲聯合科研項目並獲得資金支持。

日前,《自然》官網刊登了一份詳細的研究報告,以更好的方法衡量科研人員的流動性,進而評估這些政治行為的影響。

樣本量浩大的細緻「摸排」

印第安納大學情報學與信息學院副教授卡西迪·R.杉本課題組發布的這份報告,基於對科研人員全球流動性的分析,試圖揭示科學體系受到的影響。

雖然科學人才的規模和組成通過國家調查和註冊機構已經十分成熟,但了解科研人員的流動頻率、他們去了哪裡、形成了哪些網路,以及其流動對科學工作的影響非常重要。

課題組的分析數據來自於2008年至2015年間1600萬名獨立科學家發表的1400萬篇論文。其中,96%的科研人員只有一個國籍,他們屬於非流動人員。大約4%(超過59.5萬名科研人員)是流動人員,他們在這段時間內有服務於多個國家科研機構的經歷。結果顯示出驚人的趨勢:歐洲和亞洲的科研人員流失嚴重,而北美入境科研人員則大幅增加。

「大腦流通」影響力不容小覷

此前有假設認為,歐亞流出科研人員以犧牲原國籍為代價,換得了流入國的科學資本。但現實更複雜。

課題組發現,大多數科學家沒有減少與原籍國家的聯繫,而是建立起了一個將各國聯繫起來的學術網路。許多人還回到了祖國。

「大腦流通」似乎更適合描述這類人。研究發現,無論他們在哪個國家,或者駐留在哪裡,他們的論文引用率,都比非流動科研人員的論文引用率高出40%。

在流動科研人員中,有不到三分之一(占所有流動人員27.3%,即162519人)屬於傳統的移民科研人員,他們首先在一個國家發表了文章,然後轉移到另一個國家繼續科研工作,在某種程度上停止了對前一個國家的依附。另外三分之二(72.7%,即433375人)的流動科研人員,在整個科研生涯中始終保持與自己祖國的聯繫,同時還收穫了更多的國際關係。

通過繪製科研人員數量和流量的流通網路,研究發現,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和德國是全球科學網路中最集中的節點。對這些國家的隔離政策,將產生巨大後果。

亞洲和北美洲之間流動頻繁

接著,研究團隊將樣本範圍縮小,集中在那些於2008年發表了第一篇文章,且在2015年之前至少發表8篇文章的人身上。這意味著只專註於研究初級學者,這樣避免了與資深科學家的混合,因為後者的流動軌跡和網路會與目標樣本有所差別。

在鎖定的12046名研究人員中,歐洲佔據最大比例,達到了35%,其次是亞洲和北美地區,佔到了25%。亞洲和北美之間的關係比較強大,2008年第一次發表論文的亞洲國籍流動科研人員,多數在2015年發表論文時標註了北美洲的地址,而同時北美洲的流動科研人員中也有三分之一在亞洲。這兩個趨勢可以解釋為相同的現象——亞洲學生湧入美國,隨後回歸亞洲。

數據顯示,歐洲科研人員流失22%,亞洲流失20%,而北美地區卻收穫50%。歐洲科研人員幾乎在每一個國家的流動人數中佔到了最大比例。

高影響力來自少數流動人員

了解一國對高影響力學者的培育和負責程度也很有意義。課題組通過查看流動科研人員在流動前後的文章引用指數來評估這一點。

北美和北歐國家作為強大的科研人員生產者,他們對人才的投入和培育以及發掘,都關係到其後續的科研影響力。亞洲是人才納入的強大地區,收穫了很多知名科學家。而大洋洲是值得注意的孵化器,能夠培育出高潛力的科研人員。

在所有地區,流動科研人員比非流動人員更引人注目,但地區不同,優勢各異:

高影響力的北歐人被招募到南歐;高影響力的西歐人則被招募到大洋洲和東亞;來自大洋洲的流動科研人員到達北美和南歐時,會獲得高影響力的工作;中西亞(包括美國禁止入境的國家)科研人員在北美和歐洲的工作成果獲得了最高的引用率。

總而言之,研究團隊認為,在流動性、複雜性日益增加的時代,科學勞動力的國際流動各項指標很重要,能為人力資本和知識經濟的交流提供更細緻和更有針對性的評估。

事實證明,國際流動科研人員雖然佔少數,但影響力巨大,限制其流動性可能對越來越依賴國際合作的科學體系產生不利影響。

註:文中圖片除註明外均來自網路

編輯:朱麗

審核:管晶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小麥遺傳育種專家何中虎:他讓中國面更好吃
宇宙普通物質的另一半去哪兒了?這項新發現破解了宇宙大難題
好消息!我國已有13處古代水利工程申遺成功,快看看哪個在你的家鄉?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