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濃蟹肥,看書畫名家筆下的肥蟹,誘人極了!
「秋風起,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金秋時節,菊花盛開,也正是螃蟹肉肥味美之際。
吃貨們,一起來看看藝術家筆下蟹之美。
秋景 李苦禪
在中國,第一個吃蟹黃出名的人,叫劉承勛。此人是後漢開國皇帝劉知遠的小兒子。一見到螃蟹,他就撿圓殼胖蟹掰開吃蟹黃。就有人問他,蟹黃好吃嗎?大家不都吃蟹螯嗎?劉承勛吃得滿嘴流油,回答道:「十萬個蟹螯,也頂不上一個蟹黃。」這句話讓蟹黃走紅了,劉承勛也得了個外號,叫「黃大」。
李苦禪 蕉竹雙蟹圖 1980年 68x68cm
李苦禪 芋葉螃蟹 鏡心
月下獨酌
李白
蟹鰲即金液,糟丘是蓬萊。
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台。
插了梅花便過年 李苦禪
最早古人吃蟹,是最看重蟹螯的。晉朝大酒鬼畢卓就說過:「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了一生足矣。」文學家李漁也曾經讚歎道,蟹螯這個東西,直到終身,一天都不能忘懷。
【明】陳淳 《花卉冊 蟹》
徐渭畫作
【明】徐渭 黃甲圖
明代畫家徐渭擅長畫蟹,在作品《黃甲圖》中,畫家以奔放精練的筆墨寫出螃蟹的爬行之狀和荷葉蕭疏的清秋氣氛。蟹的造型,雖然是寥寥數筆,卻濃、淡、枯、勾、點、抹諸多筆法參用,用質感、形狀、神態歷歷具足。覆蓋在上面的荷葉,用筆闊大,一氣貫成,偃仰有致,在點畫之外更具無盡的秋意。
此畫畫在生紙上,作畫時在墨中加了膠水,這樣可以避免水墨滲散,徐渭喜用此法。
《黃甲圖》上的題詩則高標韻逸:「兀然有物氣豪粗,莫問年來珠有無。養就孤標人不識,時來黃甲獨傳臚」,那份傲氣,那身傲骨,正是他顛沛一生的縮寫。
徐渭《題畫蟹》
「誰將畫蟹托題詩,正是秋深稻熟時。飽卻黃雲歸穴去,付君甲胄欲何為?」
清代畫家郎葆辰
以水墨畫蟹著稱於世,名聞天下,人稱「郎螃蟹」。他筆下的螃蟹形神兼備,且喜歡在蟹畫上題詩,詩畫交融,更添蟹畫之意趣。他曾畫一幅《蟹菊圖》,並在畫上題詩道:「東籬霜冷菊黃初,斗酒雙螯小醉時。若使季鷹知此味,秋風應不憶鱸魚。」起到了詩為畫增色的效果。仔細賞畫吟詩,頓有餘音繞樑之妙,回味窮遠。
《雙蟹圖》
郎葆辰性情鯁直,但有時卻很不識時務。他擔任御史時,為了維護「風化」而上書,請求皇帝降旨禁止婦女外出看戲,結果招致婦女們的咒罵,於是有人寫詩諷刺:」卓午香車巷口多,珠簾高卷聽笙歌。無端撞著郎螃蟹,惹得團臍鬧一窩。」
「卓午」就是正午,一二句寫出了中午婦女乘車看戲的景況。她們所乘的是「香車」,車上有珠簾,自然是富貴人家的婦女。後兩句寫得很精彩。「團臍」指雌蟹,因它的腹臍是圓的,這裡喻指那些喜歡看戲的婦女。詩人根據字義,將「郎」意會為「雄」,進而將郎葆辰喻為雄蟹,借雌蟹們遇著雄蟹時騷動得「鬧一窩」的場面,來表現婦女對郎葆辰奏章的強烈反感,使詩充滿了諧趣,構思甚巧。可以想像,郎葆辰讀罷定會啼笑皆非。
《蟹戲圖》
海派名家任伯年
海派畫家中最喜畫蟹的要數任伯年,任伯年精人物花卉,擅寫生,是中國畫壇近代六十名家之一。1873年,任伯年創作了《菊蟹圖》。1882年和1885年,又分別創作了《把酒持螯圖》和《金秋荷蟹圖》。這些畫作充分顯示了任伯年在色彩運用上的大膽創新。
