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遺傳育種專家何中虎:他讓中國面更好吃
科學家擁有自己的實驗室不稀奇;
實驗室里擁有全套炊具的,
何中虎或許是獨一份。
作為國家小麥改良中心主任、中國農業科學院「小麥親本創製與新品種選育」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何中虎在實驗室里用磨面機磨面,用壓面機做麵條,在灶台上煮麵,是工作常態。因為他的全部研究,就是要讓面變得更好吃。
當然,這裡的「面」不光指麵條,而是所有麵食的源頭——麵粉,以及「源頭的源頭」——小麥。
普通人覺得面好吃,首先是筋道、有韌勁,「這涉及小麥的加工品質」,也就是麵筋強度,所謂「強筋麥」「弱筋麥」,說的是麵粉中蛋白質的質量,主要影響口感。
何中虎回憶,上世紀90年代初,他在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做博士後,開國際學術會議時,品質交流是很重要的內容。「人家問中國的小麥品質怎麼樣,我什麼都說不上來」,因為國內基本沒什麼研究。
另一種更現實的刺激是,在國外吃的無論是麵包還是麵條,品質都比國內要好很多。「美國的挂面,中午沒吃完,就放在湯里,晚上繼續吃是沒問題的」。這種耐煮性,當然跟蛋白質的質量有關,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這跟我國的小麥研究長期以來專註於穩產高產、但在品質方面起步較晚有關。
怎麼辦?他把最尖端的分子標記技術應用於研究中。比如麵條需要顏色好的,或者麵筋強度高的,「我們用分子標記就能把它搞定」。只要有這個標記,「一檢測我就知道它,打個記號」。
何中虎帶領科研團隊,經過20年不懈努力,發現並命名11個影響面製品色澤的基因位點,通過大規模田間與實驗室表型評價,篩選出9個能顯著改良食品色澤的優異等位基因;發掘驗證育種可用的基因特異性標記48個,占國際品質育種可用標記的60%。
在基因標記技術研發的基礎上,從基因、籽粒和麵粉理化特性、麵條和饅頭等五種主要麵食品加工品質三個層次,何中虎建立了中國小麥品種品質評價技術體系。根據品質育種需要,建立了中國麵條標準化實驗室製作與評價方法,可重複性和準確性比原國家標準顯著提高;在分子水平闡明了麵條品質優劣的機理,明確培育優質麵條品種的3個主要選種指標和9個可用基因標記。該品質評價技術體系已被國內30多個單位所採用。
但所有這些,「只是第一步」。這些知識最終要體現在品種裡面,要培育出好的品種來。
什麼是好品種?首先是優質,包括加工品質和健康品質;其次是高效,除高產外,更要省工、節水、節肥、節葯,降低生產成本;再一個是綠色,減少對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
作為育種家,何中虎將他所建立的品質評價體系和基因標記技術用於親本選配和後代選擇,帶領團隊先後育成小麥新品種18個,其中中麥175和中麥895等4個主栽品種累計推廣5000多萬畝。
何中虎的專業離不開實驗室,但他並不總是待在實驗室,他的身影每年至少有3個月時間活躍在各地的麥田裡。因為他深知,再尖端的技術,再好的品種,如果不推廣,不在農業生產中發揮作用,「對農民來說就等於沒有價值」。
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何中虎在國際SCI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20篇,連續3年被選為我國高被引作者,並分別獲得美國作物學會和美國農學會最高榮譽獎Fellow。但他最看重的是,「一個農業科學家,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才是最高境界!」
註:文中圖片除註明外均來自網路
編輯:朱麗
審核:管晶晶
※宇宙普通物質的另一半去哪兒了?這項新發現破解了宇宙大難題
※好消息!我國已有13處古代水利工程申遺成功,快看看哪個在你的家鄉?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