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日日常修習,儒者天地寬

日日常修習,儒者天地寬

陽光,透過樹葉的間隙傾灑下來,像光陰的腳步,悄悄地在人間留下斑駁的影蹤。

在寒來暑往之間,我們迎來了秋高氣爽的季節。恰逢國慶攜中秋,帶來金樽對月的歡樂無限。可每每總在此時,耳畔卻響起了清幽的琴音和詠唱聲。心頭一緊,佳節何處鬧清秋?

日日常修習,儒者天地寬

佳節何處鬧清秋?

我們應當做些什麼,才會讓人覺得既不負光陰又最為安適呢?

細思量,不禁擊節,原來就是它!

正是蔡老師在中秋與大家一同分享的《論語》:「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暮春三月,穿上春衣,約上五六成人,帶上六七小童,在沂水裡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風,一路唱著歌回家。寥寥數語,勾勒出一幅春日郊遊的畫卷。陽光下,春風裡,沐浴、歌唱、遠眺、遐思……

這情境在昇平世界裡尚屬難得,更何況是在春秋的亂世之中。故「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就是千年以後的我們,也依然由衷地嚮往著,這身心自在的生活。

日日常修習,儒者天地寬

還原一個真實的孔夫子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半部《論語》學下來,我們還原了一個有情有趣的孔子。以往那個在「吃人的禮教」渲染下,為統治者服務的儒家漸行漸遠,迎面走來的是一位立體的有血有肉的夫子。

夫子與人溫、良、恭、儉、讓。放在張揚的時下,會認為這是一種沒有性格的中庸。

可正是這樣一個不及事危不與人爭的孔子,卻旗幟鮮明地號召天下士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若要實際操作這句話,別說放在戰火頻頻、朝不保夕的春秋,就是放在個性張揚的現代,公務員們也鮮有敢於對其身不正的領導雖令不從的。

用句時髦話來講,這種「叛逆」本身就是行為藝術,夫子若是現代人,也定是個特立獨行的時代先鋒。

夫子是個文治武功的人。從教育理念來分析孔子給弟子的課程:「禮」好比德育課、「樂」好比美育課、「射」和「御」好比軍事體育課、「書」好比社會科學課、「數」又好比自然科學課。課程安排得十分符合現代教育理念。同時,對授課老師的要求也很高,必得是位十項全能的選手方可駕馭。

日日常修習,儒者天地寬

如按《史記·孔子世家》所說,「孔子長九尺有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

可見,孔子身材魁梧,身體動作卻十分協調,思維頭腦更是敏捷。不僅善於騎射,還精通禮樂,教育安邦。

外面示人的,永遠是寬衣長袍,盡顯儒雅風度。內里包裹的,卻是強健的體魄和開闊的胸襟。

正是「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遠不是弱不禁風,令後世訕笑的文人樣子,相反,是極富個人魅力的為人師表。

孔子一生克己復禮。一心恢復周朝的禮制,試圖通過維護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禮法來穩定社會秩序,讓生民過上安定的日子。

他對統治階級要求很高,比如:要求君主學習聖王之道,像堯舜那樣愛護百姓;要求精英像美玉一樣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告訴普通人當一個人的修養達到了君子的要求以後,他就可以突破現有的階級為國家做事。

可見孔子的儒家不是貨與帝王家的實用功利,而是要做帝王的嚴師、士子的準繩、蒼生的父母。

與此同時,孔子也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思想將接受後世的審問,正所謂「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日日常修習,儒者天地寬

聖賢給予我光明

一個很有趣的歷史巧合是,同時代的西方哲學家柏拉圖在《理想國》中說過,他的老師蘇格拉底為了構建希臘美麗城邦提出了「教育審查制度」,製造了「靈魂有高下的謊言」,還大膽倡導「哲人王」。

蘇格拉底在勾畫理想國度的時候,也同樣很清醒地認識到,他的思想將會受到嚴厲的批判,而他本人選擇了為捍衛真理不惜被雅典同胞處死。

東西方兩位聖人,目的都是為了讓百姓過上安定和美的日子,同樣的不被當時的人們所接受,同樣的曾在歷史上受到過極致地吹捧,又都同樣的遭到現代思潮的批判。如果只用巧合來解釋兩個人的遭遇那就過於簡單了。

日日常修習,儒者天地寬

一個無爭的事實是,統治者永遠只按照他們的需要去擁抱和拋棄一種思想。而聖人始終認為,唯有與正義和真理站在一起的人生才有快樂和價值。

百姓對待聖人,就像在漆黑的山洞裡看到了陽光,既需要光明的照亮,又害怕光明帶來的熱量灼燒了自己。

聖人不是政治家,政治家會用極富煽動力的語言勾勒美好的願景,來吸引人們達成他的政治目的;聖人只是身先士卒地引領你踏過荊棘走出山洞,直面這個真實又複雜的世界。

而大眾往往被美麗的辭藻所蠱惑,把鋒利的刀刃刺向那個帶領我們奔向光明的智者。這遠遠不符合現代的獨立精神,應當停止中傷,本著科學的精神繼承和發揚智者的光芒。

日日常修習,儒者天地寬

日日修習天地寬

南懷瑾先生曾借用《陰符經》中的「天發殺機,移星易宿;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翻地覆。」來形容近代中國的國運,並說:「應此劫運,應有總結經驗,瞻前顧後,做出一個嶄新好榜樣,為歷史劃一時代之特色,永垂法式,則為幸甚!」

每一個文明都有她興衰的歷程,盛開時越是絢麗落幕時越是悲涼。中華文明能夠幸運地流傳下來,已是世界歷史的大奇蹟。我們能有幸接觸到國學,就更應秉此好的開始,日日常修習。

中華文明的傳承有賴於儒家一直以來風雨無阻的砥礪前行。儒者有高士的晶瑩卻無隱者的洒脫,既不能拋家棄國,更不能避世隱遁,只能胸懷天下,在世間卓然獨立的艱難行走。這就需要承載常人無法忍受的屈辱和寂寞。

他們因之疲憊並心生怨恨了嗎?沒有!他們從容不迫、他們安如磐石,他們活在當下,履行著「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治國諾言。

得意也好失意也罷,無論歷史如何變遷,世事多麼跌宕,儒者的胸襟不曾動搖。做到文治武功,卻不爭強好勝,寬衣長袍、禮讓有加,修文德以來遠人(出自:《論語·季氏第十六》:「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生而為人,何不做個胸懷四海的儒者,修身立命,安於當下,卓然而獨立!

日日常修習,儒者天地寬

腹有詩書趣盎然

儒家倡導情感的正常滿足和抒發,敬重天地,愛護生命。正所謂,坐銷歲月於幽憂困菀之下,而生趣未失。只要有詩書禮樂相伴,就有無可無不可的洒脫!

在競爭激烈的全球化模式下,每個人都感到壓力山大,排遣苦悶製造歡樂的方式儘管數不勝數,可推杯換盞中不免透著身體的乏,追尋風景時又會帶上行色的忙,獵奇和刺激過後整個人也像是被掏空了......

跨越千載,最好的光陰依然還是:

初秋天高氣爽,銀杏微染金黃,被太陽暖過的長椅上,一家人沐浴著陽光,讀著各自想看的書,時而朗誦佳句、時而暢談歌唱,光陰如此,於匆匆之中,將腳步駐留在扉頁之上……歷史的畫卷里,這是中華文明絢麗的續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不喝心靈雞湯 的精彩文章:

信仰,決定著一個家族的走向
孔子門下十位最優秀的弟子,你知道幾個?
沒有大格局,讀不到儒學的真髓

TAG:我不喝心靈雞湯 |