他繼承了中國民間繪畫色彩鮮艷奪目、對比強烈的特點,同時學習了西方繪畫中的冷暖色調,把各種鮮艷的色彩放在統一的色調中,強調和諧,形成了艷而不俗的風格。他還借鑒西洋畫的白粉來減緩艷麗色彩的對比關係。如在《把酒持螯圖》中,幾隻色紅如火的熟蟹被青色的酒壺襯托得愈發艷麗,與籃中的黃菊相呼應,而赭色的籃子、黑色的菊葉與白菊起到了協調的作用,以黑白對比和橙黃紅的對比,使作品主題更加突出。
《把酒持螯圖》 任伯年
顯然,上海的文人墨客熱衷於描繪蟹,不僅因為蟹是中秋重陽時節的桌上佳饌,更因蟹有著吉祥的古意。任伯年的扇面《二甲傳臚》,畫中兩隻螃蟹從盛開的菊花中相對穿過。因為螃蟹有甲殼,一隻蟹即「一甲」,兩隻蟹即「二甲」,指代科舉考試等級,表達出人們對仕途通達的美好憧憬。
傅山蟹畫《蘆盪秋蟹圖》
傅山(1607~1684),初名鼎臣,字青竹,青主,後改名山,一字仁仲、公之它、傅道人等。入清後又名真山,號朱衣道人,山西曲陽人。
收藏金石甚富,精鑒賞,博通經史諸子和佛道之學,開清代子學研究之風氣。工詩文、善書畫、各體皆精妙,亦精篆刻、醫學,善畫山水墨竹,山水純以骨勝、墨竹氣韻生動,為明末書法大家。
滿族畫家愛新覺羅·溥佐
愛新覺羅·溥佐(1918-2001)滿族,北京人。清宣統帝愛新覺羅·溥儀之堂弟。自幼在父親愛新覺羅·載瀛及兄溥雪齋、溥毅齋、溥松窗熏陶下,酷愛書畫。
丁公默送蝤蛑
蘇軾
溪邊石蟹小如錢,喜見輪困赤玉盤。
半殼含黃宜點酒,兩螯斫雪勸加餐。
蠻珍海錯聞名久,怪雨腥風入坐寒。
堪笑吳興饞太守,一詩換得兩尖團。
浙派領袖吳茀之
吳茀之(1900-1977) 中國花鳥畫大師,現代浙派首領人。初名士綏,改名溪(溪),以字行,號溪子,別署廣明畸士,又號逸道人。浙江省浦江縣前吳村人。吳茀之的寫生觀及其對花鳥畫的理念,是以革新與個人品格為根基的,體現出關照自然、高逸靈秀的人文情懷。
現代畫家吳茀之畫蟹頗有造詣,曾繪一幅珍如拱璧的《螃蟹圖》,並在畫上方題了一首十分有趣的詠蟹詩:「九月團,十月尖。瀟洒水國天,有酒非爾不為歡。」詩畫合壁,相映成趣。
白石老人作品
詠蟹
皮日休
未游滄海早知名,有骨還從肉上生。
莫道無心畏雷電,海龍王處也橫行。
白石老人作品
謝何十三送蟹
黃庭堅
形模雖入婦女笑,風味可解壯士顏。
寒蒲束縛十六輩,已覺酒輿生江山。
亞明 丙子(1996)年作 酒蟹圖
亞明,(1924~2002年),安徽合肥人。原姓葉,名家炳,號敬植,後改名亞明。
偶得長魚巨蟹命酒小飲蓋久無此舉也
宋陸遊
老生日日困鹽齏,異味棕魚與楮雞。
敢望槎頭分縮項,況當霜後得團臍。
堪憐妄出緣香餌,尚想橫行向草泥。
東崦夜來梅已動,一樽芳醞徑須攜。
亞明 佐卮
螃蟹詩
李自成
一身甲胄肆橫行,滿腹元黃未易評。
慣向秋畦私竊谷,偏於夜籪暗偷營。
雙螯恰似鋼叉舉,八股渾如寶劍擎。
只怕釣鰲人設餌,捉將沸釜送殘生。
王雪濤 秋味圖
王雪濤(1903--1982),河北成安人,原名庭鈞,字曉封,號遲園,中國現代著名小寫意花鳥畫家。
題蟹
鄭板橋
八爪橫行四野驚,雙鰲舞動威風凌。
孰知腹內空無物,蘸取姜醋伴酒吟。
朱屺瞻
生卒:1892年-1996年
男,漢族,江蘇太倉人,1892年生,八歲起臨摹古畫,中年時期兩次東渡日本學習油畫,五十年代後主攻中國畫.
朱屺瞻 作品
螃蟹渾身甲胄
蜘蛛滿腹經綸
1984年作 菊蟹圖 立軸 設色紙本
營私借殼蔽法海
履責舞錘擋悟空
朱屺瞻作品
直走三尺難信步
探戈千里可橫行
唐雲作品
唐雲(1910—1993),字俠塵,別號葯城、葯塵、葯翁、老葯、大石、大石翁,畫室名「大石齋」、「山雷軒」。
文人們對螃蟹可是情有獨鐘的,寫螃蟹的詩歌,自《楚辭》開始,隨便就能找個幾十上百首。要說的是元朝大畫家倪瓚,他寫了本《雲林堂飲食制度集》,專門講了煮毛蟹和蜜釀蝤蛑(海蟹)的方法。前者是用生薑桂皮紫蘇和鹽同煮,水一開就翻個,再一開,就能吃了。他特彆強調,一個人頂多煮兩隻,要是不夠吃,就再煮。特別忌諱煮了好多吃不了,放柴了,就糟蹋了。至於蜜釀蝤蛑,則要先煮,海蟹一旦變色就撈出來,取出蟹腳和蟹身里的肉,蟹黃蟹膏也取出,單放。先把蟹肉碼在蟹殼裡,雞蛋黃和蜂蜜攪拌後撒上,上面再鋪蟹黃蟹膏,上屜略蒸,雞蛋一凝固,取出就吃,非常鮮美。
但要是比起李漁來,這些都是小巫見大巫了。據說李漁一頓,能吃掉二三十個螃蟹。這種吃法甚至給他造成了經濟壓力,一到夏天,他就開始攢錢——這筆錢是專門用來買蟹的,被他稱作「買命錢」。李漁對螃蟹之痴狂,無以復加,他稱秋天為「蟹秋」,還要備下「蟹瓮」和「蟹釀」,來腌制「蟹糟」——大概就是醉螃蟹吧,是冬天吃的。而操辦這一切的小丫鬟,則被他稱為「蟹奴」。他誇讚螃蟹「鮮而肥,甘而膩,白似玉而黃似金」,是色香味三者的極致,「更無一物可以上之」。後人能與李漁比肩的,可能就是畫家徐悲鴻了,徐悲鴻說過:「魚是我的命,螃蟹是我的冤家,見了冤家不要命。」
螃蟹詠二首
曹雪芹
一
桂靄桐陰坐舉觴,長安涎口盼重陽。
眼前道路無經緯,皮裡春秋空黑黃。
酒未滌腥還用菊,性防積冷定須姜。
於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餘禾黍香。
二
鐵甲長戈死未忘,堆盤色相喜先嘗。
螯封嫩玉雙雙滿,殼凸紅脂塊塊香。
多肉更憐卿八足,助情誰勸我千觴。
對斯佳品酬佳節,桂拂清風菊帶霜。
王天池作品
王天池 (1914.3—1986.7)山東黃縣人。擅長中國畫。
婁師白作品
婁師白(1918年6月2日—2010年12月13日),原名婁紹懷,曾用名婁少懷,字亦鳴,齋號老安館;湖南瀏陽人.
「二甲傳臚」的典故
中國有著悠久的食蟹文化。《汲冢周書》有周成王時,海陽獻蟹入貢的記載。宋朝傅肱專有《蟹經》一書,彙集各種食蟹之法。古人形容螃蟹的鮮美:「充盤煮熟堆琳琅,橙膏醬渫調堪嘗,一斗擘開紅玉滿,雙螯啰出瓊酥香」。「螃蟹、菊花、美酒」在清代畫家邊壽民的作品中經常相伴出現。上圖《菊蟹》現藏故宮博物院,邊壽民畫中亦有詩云:「稻蟹膏方滿,罏頭酒正香,若辭連日醉,辜負菊花香」。
國家博物館亦藏有邊壽民《菊蟹圖》扇面一幅,雖只濃墨淡彩,滿紙早已溢滿秋的繁盛與趣味。「甕醅著意煮,籬菊盡情開。長淮水,霜螯下牐來。」誰能抗拒蟹的豐美,曾寫下「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一代文豪蘇軾也難擋蟹的誘惑,作詩云:「不到廬山辜負目,不食螃蟹辜負腹」把螃蟹堪比廬山。元代大畫家倪瓚逸筆草草、清虛淡遠的意境令後世無數畫家競相模仿,卻無法超越,而他更寫下《雲桂堂飲食制度集》來介紹蟹的烹制方法。蟹肉獨特的細膩與鮮美,讓人怎敢不食人間煙火。
而蟹「二甲傳臚」的寓意更讓多少文人趨之若鶩。古代文房用品中會出現螃蟹用雙螯鉗夾一根蘆葦的形象,其實是取其諧音「二夾傳蘆」來寓意「二甲傳臚」。「傳臚」即「金殿傳臚」,是皇帝宣布登第進士名次的典禮,「二甲傳臚」的藝術題材,是古代讀書人對金榜題名、功名利祿的美好祈願。
徐渭畫的《雜畫冊 ?螃蟹》(故宮博物院藏)中就自題「傳蘆」。
徐渭魚蟹圖(天津市歷史博物館藏)自題:「鉗蘆何處去,輸與海中神。」
明代畫家陳淳也曾畫過《墨蟹圖》(上海博物館藏)。邊壽民四十三歲時畫的《雜畫?菊花》卷中有「筆在白陽青藤之間」的自題,可知他對陳淳、徐渭的崇拜。陳淳的水墨寫意手法對於邊壽民的螃蟹創作也是有一定影響的。
明代畫家沈周曾專門創作過《郭索圖》一軸(台北故宮博物院藏),繪一螃蟹雙螯鉗著一根蘆穗,八爪橫行,瞪著的雙目下是一個圓圓的背甲,上面的雙凹就像撅著的嘴,使得整隻螃蟹看上去倒像一張人的臉,無奈之中又有幾分滑稽。畫家自題詩云:「郭索郭索,還用草縛。不敢橫行,沙水夜落。」
蟹有四名,以其橫行,曰螃蟹;以其行聲,曰郭索;以其外骨,曰介士;以其內空,曰無腸。畫家筆下的蟹,或墨色淋漓,或濃淡相宜,訴說著文人的得意與失意,諷刺與自嘲。
蟹,讓這個菊香四溢,繁華清冷的秋,生動而妙趣橫生。
錢大禮 蟹菊圖(與吳茀之先生合作,陸儼少先生題籤) 67×42cm
-END-
您的點贊和分享都是對小編的最大支持
※煮水餃用熱水還是冷水?這麼多年你都吃錯了!
※注意,食品名字里如有這四個字,購買時千萬要慎重!
※古人是怎麼吃飯的,你知道嗎?
※舌尖上的信箋——古人書信中的飲食
※古人飲食二三事——三國節日飲食先知曉
TAG:小董哥美食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